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丨薛宝钗的美人心计

 赵小册 2020-01-04

文&音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点击绿标收听小册录的音频

《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美。作为“群芳之冠”的薛宝钗自然是其中一个亮眼的存在。

薛宝钗刚入贾府的时候,大家对她的印象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过在这美好的印象之下,薛宝钗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机。

01

时刻提醒金玉姻缘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里分两派,一派支持“金玉姻缘”,一派支持“木石姻缘”。

作为“金玉姻缘”的核心人物,薛宝钗也一直在提醒贾宝玉“金玉姻缘”的存在。

薛宝钗的第一次提醒,就在她刚到贾府后不久。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就提出要看看宝玉的那块玉。

宝钗拿到玉后,还特意念了两遍玉上的字。宝钗的丫头莺儿就接话说,这玉上的字和姑娘金锁上的字倒像是一对儿。

宝钗这时“三番两次”催莺儿去倒茶,可莺儿偏偏不去,还要跟宝玉说“金玉姻缘”的来历。

这是“金玉姻缘”第一次出现,是宝钗和莺儿主仆俩露出的,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知道是主仆俩演的双簧,还是她们本来就有默契。

宝钗的第二次提醒,是在莺儿给宝玉打梅花络的时候。本来是给汗巾子打梅花烙,可宝钗却说,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

宝玉问用什么颜色的线配。宝钗就说,杂色不合适、大红不合适、黄的不合适、黑的不合适,最后绕来绕去就说金线最合适。

只有金才能配玉,这也是一次有意无意的提醒。

还有一次是在宝玉生日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玩“射覆”,这有点像用当场的东西来猜谜语的意思。

轮到宝钗的时候,宝钗的谜底就是:一个宝玉,一个宝钗。这也是很明显的暗示了。

而且当时香菱还说,“此乡多宝玉”,“宝钗无日不生尘”,他们两个的名字在唐诗上都有。

总之宝钗的每次提醒都跟“金玉姻缘”有关,而且每次提醒时旁边总有个有意无意的助攻。

02

时刻关注宝玉动向

看《红楼梦》的时候你会发现,宝钗总是在某些场合突然出现。

比如宝玉正给黛玉讲“耗子精”的故事,两个人正在打闹、两小无猜的时候,宝钗忽然走来。

比如史湘云最初住在潇湘馆,宝玉天天去找黛玉和湘云,就像长在潇湘馆一样。薛宝钗这时也留意宝玉的动向,来怡红院看宝玉在不在家。

还有元春端午节赐礼的时候,只有宝钗和宝玉的节礼一样。结果果然宝玉黛玉还因此闹了点别扭,就在宝玉哄黛玉的时候,宝钗又突然出现了。

还有一次就是宝玉跟黛玉表白的时候,宝玉说“你放心”,还说了很多知心话,结果没想到错把袭人当成了黛玉。这时宝钗又是忽然走来。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宝玉挨打之后,宝钗第一个出现;比如莺儿在给宝玉打梅花络的时候,宝钗又突然出现,还提醒用金线给玉打络子;还有袭人被王夫人内定成姨娘后,宝钗也是第一个来道喜的。

总之宝钗跑怡红院的次数特别勤,连晴雯也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我们看到的很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宝玉总往黛玉的潇湘馆跑,而宝钗却总往宝玉的怡红院跑。

刚才说宝钗总是在关键时刻突然出现,一次两次可以说是偶然,但次数太多了就不得不说是有意为之了。

03

有意无意打击黛玉

宝钗扑蝶的时候,无意中听到小红的秘密。

宝钗觉得小红“眼空心大、刁钻古怪”,怕自己听了小红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

为了摆脱自己,宝钗就使了个“金蝉脱壳”的计策,故意说林黛玉在那儿。

结果果然小红和坠儿怀疑刚才说的话被林黛玉听了去,这无疑是给林黛玉背上了一口黑锅。

在这儿不管是有意嫁祸,还是无意中把自己潜意识的东西说了出来,总之薛宝钗对林黛玉是有心结的。

还有一次王夫人和大家在一起,大家闲聊的时候说起“天王补心丹”和配丸药的事。

宝玉和黛玉开玩笑,后来吃饭的时候,黛玉没等宝玉就走了。

本来这件事过去也就过去了,可薛宝钗偏偏当着王夫人的面跟宝玉说:“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

这有点在王夫人面前强化的意思。以宝钗的言语谨慎来说,不会不知道这些。

还有就是金钏跳井以后,王夫人跟宝钗说,想拿两套新衣服给金钏装裹,林黛玉刚好做了新衣服,可是怕林黛玉忌讳。

宝钗就说可以拿自己的。王夫人问:“你不忌讳吗?”宝钗说:“我从来不计较这些。”这也有点说自己比林黛玉性格好的意思。

所以宝钗虽然表面上大方和气、言语谨慎,但总是有意无意的打击黛玉、抬高自己,尤其是在黛玉不在的场合。

04

收买人心,罗织关系网

宝钗其实很会收买人心,尤其是宝玉身边的人,都是她着意拉拢的对象。

袭人是怡红院的大丫头,也是宝钗着意拉拢的一个人。

宝钗最初注意到袭人,是宝玉当时黑天白日的去潇湘馆找黛玉、湘云。

宝钗来了问袭人宝玉哪去了。袭人就说宝玉哪里还有在家的功夫,还叹气说,姊妹们和气,也该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宝钗听了,便开始留意袭人。于是她慢慢地在闲谈中套问袭人的家乡年纪等话,留神窥察,然后在心里取中了袭人。

从那以后,宝钗不但经常和袭人聊天;湘云给宝钗送的戒指,宝钗也不忘给袭人一份;袭人做宝玉的针线活做不过来,宝钗也主动替袭人做。

总之后来袭人就百分之百倾向宝钗了,并且时常有赞扬宝钗、贬损黛玉的话。

宝钗不止注意怡红院的大丫头,也注意怡红院的小丫头。

之前说到的小红本来是在怡红院当差的一个小丫头,连宝玉都不认识。就在小红给宝玉倒茶的时候,宝玉还不知道她是自己屋里的人。

可是就连宝玉都不知道的小丫头,宝钗却知道的清清楚楚。

那次小红在滴翠亭和小丫头坠儿说私相传授的话时,宝钗在亭子外只听声音就知道是宝玉屋里的小红。

不但知道是小红,还知道她的性情,知道她“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你看,宝玉见了面都不知道,宝钗听声音就知道,而且了解性情,也是足够留意了。

不止宝玉身边的丫头,宝玉身边的小厮宝钗也有留意。茗烟是宝玉身边最得力的小厮。

后来平儿有次说,宝钗的丫头莺儿还认了茗烟的娘做干娘。也就是说,宝钗不止跟宝玉身边的大丫头袭人关系搞得很好,连宝玉最得力的小厮这边也沾上亲了。

除了宝玉身边的丫头、小厮,宝钗还把中间派的湘云拉到自己的阵营。平常关心不说,还主动把湘云邀到蘅芜苑去住,还替湘云办螃蟹宴。

从这以后,史湘云也完全变成了薛宝钗的迷妹,经常一而再、再而三的赞扬宝钗、贬损黛玉。

这么看来,薛宝钗还是蛮有自己的小心机的,比如刚才说的这些:

01 时刻提醒金玉姻缘

02 时刻关注宝玉动向

03 有意无意打击黛玉

04 收买人心,罗织关系网

宝钗的这些都是表面上大气温和,其实内里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机的。说这是“美人心计”,一点也不为过……

后记:

《红楼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这里面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每个人如果放到他自己的环境里都有可理解之处。

比如薛宝钗,她的父亲早逝,哥哥又不争气。所以各处管生意的人也都趁机拐骗起来,他们家的生意也日渐衰落。

所以这个小女孩儿才不得已担起了家族的一份重担,也因为这样,同龄人的天真烂漫过早的就在她身上逝去了,她也只好以成年的那种世故来应对周围的一切。

她必须要学会怎么管理下人,必须要学会怎么筹划、挽救家族日渐衰落的生意。

所以,湘云不知道当票,她知道;探春不知道鲜花香草值钱,她知道。

还有薛蟠领着伙计们出远门回来之后,也是薛宝钗提醒母亲、哥哥,该摆桌酒给这些伙计们道道乏。这些都是她需要操心的东西。

还是那句话,我不喜欢薛宝钗,但我理解她的不得已;我理解她的不得已,但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我们也要防着她的小心机……

- End -

点击蓝字可阅读其它文章 ↓↓

有一种惊艳叫“化腐朽为神奇”

朗读者丨惠英红:没上过一天学的金像奖影后

有趣莫过苏东坡

《红楼梦》里贾母的用人智慧(丫鬟篇)

赵小册,生于河北,客居江南。

用心写字,用心录音,

春夏秋冬,与你共度好时光~

公众号:赵小册 (ID: zhaoxiaoce01)

微博:@赵小册的小花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