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唐朝人这样过立春

 youxianlaozhe 2020-01-03

中国各个朝代都把“立春”作为节日,但在唐朝,那可是个盛大的节日

在大唐盛世,社会安定,百业兴旺,从皇上、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很重视在立春这天,或举行官家仪式隆重地庆祝,或参与各种民俗活动欢喜过节。

在立春当天,大致进行四种活动——“祭春”“鞭春”“饰春”“咬春”,全国上下,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贩夫走卒,都参与其中。

祭春

中国的礼仪制度源远流长,到了唐朝,在前代的礼仪制度基础上,又制定和施行了《贞观礼》、《显庆礼》和《开元礼》。在迎接节气的礼仪方面,尤其是迎接立春这一节气的礼仪制度,唐代更是集大成的朝代,从初唐时期就年年举行,规模隆重而宏大。

什么是“祭春”?在《旧唐书·礼仪志》中有一段说明:“武德贞观之制,神祗大享之外,每岁立春之日,祀青帝于东郊。”

大祀、中祀、小祀,划分为三种祭祀的级别,是唐朝礼制的特点。“祭春”属于大祀的一种,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其活动由官方主办,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要参加,场面浩大。

唐朝人崇拜的春神,其原型并无定论春神崇拜的观念自古有之,有关春神的神话传说很多。

一种说法:春神为青帝,他是古代传说中的东方天帝太昊,树木发芽生长由他专门负责。

另一种说法:春神为句芒,他是古老传说中的五行天神之一,这位神仙名字就意味着——春天到来之时,豆子出土的豆芽弯成“勾”形,青草出土的叶尖带“芒”,因此,人们将“句芒”视为是春的象征。

还有的说法则是将二者合而为一,中国民间流传,青帝做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他们两人共同管理着东方青土树木的原野一万二千里,共同为春天的神明。

古代祭祀仪式中的春神,身材不是特别高大,因为其身高要象征一年的三百六十日,所以塑像的身高规定为三尺六寸,换算为现代的尺寸,也就是一米二左右。

春神的形象逐步演化为“四方人面”、“飞鸟之身”、“身着素服”、“脚踩双龙(蛇)”。他承担着管理草木生长、春绿秋黄这一重要的岗位职责,所以被尊奉为春神。

春神的形象大有深意:其飞鸟之身,表明他具有中华民族崇拜的“玄鸟”、“凤凰”的血统。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秦穆公,曾在自家宗庙的祭祖过程中见到了这位神仙。这说明春神是秦国的祖先之神,而后的秦国可是统一了中国。

立春时节祭祀这位春神的习俗由来已久。远至周朝,直至后世,立春时节,除了在京城由天子、皇帝亲自率领百官,举行“祭春”仪式以外,王朝各地的行政长官如藩王、刺史、县令等,也要主持举行类似的小型“祭春”仪式,同时向百姓发放赈济,劝课农桑。

鞭春

“鞭春”,是与“祭春”仪式一起举行的活动。

“鞭春”这一活动仪式最早起源于周朝,至唐朝、宋朝时期则更加盛行,这种礼仪此时已经逐渐成为全国各地、朝堂民间同时进行的大规模活动。

在立春这一天,各地的习俗大都是塑造土牛以劝农耕,各州县的官吏以及种田的农民轮番上前,挥鞭抽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借以预示丰年好兆头,鞭策和勉励农耕行为。

那么,“鞭春”怎么玩儿?

首先,要模仿真牛,用泥土制做一头同样大小的土牛,这头土牛的笼头、缰绳、牛鞭等器件要一样不缺。

“鞭春”仪式所需要的牛鞭,是用来赶牛的真鞭子。

牵牛的缰绳,其长度必须符合7尺2寸的规矩,作为七十二节候的象征。

土牛的身上,还要涂上适当的颜色。涂什么颜色,则相当有讲究,必须“各随方色”,不能瞎涂。也就是按照所在地与皇朝京城的相对方位,来确定土牛的颜色。比如位于京城东方的必须涂成青牛,位于京城南方就涂成红牛,位于京城西方则涂成白牛,位于京城北方只能涂成黑牛。

道具齐了,开始“鞭春”吧。

在“祭春”之后,紧接着进行“鞭春”仪式。初唐年代,是由举办仪式的权位最高之人,也就是皇帝,或者当地的刺史、县令等,手举牛鞭,对着土牛,象征抽打三鞭,寓意鞭策耕牛下地劳作、犁地春耕,谋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鞭春”过的土牛必须保存七天,使得更多的农民看到,并提醒各位农民抓紧下田春耕和播种。

随着时代的变迁,唐朝末年的“鞭春”仪式已经变得较为粗暴了。其时不是仅仅用鞭子抽打土牛三下而已,而是要把土牛一鞭鞭地抽打成碎块,然后在场的农民百姓则各自哄抢一片碎土块,拿去撒到自家田地,依照传说可以保证秋天的丰硕收成。农民百姓哄抢鞭春土牛后的碎土块,又叫“抢春”。

鞭春仪式的原意本是催促农耕,但是“抢春”方式则近乎野蛮,历史上也有人对此做法加以抨击。唐人李涪在《刊误》一书中曾指责道:“今天下州郡立春日制一土牛,饰以文彩,即以采杖鞭之,既而碎之,各持其土以祈丰稔,不亦乖乎?” 而另一位唐人卢肇也在《谪连州书春牛榜子》一诗中描述到:“阳和未解逐民忧,雪满群山对白头。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对“鞭春”演变为“抢春”发出感叹和不满。

自周朝起始到清朝年间,中华之地“鞭春”的仪式绵延不绝。尽管各朝各地仪式的规矩变化较多,但鞭打土牛始终是鞭春仪式的核心内容,得以保持和传承。

饰春

饰春,是指唐人在立春之际,常常佩戴与春天相关的各类装饰物品,并且将居住的房屋也作一番装饰,来比喻和烘托春天来临的时光氛围。

饰春的特点,就是“人戴春胜,屋挂春幡”。“胜”,指的是妇女的首饰。春胜,是指在立春时节,妇女们在头上纷纷戴起寓意春光明媚的头饰。唐朝的头饰分别采用金、银、玉、布、纸等材料进行制作。美女们的头饰多为春花、春燕、春鸡、春蝶、春蛾、春杆,小孩子往往佩戴着春娃。

唐朝的青年男子,也有在头上佩戴春胜的。不像当代的俊男帅哥们,头上都是光不溜秋的。假若一位青年男子的头上戴个头饰、插朵金花,那恐怕会人人侧目,或者疑似精神病患者的。

唐人制作春胜的材料,多数采用彩纸。用一方彩纸,或剪成飞翔的燕子、或剪成报晓的雄鸡、或剪成翩翩起舞的蝴蝶等等,则分别为“春燕”、春鸡、“春蝶”,依题材而命名。

用绢来制作的小娃娃,则是“春娃”,这是给小朋友们专门制作的儿童春胜,家长们希望佩戴春娃的孩子大有福气,健康成长。

那时的人们也在立春时节,特意缝制一些小布袋,装一些黄豆、玉米、高粱等,系在耕牛的牛角上,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屋挂春幡,则是对房屋进行装饰。

用一些彩纸剪成适合在房屋悬挂或张贴用的彩条或彩旗,这就是时兴的春幡。

人们为了表达迎春的喜悦心情,一般在春幡上题写“迎春”、“宜春”、“大吉”等吉利字;同时为了释放出祈福纳祥的期盼,则往往会题写“春风得意”、“六合同春”等吉利话。

在唐朝,凡立春之日,家居住所的门楣上都贴了春幡,墙内院子的树干花枝上,也吊挂着春幡,从而使整个房屋及院落沐浴春色。

咬春

“咬春”,泛指立春吃东西。特指吃“春盘”。

早在东汉时期,崔寔就在《四民月令》中作了“立春日食生菜”的记载。民众所吃的生菜实为五种,合为一盘则名“春盘”,又叫“五辛盘”。“五辛”——葱、蒜、韭菜、芸苔、胡荽。葱、蒜、韭菜的名称历来未变,芸苔即为时下的油白菜,胡荽就是时下的香菜。

唐朝人视“五辛”为“五新”。认为在立春、新春时节最适合吃这五种刚刚生长出来的新鲜蔬菜。

气候由冬季转入春季则是立春。在这个季节转换的时节,古人依照中医的医理,常常选用辛味食物,提振阳气,活血化瘀、发汗祛邪,防疾除病,因此立春吃“春盘”的习俗延续至今。

不过,吃“春盘”并不限定为只能吃上述五种新鲜蔬菜,因地域差异及其它原因,导致春盘内出现不同的蔬菜品种。除了“五辛”之外,只要立春时节收获的其它新鲜蔬菜,都能够列入“春盘”之中,旨在品尝新春的味道。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杜甫的《立春》里写明:春盘内的绿色蔬菜,一定要切丝儿吃!

至于是直接生吃,还是炒过之后再吃? 以中华国土之大,由北向南,立春时节的气温各地相差明显,生吃与熟吃理应并存于世。

“春盘”的主体是五辛盘,在五种蔬菜之外,也可搭配多种荤腥菜肴,把鸡鸭鱼肉的食材,都给切成丝儿。北宋文豪苏东坡的《春菜》诗中,就写明春盘里“烂蒸香荠白鱼肥”。

在吃“春盘”蔬菜的过程中,还有“春饼”可吃,有粥可喝。

有的地方,用面饼子卷着青菜丝来吃,其吃春盘的方式,与当代吃北京全聚德烤鸭的方式很是相似;至于南方的“春卷”,多为几样青菜时蔬,面皮一裹,放入油锅炸成焦黄,也应是另类的春盘。

寻常百姓人家的“春盘”,不仅自家做自家吃,而且从古至今,邻里之间就有互赠春盘的风气。

“春盘”是老百姓的家常做法,皇家的春盘则另有一番富贵气象:据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当时皇宫中的春盘“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

“咬春”,另一种说法专指生吃萝卜。

因为萝卜和那“五辛”一样,也属于辛味食物,吃萝卜可通气、消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民间也有传说,吃萝卜可以解除春困。

生吃萝卜,更有“咬春”的感觉。立春了,去吃个生萝卜,“咬春”吧。

欢迎关注公众号:大唐云文化(微信号:tang_site)

我们站在群英荟萃的历史回眸处,试图还原大唐盛世之文化、历史以及民俗风貌。

带你穿越时光,梦回唐朝,开启一段美妙的阅读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