分享

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朱瞻基,以仁术对付有异心的藩王,效果极佳

 lixj1028 2020-01-03

历史是一个轮回,靠“靖难”登上皇位的朱棣年老驾崩的时候,绝对想不到次子朱高煦也想走自己的老路,造侄子的反。

只是朱高煦的实力、运气都不如其父,最终落了个炙成飞灰的悲惨下场。去世的那一刻,他肯定非常不甘,同样是抢侄子的江山,为什么父亲能成功而自己却失败了?

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朱瞻基太厉害,深谙仁术。

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朱瞻基,以仁术对付有异心的藩王,效果极佳

电视剧中的朱瞻基

仁,对于朱高炽来说是一种修养,对于朱瞻基来说是一种帝王心术

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俩身上都有一个标签:“仁”。

朱高炽自幼深受儒家影响,发自内心的认可“仁”,甚至将其视为君王的自身修养。万事以和为贵,明知道二弟朱高煦、三弟朱高燧觊觎自己的地位,依然以仁相待。

对于官员和百姓他也有一份仁心,登基后立刻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还要求对死刑犯一定要慎之又慎,确认不是冤案才行刑;禁止对犯人滥用肉刑,减轻株连的程度。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去世后庙号为“仁”,凡得此号的君主,那都是大臣们真心喜爱和拥戴的。

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朱瞻基,以仁术对付有异心的藩王,效果极佳

电视剧中的朱高炽

而朱瞻基与其父不同,他虽然也施仁政,但并不是真的认为“仁”有多好,“仁”对他来说是一种光明正大的帝王心术。

当然了,这本来也是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原因,“仁”是儒术的核心要义。这是皇帝统治臣民最高明的手段,“仁”可得臣心,可得民望,可教化百姓,保江山稳固。

朱瞻基看穿了这一点。所以哪怕他和父亲朱高炽性情完全不同,对“仁”的理解也不一样,在很多事情上,他还是延续了父亲的“仁”。

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朱瞻基,以仁术对付有异心的藩王,效果极佳

以仁术对付强藩

还在皇孙时代,朱瞻基就知道两位叔叔想抢父亲的太子之位。最危险的是,祖父朱棣也更欣赏勇武的二叔朱高煦,不待见仁弱的父亲。

朱瞻基能怎么办呢?父亲有点靠不住了,只好靠自己。尽力在朱棣面前刷存在感,提升自家在祖父心中的重要性。同时千方百计的保护着父亲,巧妙的打击叔叔们。

虽然最后成功了,但可想而知朱瞻基对叔叔们是个什么感观。要是有人一天想抢你家东西,你喜欢得起来吗?正常人只会感到厌烦吧。

已被儒家洗脑的朱高炽心胸宽得像大海,不计较兄弟们的无礼,朱瞻基可未必。

何况,朱高炽驾崩时朱瞻基在南京,此前朱高炽想把都城迁回去,派了朱瞻基去考察。闻讯赶紧往北京跑,朱高煦还想在路上伏杀他,计划不太周密,被朱瞻基跑掉了。

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朱瞻基,以仁术对付有异心的藩王,效果极佳

电视剧中的朱高煦

当时朱高煦没露面,但朱瞻基心中有数。新仇加旧恨,朱瞻基能放过朱高煦吗?不能!

可他一没削藩,二没压制藩王。而是用出了仁术,对有异心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大加封赏,远胜于诸王。

《明史·朱高煦传》中记载:高煦日有请,并陈利国安民四事。帝命有司施行,仍复书谢之。凡有求请,皆曲徇其意。高煦益自肆。

意思是说,朱高煦的各种建议,朱瞻基全都听从,还专门回书答谢。朱高煦有什么要求,朱瞻基也都同意。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态度,让朱高煦越发骄横狂妄,不把皇帝侄儿放在眼里。

仁术的玄妙之处在于,对付的是小人而不是君子。君子会因仁而感动退让,小人会因仁而得寸进尺。

在朱瞻基眼里,二叔绝对不是君子。所以他一方面做足了“仁”的姿态,另一方面暗自准备。皇位的诱惑之下,三叔朱高燧都敢毒害朱棣,野心更大的朱高煦难道就不会起兵造反吗?

相争多年,这位叔叔是个什么性子朱瞻基一清二楚。

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朱瞻基,以仁术对付有异心的藩王,效果极佳

以仁平战

果然不出朱瞻基的预料,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起兵了。

天下哗然,尽是指责朱高煦的声音。你侄儿对你这么好你还造反,太过份了,有没有良心?!朝中大臣也没一个看好朱高煦。

当年朱棣靖难时,很多大臣甘为内应,但在朱高煦这里,费尽心思勾结曾经的旧属英国公张辅,结果张辅立刻就告发了他。

无论是朝廷高官,还是民间的普通百姓,大家都觉得朱高煦不厚道。你父亲朱棣反朱允炆还算情有可原,朱允炆的统治下,藩王们日子的确不好过,朱棣有几分逼上梁山的意思。可你反朱瞻基算怎么回事?人家对你多好!就为了你想当皇帝,就能不顾叔侄情谊,不顾百姓死活?大大的坏人!

也就是说,除了朱高煦的党羽,天下没有一个人希望他造反成功,不占半点民心。朱瞻基又早有准备,率领大军御驾亲征,没费什么力气就包围了朱高煦占据的乐安城。

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朱瞻基,以仁术对付有异心的藩王,效果极佳

然后朱瞻基就开始了他的表演,给朱高煦写了封信:“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

贯高是赵王张敖的国相,因想要刺杀刘邦而牵连张敖失国;伍被是淮南王刘安的心腹,被刘安逼着造反,事情泄露后立刻降了朝廷,招出刘安的阴谋,刘安兵败自尽。

朱瞻基以他们为例,意思很简单:二叔,你肯定打不过朝廷大军,快投降吧,我赦免你的罪过,礼遇如初。如果你现在不投降,要么做为俘虏被抓住,要么被你的手下出卖,到时候后悔就晚了。

也许是朱瞻基之前忠厚仁善的人设太成功了,也许是朱高煦担心被手下抓了献给朱瞻基,觉得这番话合情合理,竟真的不顾部属的劝阻,出城投降了。

这场兵祸因此消弭。

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朱瞻基,以仁术对付有异心的藩王,效果极佳

仁术之后的雷霆手段

叛乱的参与者没什么好下场。

《明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天津、青州、沧州、山西诸都督指挥约举城应者,事觉相继诛,凡六百四十余人,其故纵与藏匿坐死戍边者一千五百余人,编边氓者七百二十人。帝制《东征记》以示群臣。”

也就是说,被诛者六百四十余人,流放戍边的有一千五百余人,发配边远地区的有七百二十人。朱瞻基特意将此事编写成《东征记》,以警示群臣。

那么,罪魁祸首朱高煦是什么下场呢?被废为庶人,关在皇城西安门内。过了一段时间,朱瞻基去探望他,朱高煦却“伸一足,勾上仆地”,故意把朱瞻基绊倒在地。

估计朱高煦满腔怒火。好你个朱瞻基,不是说“恩礼如初”吗?怎么不守信用呢?直到此时,他都还没看清他这侄子是什么样的人。而且他的想法也太天真了点,你都造反了,失败后得免死罪就偷着开心吧,还想怎样?

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朱瞻基,以仁术对付有异心的藩王,效果极佳

这种举动幼稚无用,却成功的激怒了朱瞻基,命人搬来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仗着力气大,用力顶住,朱瞻基更怒,喝令左右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火炽铜镕,庶人死”。

朱高煦就这样活活被炙死了,死法很惨烈。他的儿子们也全部被杀,这一脉算是断绝了。

由此也能看出朱瞻基有多恨朱高煦。

但能说朱瞻基包藏祸心吗?当然不能,凡事论行不论心,别管他怎么想,行为上他对朱高煦都是仁至义尽了。仁术本来就是阳谋,是光明正大的,而他也给了朱高煦太多机会。

然而,这个世上叫不醒的除了装睡的人,还有野心家。

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朱瞻基,以仁术对付有异心的藩王,效果极佳

朱瞻基和朱高煦

【结语】

总之,朱瞻基是大明皇帝中的狠角色,深谙帝王心术,以仁为表象,后面附带着雷霆手段,朱高煦不是对手。另一个不安份的叔叔朱高燧吓得赶紧上交兵权,从此再也不敢和朝廷作对。

就这样,朱瞻基通过种种手段,平稳度过了新君继位的危险期,稳固了皇权。此后勤于政事,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承继了朱高炽的仁政,又不乏锐意进取之心。

他想要重现祖父时代的辉煌,意图开拓海上之路,主导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可惜郑和死于归来的途中,再加上财政方面的原因,朱瞻基听了大臣们的劝谏,以守成为主,此后再无这种远距离航海行动。

史上称朱高炽和朱瞻基统治的时期为“仁宣之治”,虽然只有十一年,却是真正的大明盛世。

参考资料:《明史》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