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赵小册 2020-01-04

 「聊生活,聊红楼,爱天地,爱人生」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有一句话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于这些经历过时间淘洗流传下来的话,我心里多多少少都有着一些些的敬意和好奇。

说敬意是因为它一定是触到了人们内心的某个角落,才得以有如此之强的生命力,才能够经过一代一代的人一直流传到今。

说好奇是因为这几个字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心理密码,我就是不理它,完全忽视不行吗?

说到这儿,刚好《红楼梦》当中的这些年轻人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01 

▲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

有一次在宝钗的生日宴上,大家一起看戏。贾母特别喜欢一个11岁扮小旦的戏子。

王熙凤知道贾母是因为这孩子长得像黛玉,所以才特别喜欢,就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也看不出来。”

宝钗心里明明知道,也只是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也不敢说。

就在大家都没说话的时候,湘云大大咧咧地说了句:“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

这在我们现代来说没什么,可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戏子的地位是相当低贱的。这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现在如果说你长得像哪个演员,你可能还会觉得美滋滋的。可在当时把一个人比戏子是非常不礼貌的。

就在湘云说了那话之后,大家才装作刚刚发现的样子,一边看看戏子,一边看看黛玉,说果然挺像。结果黛玉果然生气了。

也正是湘云的这句话,引发了这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中间的一场风波。

 02 

▲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

你可能会说黛玉的性格是有些小性儿,所以爱生气、爱多心,要是像宝钗这样性格的人肯定就不会多心。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事儿,是不分性格的,这也正是人性的微妙之处。

比如在薛蟠生日那天,宝玉就因为一句无意的话,得罪了宝钗。

当时也是一大屋子人在一起,宝玉问宝钗怎么不看戏去,宝钗说:“我怕热,看了两出,热得很。”宝玉就搭讪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钗听了这话,不由的大怒,冷笑了两声,说:“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这时刚好一个小丫头靛儿来找扇子,问是不是宝钗藏了顽的,宝钗就又借着这个机会指桑骂槐,明着骂小丫头、实着骂宝玉说:

“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

宝玉听了,当着许多人更不好意思,就赶紧找别人搭讪去了。后来大家说了些别的,这事才混过去了。

 03 

▲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

你瞧,黛玉和宝钗是完全不同的性格,可是面对同样的事,一个被比作戏子,一个被比作杨妃,两个人心里都是同样的不舒服。

只不过黛玉的生气都表现在表面,而宝钗却相对善于掩饰而已。

宝玉因为之前说话造次,得罪过黛玉,也得罪过宝钗。从那之后,宝玉就比较注意这些了。

后来宝玉有次在蔷薇花架下看到有个女孩儿拿着簪子抠土,宝玉觉得这个女孩儿肯定是在学黛玉葬花。

他心想,要真是学葬花,那就是“东施效颦”了,不但不是新奇别致,而且更为可厌了。

他刚想冲口说:“你不用跟着林姑娘学葬花了。”话还没出口,再一看不是个丫鬟,而是十二个学戏的女孩中的一个。宝玉赶忙伸伸舌头,把口掩住,自己心里想:

“幸亏没冲口说出,以前就是因为自己造次,得罪过黛玉,也得罪过宝钗,这次要再得罪了她们,更没意思了。”说起来宝玉也是善于吸取教训了。

 03 

▲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

不止自己不犯错,在别人在说错话的时候,宝玉还会帮着解围。

一次宝玉被贾政打的很严重,宝钗来看宝玉。说话的时候,宝钗就问袭人:“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

袭人就把宝玉的贴身小厮茗烟的话说了出来,说是有两件事凑在一起,其中有一件是薛大爷挑唆人,在老爷跟前下的火,还有一件是贾环吿的状。

袭人只是按茗烟的话直接说出来,没有想到薛蟠是宝钗的亲哥哥。宝玉觉得当着宝钗的面怀疑她的哥哥,会让宝钗尴尬,于是就赶紧拦袭人的话说:“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要瞎猜。”

袭人一见宝玉拦他的话,就知道是自己说造次了,怕宝钗没意思,特别尴尬。后来还是三个人说了些别的话,才解开了。

要说宝玉,既知道提醒别人,又知道吸取教训,而且脾气还很好,宝玉碰到类似的事应该不会多心吧。

 05 

▲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

可是就是这么体贴的宝玉也曾经多心过。就在贾琏给柳湘莲说定了尤三姐之后,柳湘莲总觉得不对劲儿, 就找宝玉打听尤三姐的事。

宝玉说尤三姐是宁国府那边的亲戚,是宁国府珍大奶奶同父异母的妹妹。

柳湘莲一听跟贾珍、贾蓉这对父子有关,就跺脚说:“这事不好,这门亲肯定是不能做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

宝玉听说,就红了脸。柳湘莲也很聪明,觉得自己失言,就赶忙作揖说:“我该死胡说。你好歹告诉我,她品行怎么样?”

宝玉笑道:“你既深知,又来问我作什么?连我也未必干净了。”其实柳湘莲是很看重宝玉的,可是你看宝玉这次也多心了。

湘莲赶紧就笑说:“原是我自己一时忘情,好歹别多心。”宝玉笑说:“何必再提,这倒是有心了。”这件事才过去了。

你看,不管是什么性格的人,在某些情况下都是会多心的,不管是心思细腻的黛玉,还是宽厚平和的宝钗,还是温柔体贴的宝玉。

只不过他们的反应,有的深,有的浅,有的善于掩饰,有的比较直白罢了。

可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上文说到的这几个例子,就是因为他们在无意中碰触或接近了一些禁区,比如:

一是不要挑战对方最基本的尊严,比如湘云拿黛玉比戏子,比如宝玉把宝钗比作杨贵妃,在当时的环境下就有点冒犯的意思;

二是涉及到对方亲近的人也要注意,比如袭人当着宝钗的面不小心说了宝钗的哥哥,比如柳湘莲当着宝玉的面说了他们家族的宁国府。

这些话虽然不是绝对不能说,可是也要注意下说话的方式。我想避开这些最基本的雷区,其它的也就相对好说些了。

- End -

搜索

复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