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炁穴與華池 (性命圭旨和如是我聞…)

 木东青 2020-01-05

雙延館主

 

            “炁穴”的名詞,歷代各家各有不同的說法,在這混亂之中,有二書對“炁穴”有以下的見解。

 

第一是趙避塵的《性命法訣明指》有以下二段:

 

            翕聚蟄藏祖炁中,真人呼吸裏邊存。

竅內有竅名橐籥,息往息來神入中。

 

此蟄藏之法是將祖竅前翕聚那一點陽神炁收歸於炁穴之內,名為凝神入炁穴。此炁穴有內外兩竅:外竅為陰陽之源、神氣之宅、胎息之根、呼吸之祖;內竅者,長胎住息之所,入大定之室。內呼息上不過心,下不過腎。久而久之,真息入竅,忽然大定得矣。

 

            千峯老人答曰:凝火者,是凝神入於炁穴也。丹經云:昔日逢師傳口訣,只教凝神入炁 穴。凝神者,是兩眼歸併一處,二目如炬,此為凝神,又為反觀,又為日月合併,返回父母 未生前。人在母腹中,兩眼和合,性命合一。降生後,性命分開。凝火者,將兩眼歸併一 處,下視炁穴。炁穴者,即命門也,正在脊骨第七節之下,臍後腎前,前七後三。兩腎中 間,空懸一穴,上通泥丸,下貫湧泉,為先天大道之祖。故曰:‘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 成。名為神炁穴,內有坎離精。中國醫家曰命門,道曰炁穴,解剖學曰春弦。我師了空 曰:‘血液至此,化為陰精,下通外腎睪丸宮。」

 

            第二是《新譯性命圭旨》第三節口訣 蟄藏炁穴眾妙歸根:

     此節言蟄藏則深根固蒂之口訣。翕聚蟄藏,相為表裏,非翕聚則不能發散,非蟄藏亦不能發生,是 此二節一貫而下,兩不相離者也。

 

此訣無它,只是將祖竅中凝聚那點陽神,下藏 於氣穴之內,謂之送歸土釜牢封固,又謂之凝神入氣穴。 此穴有內外兩竅,外竅喻桃杏之核,內竅譬核中之仁。古仙有曰:“混沌生前混沌圓,個中消息不容傳。劈 開竅內竅中竅,踏破天中天外天。”

 

此竅中之竅,釋尊標為空不空如來藏,老君明之玄之又玄眾妙門,海蟾亦曰:“無底曰橐,有孔曰籥,中 間一竅,吾人摸著。此指竅中之竅而言也。”是竅也,為陰楊之源,神氣之宅,胎息之根,呼吸之祖。」

 

在網絡上,閑居道人所撰的“炁穴” ,又有以下一段:

廖蟾輝:前對臍輪後對腎,中央有個真金鼎。

           趙緣督:虛無一竅正當中。

    陳致虛:一身上下定中央,腎前臍後號黃房。

    王道淵:玄關一竅正當中,非後非前獨倚空。

    伍沖虛:前對臍輪後對腎,中間有個真金鼎。下田即所謂有個真金鼎之處。

    俞玉吾:丹田在臍之後,腎之前,正居腹中。

    王邦叔:臍中炁穴。

    薛道光:昔日遇師親口訣,只要凝神入炁穴。

    趙緣督:人之靈明知覺者,即神也。氤氳活動者,即炁也。」

 

趙避塵的炁穴(見圖一)是有疑問的:

一、 此炁穴有內外兩竅

二、 此炁穴要藏炁

 

炁穴與華池 <wbr>(性命圭旨和如是我聞…)

圖一

 

 

如果照趙氏所說,這炁穴是很小的神經叢,怎可以聚炁,又怎能有內外兩竅呢?

在《性命圭旨》又說翕聚和蟄藏是一貫而下的,又說「送歸土斧牢封固」,所以土斧是指下丹田,而一貫而下(翕聚和蟄藏) ,所以炁穴是在大的位置,不能祇佔大動脈之上的一個小位置。

 

            在閑居道人所引的古語,數處有“真金鼎”一詞,圖二是近代人體神經線的立體構圖,下丹田不是似個真金鼎嗎? 有趣的是,《參同契》所說的“蓬壺”亦隱約見於這個圖內。所以人體的神經透視,臍以下像鼎,胸腹在一起便成壺。所以炁穴在下丹田可以聚,又可以藏炁。

 

炁穴與華池 <wbr>(性命圭旨和如是我聞…)

圖二

 

      

            另外在參同契集註有以下一段關於兩竅(內外?)的問題:

 

            炁穴與華池 <wbr>(性命圭旨和如是我聞…)


 

            而閔一得《道藏續編》內『如是我聞』又說:

 

炁穴與華池 <wbr>(性命圭旨和如是我聞…)


為什麼有兩個內外竅呢? 這是因為下丹田以下的華池(圖三)有兩種神經叢,一種是從黃庭、規中、命門和交感干傳出或傳下(偃月爐)的交感神經(Sympathetic),二是S2-S4出來的副交感神經叢(Parasympathetic)註一,所以我們可以說,交感神經叢是核,副交感神經叢是仁。

註一: 這是交感干唯一的(S2-S4) 副交感神經叢。

 

            我們認為華池才真正有內外兩竅,而不是在炁穴。

 

圖四和圖五是我們的構圖,所以炁可以從規中以上下落到偃月爐,然後可以用橐籥的原理上升下降,又因為有二竅,內竅()是副交感,副交感神經可以減低神經的活動而容易入定或胎息。這是作者個人的體驗,讀者要像悟真篇張伯端所說的話:

 

        夫煉金液還丹者,則難遇而易成。要須洞曉陰陽,深達造化,方能超二氣於黃道,會三性於元宮,攢簇五行,和合四象,五氣朝元,三花聚頂

 

            才能得到和掌握道的要點,所以參同契又說「初正則終修」,讓同好共勉。

 

 

 

 

偃月爐下的兩種神經(交感和副交感神經)

炁穴與華池 <wbr>(性命圭旨和如是我聞…)

圖三

 

 

  

 

華池 (正面)

炁穴與華池 <wbr>(性命圭旨和如是我聞…)

圖四

 


 

華池 (側面)

炁穴與華池 <wbr>(性命圭旨和如是我聞…)

圖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