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善若水中的“善”字是“善良”的意思吗?还是什么意思?

 行走与写作 2020-01-03

    无论是文化人、领导者还是企业家,都喜欢在办公室和书房中,悬挂一幅“上善若水”的书法作品,以彰显自己的文化底蕴,突出自己的身份地位,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懂得上善若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上善若水,是老子最顶级的思想和最深邃的智慧,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成功的秘诀。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其中的这个“善”字,我认为不仅仅是善良的意思,而是指良好道德品质的总称,善良只是其中的一个好品质。下面具体进行分析。

01、全面理解上善若水中的“”字,就要了解《道德经》是本什么书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一本享誉世界的不朽著作,被世界政要、精英名流、企业领袖所崇拜,奉为旷世经典、万经之王的奇书;是世界上被翻译的语言最多、发行量最大的文化名著,其道家学说的智慧可运用于人生的方方面面,被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道德经》共81章,约5000字,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是中华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治国、修身、处世、养生......尽收眼底,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

中外名人给《道德经》做出令人惊叹的极高评价。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鲁迅说: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宇宙真谛。毛泽东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黑格尔说: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马云在商界打拼数十载,唯独此书不曾离身。在西方,《道德经》的销量居世界书籍排行榜之首,跃居所有经典之上,目前《道德经》的外文译本近500种,仅德文译本就多达82种,老子还是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德国人家庭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

《道德经》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睿智的人生智慧《道德经》的思想博大精深,所蕴含的人生智慧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道德经》具有4方面的智慧:一是道法自然---顺其自然的智慧。做一切事情,必须顺应自然客观存在的规律,才能发展壮大,反之将自取灭亡。“道”是世界的本源,是客观的规律,这个规律约束着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行,万事万物都要遵循这个规律。《道德经》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是指做事的方法要顺应自然客观存在的规律,按照自然的规律走,但最终的目的是让自己变得和“自然”一样的自然而然,这样才能达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绝佳境界。二是无为而治----不言而教的治国智慧。在治理上正确引导,不过多的说教和干预人民,让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反而可以成就宏图大业。《道德经》的顶级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无为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过分的干预,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力,让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自觉实现自身的价值,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走向崇高与辉煌。古今中外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下取得。三是上善若水----不争的智慧。像水一样在绵软、低下和造福万物中,无声无息地获取一切。《道德经》做人的大智慧,像水善于造福万物而不与万物争,身处众人所不喜欢的低处,日夜流淌,最终流向海洋,成为百川之王,在造福万物滋生万物中,使万物也离不开水而将万物囊括怀中。有智慧的人都将上善若水的智慧运用到极致,始终谦逊地将自己摆在不起眼的低处奋力前行,最终取得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功。四是物极必反----适可而止的藏拙智慧。凡事过犹不及,水满则溢,月圆则亏,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然将会遭忌甚至带来灭顶之灾。《道德经》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的道理。认为持有的东西达到了满盈的状态,必然会走向消弱;锋利的刀刃和锋锐的针尖是最容易受损的;财富、地位和名声难于代代传承;富贵而且骄纵会招来麻烦,功成身退才符合大道规律。这也是一种适可而止的藏拙智慧,人不能太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懂得含藏收敛,凡事留有余地,才能走得长长久久。

02、没有正确理解上善若水中的“善”字,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最顶级的智慧往往蕴含在最普通的事物之中,亦如水。这里所说的做人如水,就是老子“上善若水”的大智慧,也是“善”的大智慧,这是成功所遵循的秘诀。

善若水,水若善。一切失败,皆因读不懂上善若水“善”字,所含的5种思维方式。一是没有读懂上善若水“善”的利他思维,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源泉,没有水,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水有造福人类滋养万物的美德,它使万物得到它的滋润,得到它的利益,却不与万物争高下,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认为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周济天下而不求回报。其实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美德,就是一种利他的思维,是“善”。因为利他思维,因为“善”,滋润万物、造福万物、不求回报的水,反而于浸透万物中无所不在,遍布四野,收获整个世界。二是没有读懂善若水“善”的趋下思维,像水一样处于低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水虽然贵为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源泉,却总是处于人们都不喜欢的低处,源源不断地往低处流走,反而走得最远,最后汇入宽阔的海洋。避高趋下的思维,是一种低调谦逊的美德,上“善”的人,总是像水一样安于卑下,处在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地方,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反而会取得成功。三是没有读懂善若水“善”的变通思维,像水一样具有巨大的可塑性,才能少走弯路。有一种人生智慧,叫学会转弯。就好像水一样,具有巨大的可塑性,也就是变通思维。水的可塑性是非常惊人的。把水放进圆杯里,它就是圆的;把水放进方杯里,它就变方的。放在杯盘中就是杯盘之形,放在瓶罐中就是瓶罐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同时它知道随顺因缘,遇到障碍时,它会折回头,从新找出口而流。世事如棋局局新,上一秒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做人也应该像水一样,有极大的可塑性,“善”于转弯,能屈能伸,学会变通,方可少走弯路,长长久久。四是没有读懂上善若水“善”的绵柔思维,像水一样以柔克刚,滴水穿石,在柔顺中战胜一切。以大欺小,以强胜弱,仿佛是普遍存在的真理。老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柔德”的智慧,得出“柔弱胜刚强”的论断,这就是绵柔的思维,也是“善”的思想。水是天下最为柔弱的东西,老子以水为例讲述以柔克刚。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滴水穿石,就是弱能胜强,柔可克刚的最好例子。那些成功的人,都懂得绵柔的思维,并将它运用到极致。在柔弱中内敛,将所有的刚强都包裹在柔软的外衣之下。像水一样,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五是没有读懂上善若水的包容思维,像水一样具有海纳百川的大度,才能成为百川之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洋之所以浩渺无垠,是因为它有着包容一切,接纳一切的大度那些圣人及功成名就者,都有着包容思维,有着海纳百川大度,这是一种最为谦虚的美德,这种美德如海洋能成为百川之王一样,最终让他们成为王者。海洋不择细流,日月不停地包容着,接纳着四面八方奔来的溪流江河,成为一切水流最终的归宿,方能成就自己的广阔,成为百川之王。历经一番寒彻骨,始得梅花扑鼻香。一个人要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功,就要具有包容思维,像水一样具有海纳百川的大度,接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知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挫折,才能成其宽广,成其深厚,成为某一领域的王者

03、全面应用上善若水中“善”的智慧,打造成功的人生

上善若水意思是说:具有最上乘的善和最高尚品德的人,都像水一样,有着美好的品格: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能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善”,即最高尚的品德,可是居于上善若水的核心地位,没有“善”作支撑,一切都将无从附丽。

人生获得成功,就要全面应用上善若水“善”字所蕴含的智慧。

   一是“善”于像水一样绵软柔弱,不争强好胜,反而在柔顺中战胜一切。水是世界上最绵软柔弱的东西,但它却能滴水穿石,以柔克刚,在柔顺你中战胜一切。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应用水一样绵柔的思想,在柔弱中内敛,在柔软中坚强,最终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二是“善”于像水一样善于处在低处,不刻意追求高高在上,反而可以走得更远。水总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源源不断地往低处流走,不经意经走得很远,最后汇入宽阔的海洋,到达理想的境地。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像水一样,低调地把自己放在不引人注目地方,忍辱负重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哪怕最终身处高位,也仍然像水一样谦虚低调,这些人最后都能走得最远。

三是“善”于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一无所求并非一无所有,反而得到你想要的一切。水日夜奔流不息,滋润万物造福万物,从不求回报,反而在造福万物浸透万物中,所向披靡,无所不在,最终于瑞物细无声中将整个世界囊括在水的怀抱。一个人,每做一件事情,如果能像水一样,无私奉献和付出,不想着索取和回报,反而在帮助别人奉献价值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最终得到自己想达到的高度和想要的一切。

以上就是我对上善若水中,“善”字的粗浅认识,作交流学习,请大家指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