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善晋美(六)——中国儒商第一家

 如诗天地 2021-12-29

提起山西,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众多的大院。那些晋商宅院将民居建筑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体现了北方民居的精华,而其中最独具特色的当属常家庄园。


常家庄园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车辋村,是现今中国民间最大的一座私家庄园。常氏家族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200余年间,修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占地60万平方米,有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园林13处。民间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 其建设规模,在当时被称为三晋民居之首。

新修复对外开放的常家庄园为原庄园遗存的半条街,共计12余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和景观为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九堂、八帖、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虽然不及原面积的四分之一,但也比大名鼎鼎的乔家大院大了几十倍。

常氏一脉,在商儒互长、商业活动日益兴起的明末清初,注重“学而优则贾”,经过九世的努力,常家在常万圮、常万达兄弟当家时,事业如日中天,常家庄园也随之进入了鼎盛时期。常氏家族以儒商文化独树一帜,所以在宅第建筑上亦有自己非凡的独创之处,其特色为北方民间所罕见,诸多晋商大院所仅有。


庄园的出入口是一座高大的堡门,庄严巍峨的重檐歇山顶,檐下精美大气的木雕,第一眼就将常家庄园的雄伟气派和常氏家族的大家风范表露无遗。门洞上方的匾额刻有“敦艮吉”,“敦”代表厚道、敦厚、诚恳;“艮”在八卦中表示东北方向,“吉”代表吉祥、顺利、如意。意思是堡门方位朝向东北,居住在庄园中的人质朴敦厚、诚恳待人,并希望整个庄园都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跨过宽大的石桥,穿过高大的堡门,展现在眼前的就是那条长达650米长保存完好的东西一条街(俗称“后街”)。街道北侧是庄园的宅院建筑区,临街一字排开,街道南侧沿街开有各种商铺,各个宅院彼此紧靠,形成“临街门户依次开,堡门关闭如一堂”的格局。


后街北侧最东端靠近堡门的是常氏宗祠,这里是常氏家族祭祖和处理家族事务的重要场所。临街可以看到盘踞的石狮、高耸的旗杆和气势不凡的五开间高台歇山式门楼。门楼正中高悬挂“常氏宗祠”牌匾,左右两侧是山西巡抚所赠“艺舟悠济”、“乐善好施”匾额。


祠堂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5)。院宽25米,进深160余米。三门四进,上下两院。戏楼正厅,游廊配房,无一不备。且结构舒展大度,气势雄浑,尤其是正厅两侧的六间回廊,布局更为精美,再加雕梁画栋,枕李芬芳和琴棋书画的彩绘、雕刻点缀装饰,越发烘托出常氏家族特有的气派与威严,在幽静肃穆中更平添出翰星飘香的德雅之气,难怪人们誉之为中国民居第一祠堂了。



祠堂内古树参天,院中原有两株蟠龙槐,系清光绪八年十二世常恰从俄国带回,称之为子孙槐,取槐荫子孙之意,此品种当时在国内极为罕见,可惜一株毁于燹火。



穿过外院和前院,来到祠堂的正院。献厅上悬挂的匾额上有“绵瓜瓞”三个字。瓞是小瓜的意思,象征着常家子孙像瓜的藤蔓一样,绵延万代,生生不息。檐下的木雕造型流畅,雕工细腻,傲雪的松树,脱俗的秋菊,耐寒的梅花,高洁的荷花,不但代表了四季美景,也体现了常家对子孙后代品格的寄望。



祠堂正殿,是供奉常氏祖先牌位的地方,也是整个祠堂最重要的部分,正厅匾额上的“本支百世”,寓意常氏家族能够源远流长、百代兴旺。正殿房檐下的木雕,不是常见的松鹤延年和花卉图案,而是以香炉、花瓶为主,辅以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显得十分庄重儒雅。常氏家族信奉儒学,重视教育,把这些象征传统文化的图案刻在祠堂正殿,是为了提醒子孙后代在振兴家业的同时,不要忘记学习文化,修身养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常家的基业才得以代代传承。



常家庄园现存的主要建筑物九堂全部分布于后街以北,是九世常万达为其三个儿子和十个孙子建造的。由东向西依次是节和堂,人和堂,慎和堂,雍和堂,谦和堂,养和堂,体和堂,广和堂,贵和堂。常万达的堂号为“世荣堂”,后改为“世和堂”,故其子孙也以“和”命名。



最西端的贵和堂是十一世常秉郡的宅院,其有着诸多之最:是现存堂院中建筑档次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堂院。其中,小姐绣楼、藏书楼、方篆影壁皆为中国民居之最。陈设的晋式明清家具及摆设器皿数千件,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常氏起居文化。


贵和堂后院七开间的藏书楼是中国民居中最高等级的建筑,按清代体制,只有王府才允许有七开间的建筑,而常氏家族尽管官宦如林,却达不到享有王府一级规制的档次,故这样“违制”的建筑藏在园内最隐秘的地方。


常家庄园主体建筑以雄浑方正的北式庭院为主体,宅院内的布局和建筑大同小异,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两边房屋对称、户型相似,天井尽头是一座主屋,其格局氛围,不由令人想起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每所院落的里院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结构的牌楼,飞檐斗拱小巧玲珑,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宛如镶嵌宝石的扎带,使方正雄浑的北方庭院增添了画龙点睛般的南国园林秀色,具有独特风格。


院落之间与院落之后,大多建有花园、菜园,有小门与正院相通。进园之后,有甬道贯通,曲折迂回其间点缀回廊、亭榭、小桥流水,或草石农舍,或奇花异葩,匠心独具,犹似南方园林。


常家庄园之美,美在装饰艺术。门楼、窗棂、彩绘、雕刻等,几乎无一不精,无一不美。各种类型的门就达一百多种;砖雕、石雕和木雕的各种窗棂、影壁,更是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且刀法娴熟,线条流畅,结构明快,布局俊雅。不论是吉祥图案、花鸟虫鱼和人物故事,皆蕴含着儒道释诸家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治国之道在于用人,兴家之本在于育人。常家始终都把读书放在首位,他们深谋远虑,居富思危,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之祖传家训,将优秀人才源源不断输送到商界,将儒文化融入到了商贾之中,为经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清代驰名中外之儒商望族。常家朴实无华简洁明晰的家训,是支撑其家族数百年长盛不衰的精魂所在。


常氏家族拥有中国民居最大的家族书院,名曰“石芸轩书院”,因珍藏稀世珍品——石芸轩法帖而得名。该院位于后街的中端,院内处处苍松翠柏、虬槐劲竹,四季花木与楼亭廊阁交相辉映。这处园林式建筑,是常家吟诗作画、陶冶情操和培养族中子弟的书廊学府。



书院中有一巨石,此石为安徽灵壁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之首。常家以此石为影壁,取灵验、灵气之意,祈盼族中子弟成栋梁之材,因形似笔架,又名梦笔山。



书院由东、西两院和正面主楼三大部分组成,虽然分为三院,但整体上却连为一体。碑廊构成了石芸轩书院的主体,收藏展示着四部大型珍贵碑帖,廊即是帖,帖即是廊,其中三部在前院,一为正廊的“石芸轩法帖”,一为东廊的“听雨楼法帖”、一为西廊的“常氏遗墨法帖”,皆是中国书法艺术之珍品。还有一部在后院南廊,为从夏禹到清宣统在内的42位帝王及唐武则天、清慈禧两位女帝王之笔迹的“四十四帝后御笔帖”,极具文物价值。



书院正面的主体建筑,是七开间两层的“听雨楼”,取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意境。这里是常家人静心研读的场所,遥想当年,常家子弟就在此“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迎来了常氏一族的人才辈出,曾经参与过康梁变法公车上书的十三世常立教,曾被翁同龢举荐、入国子监南学深造而中举的史学家十四世常麟书,三晋教育家十四世常赞春以及与他同榜中进士的弟弟、书法家常旭春,著述等身的十六世常乃惪等等都是常家的骄傲。



常家庄园内有一座“大德玉”的博物馆。大德玉创立于1728年,是常家历史上著名“十大玉”的总号。常家当年将中国的茶叶从福建的武夷山运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再由恰克图分销到莫斯科以及欧洲各地。这条穿越欧亚大陆最为苦寒之地,全长13000公里的万里茶路被后人称之为“中国第一条茶商丝绸之路”。常家也因此被当代商业史家公认为中国第一外贸世家。



大德玉始终恪守诚信的商业理念,最终成为茶叶之路上“经营最长、历史规模最大者”,分号遍布茶路沿线。大德玉茶叶更以其完美品质,在中俄历史典籍中倍受赞誉,也在世界茶叶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透过博物馆内那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我仿佛看到常家子弟在万里茶路上披荆斩棘的身影,听到那绵延的驼队从戈壁大漠深处传出的空灵而又悠远的驼铃声……



一叶好茶,是东方智慧的凝华,其内敛隽永之雅,令世人陶醉。那不经意间溢出的茶香,影影绰绰,盛满了整个历史的记忆……



常家庄园中让我最感意外的是静园,这是常氏家族的总花园,其中包括若干个小花园。静园主体位于各堂院的后面,纵跨庄园北部,占地8万余平方米,是常氏家族休闲游乐的场所。一个"静"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中“隐逸”的真谛。



静园中的杏园是常家庄园最早兴建的园林之一,十亩园区,广栽杏树,含义有三:其一,常氏崇尚儒学,尊奉孔子,而孔子当年在杏林讲学,开创了儒家学派。其二,杏花开于二月,报春最早,也是各地举子赴京会试之时,故杏花又名及第花,作为文化世家的常家自然更偏爱这种吉祥的花木。其三,相传东汉末年名医董奉给人看病不收分文,只让患者家属在他门前栽植杏树为报,年久成林,董奉以其医术医德被尊为仙人,杏林也成为中医学界的代称。主人对园中杏林的青睐,表达了对儒家文化、医家道德和民间好言祥如意的崇敬与信奉。



杏园墙上的八卦影壁,建于清道光年间,取道家思想“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之理,正中八卦影壁与两侧四时花墙浑然一体,为不可多得的砖雕精品。



静园内有一大片水域,称之为沼余湖。站在湖畔,放眼望去,微风吹拂,如镜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朵朵睡莲、片片浮萍也随之轻轻摇曳,小桥点缀,白玉围栏,仿佛置身江南水乡,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湖边的观稼阁,是常家庄园最高的一座建筑,建筑结构采用明三暗五格局,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登高远眺,整个常家庄园和周边的景色一览无余,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


静园风格以野趣为主,精致、肃静、空灵、通透,超然脱俗。举目四望,树木成林,草地茵茵,曲径通幽,池水清澈,高阁水榭,开阔幽远,在看遍了厚重的青砖灰瓦后走进这灵秀的绿树碧水中,不禁顿时令人身心放松下来。


静园中的楼台山水和花木雕刻既充溢着北方园林的豪放,又飘逸着南方园林的娇美。她就像一幅古典的中国山水画,令人在审美之余有着无数的意境遐想,不失为休闲、修身和陶情养性的好去处。真正是“可燕居、可耕读、可修身、可养性、可观赏、可游览、可暇思、可咏怀”,这也是常家庄园与其他晋商大院之大不同。


常家庄园还是名符其实的影视基地,已有《龙票》、《亮剑》、《白银谷》、《大槐树》、《狼毒花》、《金锁记》、《铁梨花》、《乔家大院》、《白银帝国》、《关中女人》、《杨三姐告状》等近三十部电视连续剧在此取景拍摄。



漫步常家庄园,那规模壮观的常氏祠堂,书香浓郁的石芸轩书院,文化辉映的堂院宅第,传神点睛的楼阁亭榭,明艳绮丽的十亩杏林,清澈灵秀的大小湖溪,彰显风骨的名人石帖,佳对成趣的楹联匾额,神韵毕现的各色山石,独具特色的雕画艺术……无不展现出这个晋商大家族的经济实力、文化品位、智慧财富和
不凡胸襟。



常家庄园有中国最大的北派私家园林、最大的民间祠堂、最大的家族书院、最大的藏书楼、最大的小姐绣楼、最精巧的雕刻、最精美的汉纹锦彩绘、最丰富的私家藏帖和家族书画珍品。可谓是华夏民居大观园,传统文化全景图。



走进常家庄园,就如同阅读一部厚重的线装书。这部书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儒商第一家常氏家族的数百年风云历史,如今,常家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但我们仍能从这部书中感受到常家昔日的雄风和不同凡响的儒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