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岱遗珍•古建筑篇(六):松林书院

 昵称815848 2020-01-05

 

松林书院二门


松林书院,宋代称矮松院,明朝成化年间更名“松林书院”,位于青州第一中学院内,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院


后院


相传,三元及第的宋代名相王曾少年时曾读书于此,著有《矮松园赋》。明成化五年(1469),青州知府李昂将其改建为书院,院内建“藏修”、“息游”二轩,“延四方有学行之士居之以为师;檄属邑子弟知乡方而愤孤陋者,教育于兹”,题其门曰:“松林书院”。1902年,改为“青州府官立中学堂”。民国时期改为山东省立第十中学,今为青州第一中学。

 

前讲堂

 

后讲堂


松林书院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中、东、西三路建筑,占地2430平方米。东路原有十三贤祠等建筑多座,现存小式木构抬梁建筑五间,其余皆为原址修复。中路前后两进院,现有明伦堂和东西厢房等小式抬梁式木构建筑20余间。西路乡贤祠早年倾圮,后由第一中学复建。

 

前院西厢房

 

后院东厢房


松林书院内存有多通古碑刻,如清康熙赵执信碑、清光绪云门书院碑、16通松林书院诗记碑、重建松林书院碑等,皆是松林书院悠久历史的见证。

 

王曾读书处


后院碑刻


求学于松林书院的青州名人众多,除了三元宰相王沂公,明代杨应奎、清代李文藻等先贤也都曾就读于此。民国时期,松林书院所在的省立十中也是青州早期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曾就读十中,后指导成立青州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和昌潍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李殿龙、王翔千、赵文秀等革命先烈也都在此留下了自己不朽的印记。

王尽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