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历史非常悠久,这里曾孕育过无数强盛和辉煌的王朝,从巴克特里亚、大夏,到大月氏、贵霜帝国,都是丝绸之路上重要通道。贵霜帝国的疆域从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和汉朝、罗马、安息并列,被认为是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 苏联考古学家萨利安尼迪率领的联合考古队,1978年发现蒂拉丘地墓葬,大量黄金贵金属文物被发现,成了当时最受瞩目的考古学事件。黄金之丘被以此命名并传播。 黄金之丘是阿富汗考古美术的黄金年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科研机构、大学和最优秀的学者都聚集在阿富汗——这也是上个世纪冷战时的最热点:美国的学者一直在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动物驯化和早期农业起源问题;意大利考古队在南部发掘印度教和佛教寺院混合的遗址;法国考古队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就在靠近苏联边境地区发掘希腊化城市阿伊哈努姆;日本考古队也在喀布尔附近调查巴米扬佛教石窟和发掘印度教寺院,他们都来自本国的一流科研机构,在喀布尔居住地址都相距不远,这群外国学者经常会在闲暇时光聚在一起,讨论各种考古美术问题,经常交换和传递各种信息。阿富汗有很多研究都属于是学术界的空白地区,又是古代亚欧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汇点,它的潜在价值和未知考古发现,全新的冲击学术领域。 这里发现了6座古代墓葬,出土了古代黄金制品21618件。这批黄金文物被称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关于墓主人的身份,多数学者倾向于是月氏某首领及其家眷,其年代可以远溯到公元前327年建立的中亚古国——巴克特里亚王朝。“巴克特里亚”是古希腊人对阿富汗东北部地区的称呼,曾经是古波斯帝国的领地。公元前339年,这里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建立城邦,中国古书上称其为“大夏”国。公元145年,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巴克特里亚,希腊人撤退时匆匆掩埋了他们的金银财宝,巴克特里亚宝藏最后都落入了贵霜人之手。百余年后,贵霜帝国没落,这些宝藏作为随葬品又被埋进了地下。出土的“巴克特里亚宝藏”,除了大量黄金制品,还有古希腊的硬币、中国汉代的铜镜、印度的象牙梳子等,见证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的融汇。这些宝藏的命运却让人嗟叹。最开始,它们被送到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展示在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从上世纪70年代起,内外战争使得阿富汗的经济和文化事业急剧衰落,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之后,原本多达10万件(套)的文物,在战火中仅剩下一小部分。 亚欧草原古代造型艺术,与相邻的半定居绿洲文化关系密切,从亚述和波斯及希腊罗马对斯基泰的影响,了解西方文化的东进和异化,对我们研究东亚草原文化,具有发现和深刻的再逻辑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