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城》,人生处处都有围

 冷暖时光 2020-01-06

一本从旧书摊上淘来的《围城》,九四年出版,旧又破烂,却是我的珍爱。

书的古旧与书里古旧破落的情景和旧式人物,很是契合。书里的故事,如同一壶老酒,一杯浓淡相宜的茶水,一件及时上身的袍子,给人带来无限的妥帖与愉悦。

《围城》里有著名的关于婚姻的说法:城里的人想出去,而城外的人想进来。仔细去想,这话,适用于一切的职场关系和领域,而非单单婚姻。

工作也常常会是困住一个人,或是诱惑一个人走入的城,时间一久,便会心生退意或是走出的心,那城里城外,有着一切倾心的魅力。

《围城》的世界,从书本身的语言,到小说里的故事,都令人欣喜与期待,看下去,总归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一、精彩绝伦的文字世界,冷峻笔墨下幽默连连

钱钟书老先生的妙笔,真真令小说里的人物们生了花,个顶个地赛着出场表演。

方鸿渐,鲍小姐,苏小姐,唐晓芙,孙柔嘉,赵辛楣,李梅亭,方老先生,方老太太等等,每个人悉数登场,惟妙惟肖。

小说里散落着随处可见的幽默,比喻,以及不急不缓的娓娓道来,就如同行走在遮遮掩掩的苏州园林里,本以为到了尽头,没想过,拐过一面墙,又有了开阔与豁然开朗的意境。

钱老先生对文字的运用,既随意,又如同呼吸般恰到好外,透着大家的讲究。


比如方鸿渐的父亲,前清遗老的作派,威严肃穆,一言九鼎。方鸿渐在外念书,见识了同学们的自由恋爱,想到自己的感情世界,还要老式家长管束,很是不甘,便写信回家。

信是这样写的:迩来触绪善感,欢寡悉殷,怀抱剧有秋气。每揽镜自照,神寒形削,清癯非寿者相。窃恐我躬不阅,周女士或将贻误终身。尚望大人垂体下情,善为解铃,毋小不忍而成终天之恨。

鸿渐家学渊源,深得父亲真传,这信写得工整有序,措辞委婉,很是伤感,“他自信能够打动铁石心肠。”

老父亲回信说:吾不惜重资,命汝千里负笈,汝埋头攻读之不暇,而有余闲照镜耶?汝非妇人女子,何须置镜?惟梨园子弟,身为丈夫而对镜顾影,为世所贱。吾不图汝甫离漆下,已渝染恶习,可叹可恨!且父母在,不言老,汝不善体高堂念远之情,以死相吓,丧心不孝,于斯而极!当是汝校男女同学,汝睹色起意,见异思迁;汝拖词悲秋,吾知汝实为怀春,难逃老夫洞鉴也。若执迷不悔,吾将停止寄款,命汝休学回家,明年与汝弟同时结婚。细思吾言,慎之切切!

老太翁一顿噼里啪啦,连骂带辱,连压带吓,雷电交加,雨沙俱下,把个鸿渐吓得连忙替自己申辩:镜子是同学的,自己还是专心学业的,最近也买了补品在吃,太贵,没吃多少,但身体已经好很多了,学业呢,还要几年时间,怕耽误学习,也怕还不能养家,给家里添负担,所以婚事往后延期,至少先延到毕业以后吧。

“他父亲收到这信,证明自己的威严远及于几千里外,得意非凡,兴头上汇给儿子一笔钱,让他买补药。

家长果然是家长,那“远及几千里之外的威严”里,藏着旧式封建家长的权威与说一不二。老太翁的回信很有见地和水平,是旧知识分子的经典代表。

《围城》里多处写到老太翁,举轻若重,在古旧呆板之外,无形增添十分的幽默。令人拍案叫绝。

也不止老太翁,但凡《围城》里的人物,都有这种穿透力,时常跳出书本之外,活灵活现,跑来与你幽会,直直地入了心,第一功劳,在于文字的游刃有余,庖丁解牛。

二、看小说,想象力无边无际,而看影视作品,只能看到导演想让你看到的。

尽管《围城》的影视作品,已经堪称经典,但读了《围城》,再去看影视作品,基本是看不下去的。少了太多的趣味儿。比如全书里随意可见的大段心里描写,随时妙语连珠的比喻,就好像一家百年老面馆里的面,格外地多揉了几道,吃起来,精道与爽口,是你走遍天下,都吃不到的想念。

鸿渐想解除婚约,老父亲不同意,哪里承想,那位未婚妻,竟然染病,去世了。老父亲交待鸿渐写封信给岳丈吊唁,鸿渐这回很是听话,写了一封文采斐然的长信过去。内心里反而轻松起来。

岳父看信很是安慰,交公司里的文书答付,这文书拍马屁的功夫一流,又是恭维方鸿渐信表心声,情真意切,将来必还有大作为。岳父听得宽慰,索性把将来为女儿准备的嫁装本,投资红利,都折成了外汇,给了方鸿渐做留洋学费。

四年以后,鸿渐留学回来,在岳父家里吃饭。

丈母娘道:鸿渐出洋花的是咱们的钱,他娶媳妇,当然不能撇开咱们周家。鸿渐,对不对?你将来新太太,一定要做我的干女儿。我这话说在你耳里,不要有了新亲,把旧亲忘个干净!这种没良心的人我见得多了。

鸿渐只好苦笑道:放心,决不会。心里对苏小姐影子说:听听!你肯拜这位太太做干妈么?亏得我不要娶你。他小舅子好像接着他心上的话说:鸿渐哥,有个姓苏的女留学生,你认识她么?方鸿渐惊骇得几乎饭碗脱手,想美国的行为心理学家只证明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这小子的招风耳朵是什么构造,怎么心头无声的密语全给他听到!

这一处的心理描写,简直让人想起来便会笑到不停。就像打球,接球那极漂亮的回合,属于360度无死角,无缝对接的语言艺术。

这种乐趣,《围城》里,比比皆是。影视剧里,断然没有。看小说与看影视剧的反差极大,影视剧基本就是看故事,看热闹,把抽象人物形具体化,继而是具体的苦乐人生,悲欢离合,很容易将一个人物固定化,不给人留想象和品味的空间。

在小说里,你能够看到形象,构思心目中人物的模样,品性,过往,情感,细枝末叶,人生百味儿,看到故事背后那脉络的清晰。这妙处,怎么一个过瘾了得。

三、方鸿渐,不了解女人,所以婚姻失意,不了解自己,所以人生痛苦。

赵辛楣说方鸿渐是无用的好人,其实,在他身上,我们或多或少地,能够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对于女人,他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就避免不了麻烦。

对于苏小姐,明明知道,自己心里不乐意,还是会违心地去做。鸿渐在般上遇见鲍小姐,也知道自己并不爱她。但鲍小姐的果敢,以及有着外国血统的完全优越感,使方鸿渐难逃其手。

方鸿渐若是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对爱情有认识,对婚姻有期待,或许,他与最爱的唐晓芙会有圆满结局。


在方鸿渐的心里,唐晓芙是最美好的存在。唐晓芙想像自己的爱情,不仅自己从一而终,而且,对方也要从一而终。她想做爱情里的俘虏与胜利者,做彼此世界里的唯一。

偏偏,方鸿渐经过苏小姐的描绘与揭露,在唐晓芙的心目中,已经一落千丈,达不到这个要求。方鸿渐想解释,她不给机会,换一个泼皮男子,无论如何时,都是要替自己辨一辨的,他倒好,在面对唐晓芙的时候,连个解释的勇气都没有。他尊重她,却也在这场矛盾里,不知如何是好。两个相爱的人,都被苏小姐捅了一刀,却不能够相互温暖与疗伤,都各自黯然神伤。

苏小姐高冷范,错过了恋爱的最佳时期,却对这个同船的方鸿渐独生好感。她是控制型女人,她喜欢看着男人们为她而战。方鸿渐内心里明明知道,自己跟她,就是两条平行线,离得再近,也不会有交集。但还是要跟她往近了走。这就好比,明明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却又深深地上了瘾。

人性的缺点,就像生下来就有的胎记,明晃晃地裸露着。

孙柔嘉的心机,方鸿渐不懂,赵辛楣魔高一丈,一眼看到她的内心,鸿渐完全看不出来。

当然了,唐晓芙印在他的心上,还未消散,他并没有把感情投放在另一个女人身上。即便是一路地照顾,也只是本性里的憨实,与同乡的亲近,没有非分之想,没有觊觎之心。

孙柔嘉的心机与城府,超出同龄女子好些。她能够安静,也能蛰伏,她能吃苦,也能追求。该出手时,就果敢出手,她是整部小说里,勇敢追求自我需求的一个人。待我们看到她姑妈的时候,一切便都有了答案。她的背后,有高人指点。

在婚姻里的算计,话语里的尖酸,方鸿渐的一言一行,她都会无限地放大到爱她不爱她,疼她不疼她的地步,这在一个男人那里,完全是左右为难。因为左右,都有利剑在等着他,横竖都是不对。

唐晓芙便没有这般伶俐,她善于把话题引得大同,开心,而孙柔嘉,完全地走了形,总把话题引入死胡同。接着,自己也走不出去。

方鸿渐,终于品尝到好人的坏处。那就是做了孙柔嘉笼子里,那只痛苦的鸟。

鸿渐在恋爱里面处境,跟贾宝玉有得一比。贾宝玉暧昧,姐姐妹妹们,哪个都是极好的,他待谁都好,偏偏,说到爱情,却是情有独终,但也并不妨碍他继续与其他姐妹做朋友。

方鸿渐呢,对于婚姻与女人,见地不少,妙语连珠,却也是纸上谈兵。从实际经验来看,他也并不了解女人。先是鲍小姐引诱,他贴进去许多呵护,最终她一眼也没回看地,潇洒而去,留给鸿渐许多感慨。拒绝不了苏小姐的暧昧,以及孙柔嘉的技俩,最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自我伤害。

他不了解女人,他也不了解自己。对于婚姻,他没有期望。一切都自然而然地来了。而他在婚姻里所得的凄楚与伤害,又无人可替,无可消解,那样地切肤之痛,那样地伤心伤怀。

方鸿渐想不通,许多人,都想不通。明明能够好好地,为什么非要作呢?

因为,我们都沉浮于世,身不由己。

除了爱情,方鸿渐算得上性情中人

对于看不惯的人和事儿,方鸿渐从来都是正面冲突,不藏着掖着。与赵辛楣的矛盾如此,与李梅亭的相处也是如此,再到后来的高校长,瞧不起就是瞧不起,看不惯就是看不惯,对于李梅亭的好色,自私,孙柔嘉姑母的欺压,他并不会,也不屑迂回,直接回怼。

这样的人,骨子里,还有股子正气,黑白分明。

他在生活中,除了亲人,朋友,并不煞费苦心去经营各种关系,找门子,投机。除了赵辛楣,他没有朋友。与赵辛楣,都还是不打不相识。如果不是因了误会,赵辛楣的眼里,哪里有他。

赵辛楣能够洞悉体察人性里那些微妙的东西,在彼此的利益里,权衡,做进攻或是退让。但两个人有某种相同程度的正气与怜悯,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辛楣和鸿渐坐头等仓,李梅亭与顾尔谦坐三等仓,辛楣敏锐地觉查出来,他们是把钱省了下来,贴补家用。跟鸿渐商量,以后,要改变作风,把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改了,免得李顾二人赔着花冤枉钱。这对赵辛楣这种上层阶级的人来说,似乎太出人意料了。他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替别人考虑,来看待自己,显然,是人性里的怜悯在发光。方鸿渐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他居然都想到了。所以,赵辛楣这个朋友,鸿渐还是佩服和认可的。

鸿渐直抒情义,赵辛楣却懂得避开矛盾,圆滑得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个好基友,他挥洒自如,肚量的大,在于,他站在一个高位,看待朋友。

敏感的人,更容易草木皆兵。

方鸿渐与周家人的矛盾,起源于周家人看他的眼光。在周老先生与方老太爷之间做无谓牺牲品的方鸿渐,最初的烦恼随着周家女儿的去世,反而是祸事之后的福之所依。周家人拿了大把的银子给这位未过门的女婿用,聊以自慰。他们替女儿看着这么个人,这是他们与女儿最后牵连的纽带。

方鸿渐在周家,却没有这种心思。整件事情里,他鸡贼了点儿,占了人家便宜,但在行事里,他不大去想细致入微的问题。知识分子往往是思想里的巨人,生活里的矮子。

所以,周太太说,他们赔了钱,自然是要体面。就算未来鸿渐再恋爱结婚,她也是女方的干妈。无论鸿渐娶谁,她都拿丈母娘的眼光,替女儿看着方鸿渐。她要了然于心。

方鸿渐不解这种心理,又不肯事事婆婆妈妈,他不善于人际关系,他总是保持某种程度的自我世界,以至于,与周太太的期望相差太远,积怨加深。

在他崩溃的时刻里,就像个孩子般,逮谁咬谁。在周家发脾气,冲电话里吼,最终在周家人那里,没了斯文,也毁了人品。他竟然等到人家把话挑明了,才知道对方那样想他。多像一个理想主义者梦的破碎。

同在一个屋檐之下,矛盾在所难免,亲人如此,亲戚如此,朋友如此,陌生人,更是如此。这不止是方鸿渐的悲剧,周家更是花钱买不自在。我们生活里也常常有太多这样的人。

方鸿渐身上,汇集了太多的人性,也有着复杂多样的形象,性格特征。他是知识分子,性格软弱里透着股子憨直,有知识分子的自我优越感与情感与现实生活里的懦弱无为。当然,也有着人性里,无可解脱的精明于世,心眼狭小,以及并不通情达理。

四、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城里,安好,或奋战

一艘船,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团体,就是一个世界。在回国的那艘轮船里,一个社会里各个阶层已经显现出来。头等舱里的人,闲适,惬意。这个世界里,人尽各态,都透着鲜活,明亮,本性里和阶级里的特点,留给我们深深的印痕。

苏文纨在看书,方鸿渐在谈恋爱,孙太太哄孩子,那些男人们,在又腥又臭的仄逼小屋子里,玩着国人传统的娱乐项目打麻将。高等立下,即便可见。

另一次旅行里,赵辛楣和方鸿渐坐头等仓,顾尔谦与李梅亭住三等仓。生活本身已经给人划分好了位置。人们在这种状态里,各自安好,努力生活。

三闾大学里的各种斗争,很是奇葩和有意思。整个师者的世界里,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八卦,小道消息,来得又多又猛,谁最后知道,谁基本是那个精英阶层里的独行侠和异类,给人丢得远远的。方鸿渐远离背后的是是非非,不结交权贵,不加入小圈子,结果,反而是他一个人,无法生存下去。他是好人,却又无用。生活的城里城外,他都异常艰难。

一个人,若是眼前只有自己那点儿生活,没有长远的计划与目标,没有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呼吸与奋斗,很快,就会沦为生活的奴隶,看不到尽头。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方鸿渐的追求,也只是自己那方小天地里的生活,随波逐流,痛苦难耐。这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境界似乎小了些。

知识分子,往往是那群最爱国,最关心国家与世界态势的人,但又是最于世无补的那群人。即上不得战场,杀不得敌人,在个人郁闷的生活里,沉浮不定,他们在那个时代里,唯一值得人称赞的,是民族气节与骨气。有些人,为此,牺牲性命也所不惜。

也许你还想看:

有个人叫寤生,成了小霸王

《平凡的世界》,那是最好的世界

赵姬,以克制起家,以淫乱闻名

性很美好,女人为什么不能谈?

“一个也不宽恕”的鲁迅和“从未遇到一个坏人”的苏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