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结肠炎:重用马齿苋温中清肠,一个半月后,病告痊愈

 梅雪舟 2020-01-05

金某,女,54 岁。

反复腹泻 10 年余,大便 5~6 次/d,呈稀糊状,夹有黏冻,伴腹痛肠鸣,头晕乏力,腰膝酸软。

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及降结肠黏膜充血粗糙,有多发性糜烂溃疡。先后服用多种中西药物,疗效不佳。

刻诊:舌淡苔白,边有齿印,脉细弦滑,两尺不足。湿热蕴结肠腑,久病脾肾阳虚所致。治拟清热化湿,温肾健脾,方用其自拟温中清肠汤。

药用:补骨脂 15g,吴茱萸 6g,肉豆蔻 10g,炙乌梅 10g,诃子肉 12g,煨防风 10g,煨葛根 15g,白芍、白术各 15g,煨木香 6g,益智仁 15g,马齿苋 60g,生大黄 6g,桔梗 6g,炙甘草 7g。

患者服药半月,病情明显好转,大便每日 1~2 次,成形,未见黏冻。上方加减再服 1 月,病告痊愈。随诊半年,未见复发。

医案出处:龙家俊

溃疡性结肠炎多有急性泄泻病史。患者因饮食不节或感受暑湿热毒之邪,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化热,湿热蕴结大肠,肠道气血阻滞,腑气逆乱,传化失常。

若治疗不彻底,或年老体弱,使急性泄泻病程延长,可成慢性泄泻。

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取温肾健脾,祛湿清热,涩肠止泻法,拟温中清肠汤治疗本病,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方乃四神丸合痛泻要方加减。

方用补骨脂、益智仁温肾健脾,肉豆蔻温中理气,配乌梅、诃子肉涩肠止泻,白术健脾,木香、防风疏肝行气祛风,葛根升提清阳,大黄攻通降浊。

重用马齿苋清热解毒以止泻,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桔梗上提肺气以冀下病上取。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