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屯田制的衰亡看魏国的兴衰

 思明居士 2020-01-04

中国古代最受大家喜爱和名人辈出的时代,离不开三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一个割据时代,在其身后一直混乱的纷争中,聚齐了众多的英雄好汉,正如俗话所说,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是最终曹操这位枭雄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他的儿子统一三国建立巩固了魏国,三国割据最终落下帷幕,魏国能统一三国,最不能忘记的一个制度,那就是屯田制,正是因为这个制度的出现,让魏国在纷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日益强盛,最终统一三国,不过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从兴盛到衰败的转折,正如魏国的命运一样,屯田制的衰亡同样令人感叹。

从屯田制的衰亡看魏国的兴衰
  • 接下来,我将从屯田制的衰亡过程进行进行分析,一窥魏国的兴亡。

《三国演义》应该来说是大家最为喜爱的四大名著之一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无数场大小战役,让中华大地饱受苦难,但是在这其中,很多人都会质疑,处于这样的乱世之中,战争所需要的钱粮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应该是困扰大家很久的问题之一,说起粮食不得不提一个曹魏时期最为著名的制度,那就是屯田制,因为这个制度的出现,才让混乱的三国时代,有了一超多强的格局,最后才有统一的可能,所以三国时代能结束割据,屯田制功不可没。

《魏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

这就说明了屯田制对魏国的作用之大,通过募民屯田,一年可以产粮食高达百万斛,这为魏国之后,多次出兵打仗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也正因为这个制度的出现,让三国的历史天平开始出现了倾斜,最后魏国获得了胜利。

从屯田制的衰亡看魏国的兴衰

屯田制度之兴起原因

屯田制并未在曹魏时期才有,而是曹操借鉴前朝时期的一个制度,汉武帝曾在边境地区大规模推行屯田制度,而东汉时期也开启了屯田制,屯田制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守力量,二是为了解决流民严重的社会问题。

建安元年,作为对抗黄巾起义的一方诸侯,大败黄巾军于汝南,而大家都知道黄巾军本来就是一场农民起义,他们的武器就是农具,而曹操获得了众多的农具和耕牛还有投降的大量黄巾军,如何安顿他们既能安抚他们,又能给自己带来利益,面对这样的困境,曹操大胆选择枣祗的建议,将屯田制正式启动,利用现有的工具和劳动力,开垦荒地,用来解决目前粮食短缺的问题;一开始屯田制度推行的时候,只有民屯,并未开启军屯制度,曹操任命枣祗全权负责屯田制的推进。

一开始推广时,流民也并不接受,后来他采用了曹焕的建议,从强迫变成自由招募,先将荒地收归国有,不动用宗族的土地,并且按照招募到了流民按军队的编制,进行整编,并由国家给他们提供土地,按照私牛还是公牛进行比例分成,这样一操作,流民自然欣喜,就这样获得了大量的免费劳动力,第一年就给曹魏创造了百万斛的好成绩,曹操看到效果如此之好,就下令推广到全国,而在此时,三国已经进入到日趋平稳的时候,没有了那么多的战乱,大批的军队耗用众多的粮食,司马懿对曹操说,这些士兵如果一直这样空耗粮草,国家终会被他们拖累,为此曹操再次采用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就这样军民两制的屯田制得到广泛推行。而这也是曹魏开始逐渐掌握三国走向的重要转折点,也就是从这开始,三国的天平开始逐步向曹魏倾斜。

从屯田制的衰亡看魏国的兴衰

屯田制的鼎盛时期

有了前期的大量铺垫,屯田制为曹魏创造了众多的财富提供了大量粮草,让曹魏的实力日渐增强,并且军屯制的出现,也缓解了大量的士兵消耗粮草的情况,这也为曹魏在军事上占优奠定了基础。

香港首富及著名企业家在其为《世纪三国—之霸者胜出》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分析:"屯田制使魏国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一年收获百万斛,使军粮不再短缺。令曹操有雄厚的资本作支援,而在军事上占优。"

在看到了魏国的在屯田制度上获得的重要效果之后,东吴开始进行了效仿,也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屯田制度,而他们所不同的是,东吴之前一直都是宗族世家,并没有像曹魏一般大肆的拥有众多的旧田荒地,他们只能不断的进行开发新地,所以相对于曹魏所进行了恢复旧田,开垦新地所不同,最后得到的结果并非那么大,不过这也屯田制度疯狂的扩张,让大家对它的弊端进行了完美忽视,最终留下一个巨大隐患,而东吴在学习之后,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弊端开始逐渐形成,矛盾不断激化,最终被曹操覆灭。

而作为最先覆灭的三国一足,蜀国就没有进行屯田制度,当然并非说屯田制度就是蜀国覆灭的原因,蜀国不进行屯田制度也是有其原因,因为在蜀国的地界,并没有像北方那样平坦的土地,屯田制度推广非常的艰难,而蜀国也并非没有进行屯田,而是将曹魏屯田于内的制度,改变为了屯田于外。

屯田制度在没有进行屯田于内制度的蜀国覆灭之后,进入了顶峰,特别是曹丕上位之后,几乎是全国的民众每户都是屯田制,而宗族也屯田制度的矛盾也开始逐步激化,屯田制度逐步进入了衰落阶段。而同一时期的曹魏灭掉了吴国,也正是宣告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结束,曹魏当家,进入鼎盛时代,而与屯田制度一样,隐患早已经深埋在根部。

从屯田制的衰亡看魏国的兴衰

屯田衰败,曹魏改朝,晋国当立

如果说屯田制度的成功是由于前期的北方的拥有耕地的基础,屯田制收归国有只是恢复了生产,而后期的衰败,宗族世家的私有制彻底让辉煌一时的屯田制度,落下帷幕,同时也让曹魏的繁荣走向毁灭。

屯田制度的败坏根本原因就是起供求关系,一开始曹操实行屯田制的原因其根本就是粮草短缺,而屯田制度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且刚开始实行时,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明确,上行下效才能拥有如此大的成就,而到了后期,国内外环境已经安定,并且曹魏对军粮的需求并没有那么短缺了,一样不缺少的东西,自然没有人重视,当时的曹魏已经稳定,矛盾的激化点存在于宗族势力与皇帝权利斗争之中,并且众多富足的百姓已经进入到了拥有刻字机支配的钱粮,逐步开始从事其他的劳役,或者经商不在进行屯田制,而宗族权利也开始日趋膨胀,众多的地主宗族开始将国有土地变成私有化,土地开始进行兼并。

例如:曹爽等人开始逐步蚕食洛阳的土地,将洛阳瓜分蚕食,并且在曹魏的默许之下,豪强宗族利用自己的权利,对土地进行分化,侵蚀原来屯户们的利益,在一开始的时候,屯户们使用私牛是五五分成,而公牛是六四分成,导致了最后直接到了八二分,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屯户的利益大量受损,几乎大家都想要逃离这该死的屯田制度,在屯户不断的流亡和反抗之后,鼎盛一时的屯田制度,最终破产,成为昙花一现的历史产物。

而推行了多年的曹魏,也在这次的屯田破灭之后,走向了灭亡的不归之路,宗族获得了大量了土地和粮食,权利逐步蚕食皇帝的权利,最终在司马家手上断送了原本应该辉煌的帝王家族。曹操家族用了半世推广的屯田制度,在司马炎的宣布之下,瞬间破灭,正如他的家族一样,从帝王的宝座上,走向了陨落。

从屯田制的衰亡看魏国的兴衰

屯田制作为曹魏非凡的历史象征

王夫之对屯田制的评价:"许昌之屯,乘黄巾之乱,民皆流亡,野多旷士也;两淮之屯,魏、吴交争之地,弃为瓯脱,田皆芜废也;之屯,秦、陇、阶、文之间,地广人稀,羌、胡据山泽而弃平土,数百里而皆艸莱也。非是者,可屯之地,畸零散布于民田之间,而分兵以屯之,则一散而不可猝收矣。夺民熟壤以聚屯,民怨而败速矣。此屯之必以其地也。 屯之于战争之时,压敌境而营疆场,以守为本,以战为心,而以耕为,则释耒耜、援戈矛,两不相妨以相废。若在四海荡平之后,分散士卒,杂处民间,使食利于耕,而以战守为役,则虽有训练钳束之法,日渐月靡于全躯保室、朴钝偷安之习,而天下于是乎无兵。"

正如他所言,屯田制之所以对曹魏意义重大,正是因为历史的需要,虽然在中间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不能否认屯田制前期带来的积极影响,在历史之中,面对数百万的流民安置问题,如何去完成即安置了流民,又能享受到流民带来的劳动人口红利,屯田制是当时最好的一个选择,将大量的流失劳动力和威胁,转化成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来源,不仅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也稳定了社会格局,保证了自己未来的战争可以供应丰厚的物资,将曹魏政权在三国纷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屯田制度也加强了曹魏对政权的中央集权,为何最后曹魏会灭亡,就是因为权力被瓜分,而屯田制将土地收归国有,拥有大量士兵储备,并且减少了宗族招募流民形成自己的势力的可能性,降低了稳定朝局的难度,让国家的权利集中到了皇帝的手上。

屯田制度和曹魏破灭都是权利瓜分问题,中国拥有上千年的封建时代,所有的朝代最后的破灭,同样也是皇权被瓜分,而屯田制作为曹魏非凡的历史象征,和皇权一样被宗族瓜分之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参考文献:

  1. 《世纪三国—之霸者胜出》——李嘉诚
  2. 《曹爽传》—陈寿
  3. 《中国古代史·上册》—朱绍侯主编
  4. 《屯田制度述论》—赵幼文
  5. 《曹魏屯田制度的意义》—鄭佩鑫
  6. 《读通鉴论》——王夫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