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鼎立到隋文帝灭陈统中国 ,历时近四个世纪。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持续最久的时期, 除西晋短暂统一外,一直处于若干政权并立纷争、南北对峙、战争连绵不断的状态。 一向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受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几度凋蔽,北方在北朝时期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 相对而言,南方社会安宁,保持持续发展的趋势。与众多手工业部门相似,铜镜铸造业处于衰败时期,被学术界称为“中衰”时期。 这一时期,铜镜仍属汉式镜的范畴。其生产总的看来不如汉代繁荣,数量锐减,北方尤为衰落。 这种状况是与中原战乱和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政权相联系的,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 元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铜镜的形制、纹饰、纹饰布局和技法基本都是沿袭东汉的,缺乏创新,几乎没有出现新镜型,且铸造的质量也普遍不如汉代精细。 如果说纹饰上有显著变化的话,那就是纹饰中佛像图纹颇为流行。 从三国至晋朝,佛像图纹出现在镜中较多见,使东汉以来神兽镜中传说仙人、历史上英雄人物的题材更为丰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