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招教你如何欣赏曹全之美,全在点上了

 昵称43211969 2020-01-03
三招教你如何欣赏曹全之美,全在点上了

品《曹全碑》的美,是品一碗白粥的美。

——墨客名师姚波多老师曾这样说

越是看似简单的白粥,就越见功力、越是难烹。一碗白粥,寡淡、渺然、清白,但有时遇见极精细纯熟的一碗,则会让你瞬间忘了许多过于矫饰的浓重滋味。同理,看似古井无波的曹全碑,一笔一划的收放之间却大有文章,蕴含着无穷的端庄典雅。赏《曹全碑》之美,恰如品一碗再朴素不过的白粥,从极简之味中尝出其技艺之精湛,尝出其微妙之变化。一点风雅清欢,胜过万千淋漓墨意。

1.变化对比造就字的性格

人有脾气秉性,字亦有万千性格。我们说《曹全碑》的性格“端庄典雅”,便是观察其笔画粗细的变化与对比而得来。那么笔画粗细的变化是什么?粗细的对比又是什么呢?

以“之”字为例。

三招教你如何欣赏曹全之美,全在点上了

粗细的变化与对比,都是相对于同一个字而言。

“之”字的撇画很细,捺画很细,撇与捺的形状就形成了粗细的对比

“之”字的捺画相对而言最粗,但并非上下一般粗细,B处较粗,C处较细,同一笔画内的变化就形成了粗细的变化

粗细的变化与对比,就好似乐曲的起伏与强弱,给整篇书帖赋予了它独特的节奏感,这种鲜明的特征便形成了书帖的性格。节奏强烈,书帖的性格便是跃动的。节奏缓和,书帖的性格便是端庄的。

2.为何曹全碑显得典雅含蓄

高低起伏给人以动态的震撼,平静柔和给人以温润的抚慰,就好比人的不同情绪与面貌,会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观。

三招教你如何欣赏曹全之美,全在点上了

北齐佛石像与东汉说唱俑

北齐佛像面容安详,双目微闭,唇角微扬却无喜色;东汉说唱俑则笑逐颜开,张口伸舌,甚至额头笑出层层皱纹。二者互相比较,说唱俑表情变化激烈,显得活泼而夸张;佛像表情变化平缓,则显得庄重、优雅,具有高贵的神性。

回过头来,再看《曹全碑》与这些具有含蓄之美的艺术作品有何联系。在下笔前先进行观察,《曹全碑》的每个笔画并非突然变宽变粗,而是在行笔过程中舒缓地变化,春雨润物般写出柔情的笔画。在运笔时,写《曹全碑》应使用一种从容的节奏,落笔写下的笔画稳定而内敛。

三招教你如何欣赏曹全之美,全在点上了

例字1:戴

三招教你如何欣赏曹全之美,全在点上了

例字2:少

三招教你如何欣赏曹全之美,全在点上了

例字3:隐

以下为四部隶书名帖《石门颂》、《曹全碑》、《礼器碑》与《居延简》的节选图片。

三招教你如何欣赏曹全之美,全在点上了

可以观察到:

《石门颂》的笔画粗细变化很弱,前后基本一样粗细,节奏感弱。

《曹全碑》的粗细变化较之《石门颂》稍微明显了一些。

《礼器碑》则粗细变化少,有变化的地方幅度更大。

《居延简》的粗细变化幅度巨大,节奏感对比鲜明。

由此可知,《曹全碑》变化过渡柔和幅度相对平稳,在几部作品中属于最为中庸平和的性格。《曹全碑》如同一碗最朴素的白粥,它不像浓油赤酱那样让你的味蕾受到冲击,却在你脑海中深刻一个温柔的形象。

3

曹全碑比起俗字雅在何处

“不显山,不露水。”这句话用来形容《曹全碑》最为适合,它的优美不在于一眼望见的瞬间,而是需要耐心地鉴赏,需要和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在这个乐趣横生的思考过程中,才能真正领会《曹全碑》的奥妙。

例如下图左上角的这幅作品与《曹全碑》风格的比较。

三招教你如何欣赏曹全之美,全在点上了

左上作品的笔画粗细变化相对夸张,显得格调不高。比如“家”字的捺画,起笔纤细,笔画后部猛然变宽变粗,有种“一惊一乍”的感觉。还有“万”字的下部结构,过于急速地改变笔画粗细,产生了僵硬的不协调感。

但如果使用《曹全碑》的笔法来写,捺画会很温和,前后粗细变化没有那么大,万字则会更加简约,没有花哨的变形。《曹全碑》纤细的笔画赋予了它清新的气质,和缓的粗细变化赋予了它端庄的结构,二者合一,成就了《曹全碑》高雅端庄的美感。

三招教你如何欣赏曹全之美,全在点上了

夜深人静时,打起一盏小小台灯,在桌前临一张《曹全碑》,端庄含蓄的笔画使得全身心都可宁静下来。

一粥一饭,清汤寡水。

一笔一画,平和优雅。

真正的美绝非张扬躁动之物,《曹全碑》之美简单而深邃,如一碗白粥般让你百喝不厌。正如姚波多老师所说——朴素,才得风雅的真髓。

好的知识需要分享,整理不易,分享出去,让更多书友收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