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一文,了解Costco的前世今生

 AK47明 2020-01-04

这几天,朋友圈被Costco大陆首家店的新闻刷屏了。除了大量关于开业首日人满为患、阿姨爷叔轧闹猛的简单新闻报告,也有不少深度分析文章,包括刘润老师今天推送的“独家对话Costco高管”一文。

2010-2011年,我得以在美国游学近8个月,除了外出旅行,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医院、教堂(出于研究和社交的需要)、Walgree(美国的一家药品、食品零售连锁企业,类似上海的联华超市)以及今天要讨论的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wholesale超市品牌——Costco。

被称为“神奇超市”的Costco,终于在中国开业了 | 因为人满为患,第一天开业就被迫暂停营业…

【国君零售】深度研究 |Costco:低价精选筑护城河,会员体系成盈利点——简约消费系列研究之五

独家对话Costco高管:关于Costco,你可能不知道的10件事儿

【热点】打脸线下悲观论,Costco开业第一天就被人挤爆了

因为当时在美国没有买车,每次去Costco(我们去的那家店离麦迪逊大约40分钟的车程),都是蹭朋友的车,几个朋友共用1张会员卡。说实话,第一次走进Costco,真的是被震撼到了,那种感觉和第一次进宜家非常相似。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进店后右手边是买轮胎等汽车用品的,同时还展示了1辆汽车,左手边则是披萨、汉堡、热狗等琳琅满目的熟食。

当时,我一直在思考很多问题,和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相比,Costco的特色是什么?和Walgreen、Safeway等零售品牌相比,Costco的盈利点在哪里?因为毕竟是零售业方面的外行,自己也不研究这个,回国后便慢慢忘了这事。

至今,我家衣柜里还有两件没有穿破的CK老头衫,记得是在一次打折时买的,12件一包,平均下来每件20块钱不到。过去了8年,当时在Madison访学的一个朋友还在惦记Costco又好又便宜的牛肉

昨天在转发化妆品资讯上的一篇推文时,我写了一段话:

互联网和市场经济再发达,满足需求(对应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物美价廉(对应企业的盈利模式)、渠道便利(对应企业的分销/销售渠道)、有优惠(对应企业的促销策略、活动)等仍是大多数人消费时的主要考量标准。

只不过,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更加“懒惰”,同时更注重服务和体验等因素。从消费的基本逻辑出发,不难理解Costco现象,以及所谓的“新零售”。

这几天看了很多新闻,觉得有必要做一次梳理,弥补自己在相关知识上的空缺,同时帮助感兴趣的朋友比较全面地了解Costco。

一、Costco概况

Costco是全美第二大超市品牌,以仓储会员制为特色,截至2018年,Costco会员总数达9430万人,其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会员费为60美元/年,会员续约率高达88%;向中国大陆地区会员收取的年费为299元/年。

截至2018年底,Costco在全球共有762家门店,单个门店经营面积高达1.35万平方。

Costco的商业模式不同于传统超市,它精选3700-4000个库存量单位(Stock Keeping Unit,英文简称SKU),以11%的极低商品毛利率销售,主要靠会员费盈利(综合毛利率可达13%)。

Costco的客户单价是Walmart的2倍以上,坪效比是Walmart的2倍,库存周转率是Walmart的1.5倍,运营费用率是Walmart的一半。

Costco已成为全美最大的有机菜市场,全美最大的红酒等零售渠道。Costco还卖车,而且悄悄超越了Auto Nation,一跃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汽车零售商(2018年,通过Costco Auto计划,Costco售出65万多辆汽车,其中逾53.3万辆是新车)。

Costco自有品牌Kirkland口碑出众,营收达占比高达28%。Kirkland现已成为全美最有影响力的健康品牌之一。

Costco大陆首家店坐落于上海闵行,基本维持了其一贯风格,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经营面积约1.4万平方米,装修风格极其简朴,SKU仅3400余个。截至开业,售出会员卡16万张。开业当天人满为患,被迫下午就停止营业。

二、Costco的发展历史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很好的点评:Costco现象表明,经营者都应该向内部求原因,而不是归因于外部环境。了解Costco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理解在内外部环境交织中发展的零售巨头的坎坷之路。企业家创业行为的本质,不就是个人和社会的互动与演化吗?

1. 初创期(1954-1984年):模式探索

1954年,索尔·普莱斯在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市创办了首家折扣百货商店Fed-Mart,在百货商店倒闭后,普莱斯构想通过建立一个购物俱乐部,聚集个别会员的零散购买力,统一向生产厂家大批量订货,既省去分销成本,又实现规模效应。这有点类似国内今天的团购中间商。

1976年,索尔·普莱斯和罗伯特·普莱斯在圣地亚哥共同创立了全球第一家会员制仓储批发卖场——Price Club。Price Club卖场没有多余的装饰,几乎不打任何广告,设立在交通便捷的地点,以节约成本。最初Price Club以服务小型企业为主,后来服务更广大的消费群众,开放供一般个人购买。

1980年,Price Club上市。1982年,Jeff Brotman和Jim Sinegal会面,制订了“成立一家新的会员制仓储会员制企业”的计划。1983年9月,第一家Costco仓储店在西雅图开业。

2. 快速发展期(1985-2007年):开始全球扩张,推出自有品牌,上线网购平台,推出家具业态

1)开始全球扩张:1985年,Costco第一家海外卖场在加拿大开设,标志着Costco开始迈向海外市场。1993年,Price Club与Costco合并为Price Costco。1994年,Costco在韩国汉城(今首尔)开设第一家分店,进军亚洲,并于1997年在高雄开设台湾第一家卖场。

2)推出自有品牌:1995年,Costco推出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其产品价格低、质量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今天,Kirkland已成为全美著名的保健品品牌)。

3)线上购物平台开放:1998年,Kirkland 开通网上购物网站Costco.com。

4)全新业态:1998年,Price Cost变成Costco Wholesale。2002年,第一家以高端家具和配件为特色的“Costco Home”在华盛顿州柯克兰开张。

3. 二次发展进入成熟期(2008年至今):经受金融危机创新商业模式,实现逆境反超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Costco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危机过后,随着美国中产阶级消费理念转变,Costco通过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击败传统零售商,营业收入、净利润快速恢复,进入第二轮快速发展阶段,实现逆境反超。

近十年来,Costco经受金融危机和互联网电商崛起对线下零售的考验,逐渐发展成一家成熟零售公司。时至今天,Costco已经为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全球会员超过9000万人。

三、Costco的商业模式

在传统商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Costco的成功之路说明了一个道理——真正提升性价比和购物体验的零售企业仍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外,自有品牌或成为零售业不可缺少的一块拼图。

关于Costco的商业模式,很多机构和专家都做过研究。刘润老师在今天的推文中提到了十点,很有启发性,但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比如,他提出的第一条就是”会员制,并不是Costco成功的关键原因”。

根据国君零售团队的研究,Costco在经营上获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原因:

1. 不同于传统的超市企业,Costco并不是通过商品差价来赚取利润,而是通过低价精选(只有3700多个SKU)的模式来引流,通过会员费来实现盈利。我觉得把“不是”改为“不仅”更加恰当。

由于是采取会员制度,Costco所有商品销售的毛利率都保持在13%左右。换句话说,在收取了会员费后,Costco便与会员们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争取为会员提供价格最低、品质最好的产品,这种方式有效地维持了特定目标市场群体的品牌忠诚度。

图2 Costco与沃尔玛等超市品牌的毛利率比较

反之,在办理了付费会员卡后,会员们会尽量享受Costco提供的各种会员利益,包括一年内销售金额2%返利、折扣促销等。

2. Costco为会员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和优质的购物体验,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成为会员,丰厚的会员收入,加上通过精选SKU、大包装销售模式以及完善的物流体系、储销一体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这为持续实行低价策略提供了保障,形成了良性循坏。

3.自有品牌Kirkland锦上添花,一方面能增加顾客黏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

图1 Costco的基本商业模式

注:上图来源于“国君零售团队”

我个人一直认为,在商业领域特别是面向大众市场的零售行业,“低价精选”永远是主流,顶多只是目标市场或渠道模式不同而已。当然,Costco可能会说,“小弟,如果只是停留在低价精选上,境界还不够啊”。

有专家曾经这样解读Costco:它其实不是超市,而是靠会员费赚钱的“中介”。这样来看Costco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通过一系列措施,主动将销售商品的纯利润压缩至几乎为0,第二件事是向顾客按人头每年收取刚性的会员费,这成为其几乎全部利润的来源。

四、Costco如何降低运营成本

据估计,Costco的运营费用率只有Walmart的一半。Costco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最小化运营费用。

  • 一般购买或者租用郊区高速路附近非常廉价的土地;
  • 采用简单的卖场布局,简洁实用的设计装饰,以及仓储式陈列;
  • 精简人员,取消卖场内导购员,用高于行业水平的薪酬来激励员工高效率工作,降低流失率;
  • 几乎不做营销广告,基本只靠人带人和口碑相传;
  • 依靠高周转率来摊薄仓储费用,30%的货物由厂商直送门店,70%的货物由厂商送至中心库,商品尽量不再拆包。

五、Costco的目标市场定位

从Costco上海首店开业两天来的表现来看,真的是“阿姨爷叔轧闹猛”。阿姨爷叔虽然购买力强,但我想这不是Costco所希望看到的,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其品牌形象。

其实,在美国,Costco的服务对象定位于家庭收入在8至10万美元以上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和中小型的企业客户,为他们提供全品类的商品。

这些目标客户的特点是时间成本较高,希望一站式购买,追求高效率、高品质和性价比。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几乎可以在Costco完成所有家庭生活用品的采购。从食品到家电,从衣物到汽油,从电脑到汽车,现在Costco还提供了药店、验光配镜、健康检查、旅游服务等。

Costco向拥有相似偏好和约束的同类人群,提供购买重合度最高的品质区间和价格区间的全品类商品和服务。从理论上讲,只要是被中产阶级所需要的,并可以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只要是大规模采购可以显著压低进货价和周转费用的商品和服务,都可能进入Costco。

六、Costco在中国的发展

这篇文章基本都是我根据自己的想法东拼西凑的,相关文章在参考文献后注明了。最后想讨论一下Costco在中国发展的前景。

Costco亚洲区总裁张嗣汉曾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在大陆地区Costco的目标用户也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高消费群体,未来将加速在华东地区的扩张。

在美国,Costco的成功离不开高效供应链的支持,Costco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一方面需要重建供应链和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会员制和精选SKU的商业模式能否为中国消费者接受和认可依然有待考量。

我想,Costco在中国一定会调整它长期坚持的经营策略,可能主要表现在营收结构、市场定位和销售渠道等方面。例如,在营收结构上,谁也抵挡不了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的诱惑,要将很多人所谓的“会员制”收费模式坚持到底需要有健康的生态系统作支撑。

最后,再说说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在美国的Costco购物的若干感受,或许对我们理解Costco在中国的经营策略有帮助:

  • 如果把自己作为中产阶级的代表,Costco能提供家庭所需的几乎所有用品;
  • 因为Costco的定位就是wholesale,家里没有大的冰箱甚至冷柜还真不行(当时的做法是,我们经常几家分一大包牛肉或者一箱啤酒,不知在上海闵行店开业第一天“疯抢”的阿姨爷叔们的战果结构是怎样的);
  • 每次到Costco购物真是觉得划算,其本质是会员所获得的总消费者剩余与会员费的巨大落差,这个巨大落差也形成了自己对Costco的强客户黏性;
  • 总是借朋友的会员卡或者约着一起去毕竟不方便,所以最后自己也办了一张卡。

注:Costco允许会员携带多位亲友一同购物,并且提供分单结账服务。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在会员费标准固定的情况下,Costco的利润扩张来自于其服务的会员人数的扩张。Costco必须允许和鼓励人带人,依靠口碑相传来扩大会员数量。

其实,关于Costco,要介绍的还有很多。希望这篇文章对大众更全面地了解这个超市品牌有所帮助,毕竟,这是发生在我们家门口的事情。

参考文献:

深度研究 |Costco:低价精选筑护城河,会员体系成盈利点. 猛哥看商业订阅号,2019-08-27.

解密Costco:其实不是超市 是靠会员费赚钱的“中介”.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8-28/doc-ihytcitn2552417.shtml

开市客的策略. https://www./#/company/stor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