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性疼痛针灸临床观察

 新民中街 2020-01-05

癌性疼痛针灸临床观察

癌症疼痛(简称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是指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常为慢性疼痛,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60%~ 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癌痛按病因来分,可以分为因癌症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癌症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的相关性疼痛;因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的抗癌治疗相关性疼痛,以及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非肿瘤因素性疼痛。

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组织结构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等,常合并自发性疼痛和痛觉超敏。治疗后慢性疼痛也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相比较,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效果不佳等特点。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程外,还可表现出不同于急性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如伤害感受器过度兴奋、受损神经异位电活动、痛觉传导中枢机制敏感性过度增强、离子通道和受体表达异常、中枢神经系统重构等。

癌性疼痛针灸临床观察

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86年提出的,目前已经列入临床癌痛诊疗规范,在癌痛临床诊疗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原则是口服给药、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核心原则是根据疼痛的轻、中、重三个不同层次,使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进行癌痛治疗。

一、轻度疼痛

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

二、中度疼痛

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常用的代表药物是曲马多缓释片和可待因片。

三、重度疼痛

可选用强阿片类药,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代表物是吗啡、羟考酮控、缓释制剂及芬太尼贴剂。

临床实践中,会根据癌症患者疼痛的程度、性质、正在接受的治疗、伴随疾病等情况,合理选择止痛药物和辅助药物,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给药频率,防治不良反应,以期获得最佳止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为了及时、快速的控制癌痛,近年来,国内外肿瘤姑息康复等专业学会提出了癌痛早期干预理念,在轻度和中度疼痛中使用强阿片类药物,以快速控制癌痛,防止中枢敏化,在临床实践中有--定的指导意义。

癌性疼痛针灸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具有明显的止痛效果,已广泛应用于癌痛的治疗中。针灸能较快地缓解疼痛和放化疗副反应,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医认为,癌痛是由于患者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不适症状。通过针灸对穴位的刺激和温煦而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改善了病变部位的气血运行状态,使经络通畅,脏腑功能恢复相对的平衡,进而起到止痛的效果。

针灸联合三阶梯止痛取穴与操作流程:

取穴:以神门、内关、悬钟为主,配合原发病灶和具体疼痛部位配用相应的配穴及背俞穴。

肺癌疼痛:合谷、侠白、孔最、足三里。

肝癌疼痛:阳陵泉、太冲。乳腺癌:合谷、乳根、水分。

胃癌疼痛:中脘、足三里、支沟。

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75%的酒精溶液于皮肤消毒后,使用“中研太和'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为O.20x55mm,各穴采用双手进针法,以得气为度,每次留针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

癌性疼痛针灸临床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