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四力人才素质框架的人才选拔策略

 掌心的太阳 2020-01-03
导读

如何通过评估候选人的经历、能力、动力、潜力,来正确地甄选人才?

◎ 作  者 /  章  森

◎ 来  源 /  章法森言(ID:


序言:四力人才素质框架

笔者曾介绍了一种人才素质模型定义的框架
,简称“四力”(即经历,能力,动力,潜力),也可以称为Do4模型,或者TEAM模型!

有了人才标准之后,我们需要干吗?

有了人才标准之后,组织会在人才发展的过程中经过1个7B的人才管理价值链
(下图)。有了人才标准,可以指导组织更好地开展招募人才的活动,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可以在组织内部进行人才复盘。这3个B就构成了我们的人才发展过程。最终输出的成果是一个状态:即组织有了良性的人才梯队继任,有了各个岗位的人才池,由于合适的人在做合适的事,所有产生了良好的绩效结果。

在人才发展的过程中3个B,我们最常见的环节事招募,即Buy人才!
如何通过人才标准,打通人才招募,在方法论上如何衔接呢?本文将介绍的是,基于四力模型的人才招募的方法论。

基于四力招聘的“面试”策略

“经历层”的面试策略


基于你的人才建模,经历往往是我们胜任某个岗位的前提条件,笔者曾提出:
经历甚至是人才管理的一个抓手!

经历分为两种:
  • 前置经历:没有不行的经历,比如没有做过HR全模块的经历,不能做HRD。没有做过项目经理,不能做技术团队负责人等。
  • 绩优经历:如果有更加好。从那些绩效优秀的人那里去发现一些绩优经历。比如,做过海外业务的是做业务总经理的绩优经历等。

同时,我们对经历中,界定了4种角色,做决定的,设计策划的,具体负责的,参与一些细节的。
我们称为4D角色模型。

基于我们在建模阶段,对人才素质的描述,并分配经历重要的权重,我们完成上表的模型设计。
并在面试中,去评价打分,最终看看候选人的“经历匹配度”。

关于经历层的面试策略,
笔者自己设计了一套3E流程,帮助大家进行经历层的面试诊断,从模型到识别人才的策略,从而落地模型。

特别是在经历挖掘这块,一定要挖的深,看到具体的过程,从而基于模型进行评价,匹配且清晰为评价高分的原则。
 

“能力层”的面试策略

能力层的模型,做完应该是一个能力项和下面的行为描述。

在面试中,通过“行为面试法来进行识别。
这块有个大家都知晓的经典模型叫STAR,之前叫BAR模型。

笔者对于该模型的改良成:
CAR模型,因为面试是基于过去的贡献和曾经克服的挑战来进行能力的评价。

经过这一轮的提问后,完成能力的评价,计算出能力匹配率。


“动力层”的面试策略

动力也称为工作价值观,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这个层面的建模是基于某一个动力测量模型
(测评工具)进行原型绘制,得出高中低! 

因此,在面试前,我们需要根据目标岗位得出一个动力原型, 方法有3种:拍脑袋、排序赋值法
(N+1-X法)、工作任务关联法(ABC赋值法)。然后在面试前,让候选人,先通过测评来看下是否符合招聘需求,是不是该高的地方高,该低的地方。如果距离模型很厉害,或许就不是我们理想的候选人。
然后,在面试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提问来诊断,提问的模型有2个:

(1)3C模型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观和动机?
在经历面对改变的时候,做出选择的那刹那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观,推荐3C动机面试模型。
(2)4E模型
基于候选人简历中的某一段经历Experience,提问:
  • Except:当时这段经历,你去的时候,你的期待什么?
  • Enjoy:现在回想这段经历,哪些是你特别享受的?
  • Exert:如果这段经历再来一次,你会做哪些努力?

这个模型的假设是:
一个人对于一段经历的期待,享受和遗憾的背后就是一个人的动机。

“潜力层”的面试策略

潜力层的方法跟动力层的方式类似,就是在面试策略上,笔者推荐3F的方法论。
也称为反射法,因为一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人通常都会高估自己,因此比较好的方式是通过一个第三人称的方式,来引出对于自己的人格特点的澄清,这个第三人称一般都是一个候选人比较敬畏的人。
  • 别人的Feel:你的领导,会如何来评价你?
  • 候选人的Fact: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评价?能举出一些他评价的依据和事实吗?不断挖掘这些事实,这才是这个环节的面试的核心。
  • 面试官的Feel: 通过挖掘出来的事实,来重新感知下,候选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结

❶ 框架

从以四力为框架建立人才标准,到基于这个标准,定位每一个层面的招聘面试策略,从而实现以终为始,目标导向滴识别人才。


分析

有了数据之后,我们就可以基于某一个具体的人才需求
(模型)对人才进行分析,看出哪些人才的匹配率更高,就是组织的如意郎君。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经历缺,我们可以给机会;能力缺,以后我们可以给培训;动力和潜力缺,我们能做的其实不多。选择比努力重要.

笔者把经历和能力称为显性匹配,是当下的匹配,但不稳定,具有一定的风险。
把动力和潜力匹配,称为隐性匹配,是未来的匹配。这需要组织自己在找人的时候需要取考量的,你要哪种匹配? 

隐喻:
CT扫描

基于一个四力素质标准,对人才进行甄别,如同对人才进行一次CT检验,CT的原理是对人体进行横切面,四力就如同四个切面,当然前提是有一个健康的标准。
你又可以发现,本质还是一个”定——对——达“的过程,四力模型是定标,面试和测评是对标,最终找到符合组织要求的人才,实现达标的人才结果,促进绩效。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的招聘实践起到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