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家庄园

 hl1bwcdm 2023-07-16 发布于河北

第一节  规模布局

常家庄园位于榆次城西南20公里处的东阳镇车辋村,是清代榆次著名巨商常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车辋村原由刘寨、成寨、林寨、王寨4个自然村组成。四村中间有一观音寺,又名传教寺,俗称大寺。大寺距各寨均为半里之遥,以寺为轴心,四村排列犹如车轮,故此得名车辋。

常家庄园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开始修筑,至清末民国时期经过150余年连年不断的修建,形成南常、北常两大相对集中的宅院建筑群,共有房屋5000余间、楼房50余座、园林7处,占地面积达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占到车辋村的一半。民国后,逐渐颓废。

现存常家庄园占地12万余平方米,只是原常家庄园遗存的半条街。由堡门、堡墙、街道、宅院建筑群、园林、商铺以及街心牌楼、堡池、池桥等组成。

庄园外围有堡门、堡墙、堡池、池桥。东堡门称敦艮吉门,高24;西堡门称乾门,高6.67。堡墙连接两堡门,高4.2,上置垛口,呈“匡”字形从东、北、西对庄园三面围合,全长1200余米。

庄园内部为街道、宅院区、园林、商铺。

街道称后街,东西纵贯,连接两堡门,长650,宽8,中置一座四柱三门承恩石牌坊。

以后街为中轴,街北是整齐的宅院建筑区,占地4万余平方米,占庄园总面积的1/3,有大小院落27个,清代古建房屋968间,廊房220;其中,七间二层楼房两座,五间二层楼房八座,各种院门143个。27个院落,分别为节和堂、人和堂、慎和堂、雍和堂、谦和堂、养和堂、体和堂、广和堂、贵和堂9堂正院,慎和堂、雍和堂、养和堂、广和堂、贵和堂5个偏院,再加上贵和堂后院、贵和堂东新院、贵和堂西新院、体和堂客房院(迎宾院)、祠堂院、账房院(笃初学堂院)、私塾院、石云轩书院、养和堂书院(约斋书院)以及静园东院、静园西院、得趣茶园等。所有堂院一律坐北朝南,临街而建,南楼或南房临街倒座,街门临街洞开。每堂正院与其附属宅院都有小门相通,形成一个个小的封闭区域。

宅院区北面是庄园的园林“静园”,占地8万平方米,由主园静园和杏园、遐园、可园、狮园四个园中园组成。园内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小桥水榭,自然怡人。杏园位于祠堂院与节和堂之间,可园位于养和堂与客房院之间,其他部分全部位于宅院区后,所以也称后园子或后花园。静园通过杏园南端街门与后街相通。

后街南侧沿街开设各种商铺,为常家族人生活消费的供应设施(现开辟为旅游服务设施),也是庄园的南封闭线。

常家庄园以后街为纽带,各个宅院彼此紧靠,无一横向通道,临街门户依次开,堡门关闭如一堂。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整齐有序,功能性很强。庄园内生活起居、祭祖、教育以及生活消费、娱乐设施等一应俱全,不出庄园,家族生活所需基本得以解决。

第二节  建筑历史

据《常氏家乘》记载,常家原籍太谷县惠安村,明弘治年间(14881505)迁居榆次县车辋村。始祖常仲林,为人雇工。到常家第三代时,始建起第一座小院,人称“老大门”。明末清初,晋商崛起,常家五六世传人开始步入商界,家境逐渐富裕。清康熙年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常家又陆续修建了一些房屋。

清康熙二十年(1681)左右,八世常威北上张家口经商,渐次发达,奠定了常家商业的基业。后经常威的两个儿子常万、常万达不断开拓,到乾隆朝及其后,两兄弟的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跻身巨商大贾行列,在车辋村开始扩大住宅,首先建起世德堂老院。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常万、常万达分家析产,常家庄园大规模建设。常万留在村南祖居世德堂老院,称为南常。常万达在村北重新购地,填平废渠,建起世荣堂,称为北常。从此,逐步形成了南常和北常两大建筑群。

南常代表性院落老院,位于原车辋村刘寨西南角上,大门背西朝东,飞檐挑角,鹤然而立,被村民称为“南挑角院”。进入大门是一条石砌甬道,全长百余米,人称“石头巷”,巷子尽头有一照壁。甬道北侧依次建有六个院落,均坐北向南,迎门有照壁。每院均中辟门道,正厅五间,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十间,中置夹牌楼分为里、外院。房屋均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浑厚坚实。甬道南侧的西端有一大门,通往饲养牲畜、放置车辆的“场院”。

南常十世至十二世,人口较少,未做大的扩建。十二世以后,南常人口开始繁盛,在老院基础上向东南续建扩延。紧傍老院的南面建两座并排的新院,也为坐北朝南。西院迎门有砖砌照壁,上雕100个“寿”字,字形各异。院内南北相对的大厅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上,宽敞明亮;东西厢房各五间,东房中有一间与东院相通。东院厅室结构与西院基本相同,只是东南角开设大门,通往偏院出街,可容车辆出入。这片建筑共有6组院落,布局严谨,工艺精美。由此,南常在村南以世德堂为总堂,构筑了占地200余亩的宅院群,宅院南北相连,东西相夹,形成了一条南北向的大街,叫正街。

除此之外,南常还在村南建有几处零散的院落,村东南也有数处宅院与园林一体的院落。

北常一直人丁兴旺,常万达把世荣堂作为总堂,又相继为其“怀”字辈的3个儿子和“秉”字辈的10个孙子修建了13个分堂。

常万达笃信儒家的“中和”之道,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无论居家在外,还是经营生意,都要以和为贵。于是,改世荣堂为世和堂,儿孙的13个分堂也均以“和”字命名。分别为清和堂、崇和堂、体和堂、锦和堂、贵和堂、元和堂、谦和堂、雍和堂、慎和堂、养和堂等,分布在村北真武庙(现已不存,原址在今庄园西门处)两侧,东西展开,在车辋村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新街,即后街。前五堂为“西五门”,后五堂为“东五门”。但相互毗邻的堂院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留有续建的余地。

十二世以后,有的堂人口繁盛,老堂无法容纳所有子孙居住时,就部分迁出另建新院,另立新堂号。有节和堂、人和堂、广和堂、贵和堂新院等。兴建住宅的同时,还兴建了本系祠堂、书院、学堂、花园等公益设施。到清末,北常后街形成东西长达一公里,占地达300亩的建筑群。

与南常世德堂相比,北常世和堂宅院的结构更为紧凑有序。一公里长街上,车辋村除原有的真武庙和东南三个刘姓小院外,都为北常的堂院。堂院顺街道南北相夹,东西相连。每个堂院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轴线中正,左右对称,中堂旁寝,等级森严。院落分两进或三进,布局为外方内长的内外结构四合院组合形式。外院临街,正院大门南向东开,南楼(南房)倒座,内有东西厢房五间。三进院外院正北为一处倒座南房,正中设一门通里院。里院正面是高大宽敞的五间明楼,楼上是大厅;东、西各十间或八间厢房,院中建有夹牌楼,将里院又分为前五后五或前三后五的上、下院。每院又分设偏正院、书房院、后院、客院、车马院等。

常氏不仅修建起贯通全村的两条大街,还围绕着原刘家寨筑起了近4公里长的堡墙,开通八个堡门。南常从正南“离”门至正北“坎”门;北常从东北“艮”门至西北“乾”门,形成了一个基本封闭的庄园格局。庄园内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除宅院、祠堂、文化教育设施外,还置建族人日常生活必需的供应设施,有米面铺、点心铺、裁缝铺、银匠铺、瓷器铺、药铺、鲜果铺、杂货铺、出赁铺、熟肉铺、磨坊、醋坊、黄酒坊等。

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开始,南常在车辋村南建总堂世德堂,北常在车辋村北建总堂世荣堂(世和堂),总堂下按子孙的数量各建分堂。后随世代繁衍,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近150年不断修筑,形成南北向的正街和东西向的后街两条长街,总计房屋5000余间、楼房50余座、园林7处,占地达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占到车辋村的一半。

民国初年,南、北两常相继衰落。常家庄园遭到很大破坏。民国37年(1948)晋中战役中,车辋村是主战场,部分建筑被毁坏。榆次解放后,许多房屋分配给贫苦农民居住,或被拆或改建。20世纪50年代,山西省民政厅占用后街东段北侧房屋,开办荣军疗养院。“文化大革命”中,数以千计的影壁、砖、木、石雕,被当作封建残余砸毁。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农民进行大规模住宅改造,南常正街、北常后街西段和东段南侧的建筑大部分被拆除。只有荣军疗养院占用部分得以保存。20006月,中共榆次区委、区政府对大院进行抢救、保护和开发。20019月,向游人开放。

第三节  建筑特色

堡式庄园

常家庄园是中国北方典型的青砖、灰瓦、砂石、木构庄园式民居建筑,规模浩大,街道宽阔,楼房对峙,庭院幽深,气势恢宏壮观。外部构成有横亘的堡池、高耸的堡墙、巍峨厚实的堡门,以及堡墙上整齐凹凸的垛口和堡门上耸立的二层门楼,将整座大院严严实实包围。内部设施齐全,不仅建有豪华舒适的生活系统,而且建有家族精神统治的祭祀系统、家族发展的教育文化系统、家族消费的供应系统,自给自足,功能完备,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

宅园合一

常家庄园内部长街纵贯,阔绰舒展,宅院建筑占庄园建筑面积的1/3,园林占到2/3,环境非常优美,呈现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少有的宅园合一的风貌。但所有宅院均坐北朝南,相倚相偎,临街而建,一字排开,百亩园林完全置于宅院群之后,不同于中国南方宅园相间的特点。

多元组合

常家庄园单体建筑为四合院,由四合院又组成不同类型院落群。从庄园的石拱桥、堡门到街心石牌坊,皆端端正正,不偏不倚。宅院有二进、三进,最深的四进,均为中国北方传统的四合院,但在结构上又有分别,大体可分字型结构,偏正式后院结构,南、北双楼对峙结构,正、后、偏院一体结构四个类型。

字型结构,为三进院。有节和堂与人和堂、养和堂偏正院、贵和堂新东西院,临街一门而入,前院为后两院的合用院落,有东、西房各五间,南房十间。两后院结构相同,南、北房各五间,再用夹牌楼隔为上、下两院。

偏正式后院结构,也为三进院。有慎和堂、雍和堂,即在共同的前院后面,建偏正式后院。前院东、西房各五间,南房八间;后院正院与字形结构后院相同,偏院只设东房,不设西房,北、南房各三间。

南、北双楼对峙结构,为二进院。有广和堂、体和堂,南楼五间,临街倒座,北楼遥对,中由夹牌楼隔为上、下两院。

正、后、偏院一体结构,为三进院。有贵和堂老院,正院北建五间单层正厅,南建五间南楼,临街倒座,中置夹牌楼分为上、下院。正院东建偏院,只有三间正屋和数间东屋。正、偏院之后是后院。后院北建正楼七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南为正、偏院正屋,辟门相通。

儒学风格

常家庄园宅院的共同之处是:严格遵守礼制,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儒家风格。无论哪种结构都有严格的上、下、偏、正之分,决不越方正、等级之规矩。每个正院都筑有小巧玲珑的“夹牌楼”式花墙隔断,使深深庭院形成里五外五、里五外四、里五外三等不同的格局。

宅院居住内外有别,上下有序。正院为主人居所,正厅或正楼下层供本堂长辈起居,兼重要会客、议事之处;正楼上层一般用于家庭佛堂、藏书与珍贵物品收藏;上院厢房以兄东弟西安排;下院以同样模式,安排下一代人。未成年幼子,随父母居住。南楼(或南房)为绣楼或闺房,下层居丫鬟,上层居未出阁的小姐。前院下人居住和杂用。偏院用于厨房、饭厅、储藏室。

祠堂院是常家庄园最深的一处四合院,达四进,体现了敬奉祖先的观念。

文人情怀

常家有“儒商”之称,其庄园在方正的儒学风格、森严的等级制度组成的相对固定的空间与合围空间统一体中,充分展现了常家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生活居住环境的高水准,体现了主人入则济世、出则感怀的文人处世情怀。

首先,引入道家法乎自然,返璞归真”的建筑理念,营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私家园林。家族书院石云轩书院也设计建设为园林化风格,使常家庄园打破了方正建筑的封闭与沉闷,多了几分飘逸洒脱,娴静脱俗。

其次,园林之中,引水为溪湖,叠石为山崖,植杏以励志,筑阁以观稼,仿曲溪以畅怀,台轩亭阁,错落有致,花草树木,葱笼郁翠,意在容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

常家还把自身的情趣、爱好物化在生活环境之中,使庄园到处充溢弥漫着翰墨书香之气。庄园内不仅建有民间较大的书院、藏书楼,陈列多组历史名碑,还建有私塾、学堂、两处书院,其中家族大书院五间二进,内陈大量书法精品,特别是石云轩法帖和北听雨楼法帖是中国书法之稀世珍品,规模之大、品位之高在全国民居建筑中极其少见。散布于各显要之处和出入口的众多楹联、匾额,书法之精美、寓意之深刻,更是耐人寻味。

装饰丰富

常家庄园的建筑装饰密集,作品精美,内容丰富,可谓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具有文化艺术的魅力,其中砖、木、石雕和彩绘艺术价值极高。

木雕遍及梁枋、檩条、劄牵、瓜柱、斗拱等主要构架和撑木、挑头、梁垫、雀替、挂落以及天花、隔扇、门窗等主要构件。木雕形式以隔扇和窗户为最,有窗户600余幅,荟萃了寿字型、喜字型、万字型、灯笼型、步步景、冰裂纹、云纹、回纹和动物、花鸟、人物组合,共8大类,120余种图案,可谓“一窗一景致”,“一院一风格”。装饰图案主要有炉、壶、瓶、鼎等古玩和文房四宝等文化用品以及各类摆设,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儒雅风格。尤其是祠堂院二门券口的葡萄葫芦,静园大门券口蔓子花丛中生气活现的八仙,贵和堂大门翼角的麒麟,堪为清代木雕技艺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常家庄园的砖雕建筑用料以青砖为主,砖雕艺术运用十分普遍,以著称。

砖雕分为建筑构件、影壁、碑刻三部分。作品遍布于建筑的正脊、垂脊、冰盘檐、墀头、门饰和众多的影壁、照壁、夹牌楼两侧的花墙。内容除传统的花卉、人物、草虫、祥兽、民俗吉祥图案外,最富有特色的是梅、兰、竹、菊、琴、棋、书、画和代表着儒家定力的各种鼎饰,表示“静气”的瓶、壶等各种典型图案。

各种砖雕作品,大到整体,小到细部,无论构图,还是雕工,非常精湛,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石雕艺术品随处可见,分青石雕和砂石雕两种。青石雕主要用于柱础和门镇石狮、石鼓、石墩、石栏板、垂带、旗杆等,雕品画面充盈,紧凑饱满,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题材多样。雕刻手法以浅雕为主,偶杂镂空、高浮雕,刀法娴熟,线条明快。最具代表的是法帖碑刻,共有523块,数量之多,选帖之精,书法之珍,雕工之美,均是碑帖瑰宝。砂石雕主要用于桥、厅、台、廊的护栏和柱体及花墙、影壁和牌楼。雕刻较青石作品粗犷、雄浑,画面疏朗典雅、虚实和谐、古朴坚实,颇有气魄。

常家庄园的彩绘工艺,属于标准的汉纹锦彩画。作品档次有大金青、二金青、五彩、素色彩画,工艺之精湛、内涵之丰富、格调之高雅,非常罕见。特别是贵和堂后楼梁栋画心,令人叹为观止,被专家称为汉纹锦彩画的顶级精品,历百余年而不衰,至今保存完好。

第四节  精品建筑

南祠堂 

位于常氏南北街的万头巷对面,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原老祠堂的基础上重建。建筑坐北朝南,内院设大厅五间,其中三间有抱厦,内置神龛,奉祀从常仲林始的远祖和自六世祖常正之后的本支祖先灵位。抱厦左右的耳房藏置祭器,东西两侧各有配房五间。内院居中有过厅三间,作为祭祀场所。过厅外,东有假山,山下有六角亭和小山洞;再南通过迂回廊道,可达小北房。祠内由北向南,置有五间小厦,厦内嵌刻听雨楼法帖,镌刻唐宋以来几十位名人的书法。南面正中为门,门内有茶亭,门楣刻有“振家声”三字。祠内楹联,多为杨秋湄、张石舟等名家所题。祠内还有东西偏院,房舍有50间左右。

南祠堂布局别致,建筑精巧,既有宗祠之幽静肃穆,又有园林的玲珑雅致,堪称北国江南式建筑,为中国北方所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祠堂先是用于学校,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消失在群众新建的民居中。

北祠堂 

位于常家庄园后街东段北侧。清光绪五年(1879)始建,光绪八年(1882)竣工,耗银两万余两。建筑坐北朝南,院宽25,开间为7间,进深100余米,占地2500平方米。整个建筑遵从儒礼,南北中轴,东西对称,三门四进,雄浑壮阔,庄严肃穆,是中国北方现存规模较大、结构较完整、设施较完备、规格较高的祠堂建筑群。

北祠堂建筑,从南向北由4个院组成,即石围柱外院、前院(戏台院)和由献厅分隔而成的里院上、下院。主要建筑设施有供奉祖宗牌位的正厅、献厅、配厅、配房、戏台等。现存除正厅和献厅为原建筑外,其余均为2000年开发时仿原貌重修。专设献厅与戏台,在一般家族祠堂中极为少见。

献厅是祭祖摆供之地,位于祠堂里院,正厅之前,中心正对正厅门。穿越过厅大门,即为前院。前院设计空旷开阔,只建有戏台一座、南厅七间。戏台跨度三间,进深一间,中部为石阶,石阶两侧高台外沿刻凹槽,平时为通往院内的过道,在凹槽内嵌入木板,即形成一个平整的戏台。常家商业鼎盛时期,每年年终上百家商号回庄园交账,常东家都要在家庙的戏院请戏班唱戏,告慰祖先家业兴旺,酬谢各号掌柜一年的辛劳。每逢族内有吉庆喜事,也要在此请戏班唱戏,告知祖先,以示庆贺。

正厅位于院落北正位,是祠堂院的核心建筑。正厅面阔五间,东西配厅各五间。正厅雄踞院北石台阶上,门额上有题字,门柱上有楹联一副,正厅与配厅之间由六间回廊连接贯通,使祠堂核心部位的建筑错落变化,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贵和堂宅院

位于后街西段北侧,是常家现有规模最大的一个堂。建于清乾隆末期,为北常始祖常万达的孙子常秉郡的堂院。院内保存有完整的砖、木、石雕、古彩绘和中国民居中最大的砖雕影壁,以及被专家认定为中国民居中最高等级的建筑 ——七开间后楼。

贵和堂是典型的正、偏、后院结构,因街门为二柱抱厦挑角门,门楼造型如展翅凌空的飞燕,气宇轩昂,相对于南常的南挑角院,被村民称为北挑角院。

贵和堂正院为一处五开间两进式四合院,东、西厢房各十间,院中置夹牌楼,隔为里五外五,上下两进院。正厅为一处过厅式建筑,屋檐下悬挂“贵和堂”牌匾。东、西厢房室内陈设考究,室外门窗空兜墙上镶嵌着各种砖雕墙饰,或字或画,雕工洗练,古朴典雅。

倒座的二层南楼为正院中最高建筑,上、下均五间,内置楼梯,是贵和堂的绣楼。楼体外观精美绝伦,特别是一层层檐下的梅、兰、竹、菊镂空木雕,玲珑剔透,生动逼真,是清代早期木雕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楼上、楼下各有名人题字的一块牌匾、一幅楹联。楼内宽敞明亮,二层屋内向南开两个小圆窗,既增强了室内的采光,又装饰了单调的墙体。

正院的东侧偏院,是主人进餐、存放杂物和下人居住之地。狭长院落、三开间跨度,中间由一座三间小过厅分为南、北两院。

贵和堂后院跨度七间,是常家庄园中跨度最大的院落之一。其正楼(即后楼)在庄园中规模最大、最开阔,是主人的书房;东、西厢房各五间,分别用于账房、客房和主人聘师教育子弟之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