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步集丨贾樟柯: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鲜艳小花 2020-01-06


年关将近,你买好回家的车票了吗?年少时迫不及待告别小城,可看过世界才发现,令人熟悉而温暖的,依旧是那座名为'故乡'的小城。《散步集》第六期节目,献给归心似箭的你。

本期散步者:贾樟柯 | 散步词:故乡


点击视频
和贾樟柯一起散步 谈“故乡——小城的聚会”

央视新闻 X 瞬间MomentX
《散步集》系列节目
一位嘉宾 一个词 一次精神散步

《回家喽,出走的人》

讲述者/贾樟柯 



(1)

1993年,我到北京读电影学院,之后就留在了北京,在这个拥有几千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工作生活。但这些年,我开始有意识地回到老家生活,过上了一半大城市,一半故乡小城的生活。北京很好,我有很多好朋友,很多工作上志同道合的伙伴都在这里。但它始终不是我的故乡,不是汾阳。
 
我过去常说,城市生活有缺失,这种缺失是亲戚之间的走动。在北京,我没有亲人,都是朋友而已,但是回到小城,我有很多亲戚——表哥啊,表弟呀,还有很多不是亲戚胜似亲戚的人。在汾阳这座小城里,有我自穿开裆裤起就在一起的玩伴。这种在同一背景下,一起成长的共同记忆所建构起来的亲人一样的感情,是构成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汾阳很小很小,但这“小”是很有魅力的。它的魅力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跟空间距离都非常近。在小城里,我们会有很多突发奇想的相遇和相聚。
 
城市很大,人很多,但是聚合需要很刻意的预约,而小城的聚合像流水一样,大家很顺其自然地就聚在一起,又很顺其自然地就结束一次聚会。而这些聚会是非常多的,包括婚丧嫁娶。那些看起来小小的聚会,实际上是非常强烈的情感生活。
 
我觉得人本质上是群居动物。

(2)

小城生活确实是充满了各种细节的生活。每次回到故乡,回到小城,在生理上便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就是五官全开。

什么叫五官全开呢?你发现你的眼睛也灵敏了,鼻子也灵敏了,耳朵也灵敏了,所以你才能看到色彩,听到声音,闻到味道。我们讲到“视野”这个词时,一部分会想到对外面世界一种开阔、辽阔的把握,另一部分其实就是感官方面的感受。

 

以前上学的时候,星期六下午不上课,吃完饭,便睡个午觉打发时间。我最喜欢在醒来时,躺在床上听外面的声音。

城市很小——我们汾阳县城外面就一条公路,有各种各样的物资要从那儿运输,非常繁忙。隐隐约约,我能听到那种拖着大挂斗的卡车呼啸而过的嘶鸣声。再一会儿,又听到哪一家人在做家具,电锯锯木头的声音。还有电影院高音喇叭的声音:正在播放某首歌,某场电影快要开演了。还有大姐大婶们聊天的声音,它们像交响乐一样把远处正在发生的事情传到午睡刚醒的我的耳朵里,让我无比憧憬外面市井的热闹景象。


在黄昏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去到某个人比较少的小巷子,拿出一颗足球,摆两个砖头当球门就开始一场球赛,一直玩到天黑各自归家。每当我骑自行车走在回家的巷子里的时候,总能闻到高粱等农作物秸秆燃烧的味道。穿过烟雾回到家,就打开收音机听广播,等父母回来做饭。

这就是一个县城孩子完整的下午,一次小城里不期而遇的聚会。


(3)


我当初走出小城的时候,和大部分人一样,都是带着逃离的念头。

小城人家的门是敞开的,轻轻推开就能进去我很享受身处其中那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强度跟力度。但同时,小城也有很大的问题,我也会面临非常多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而人际关系的处理带来很多精神上的压力跟负担,甚至包括对个人生活空间的侵犯。 


你无时无刻不在选择,因为大家都是以情相处,情感是最容易被辜负,被误解的。

以前我有个朝夕相处的朋友,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他就让我回忆一件我对不住他的事情。我如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思忖着最近没发生过什么事,结果他追溯到了七八年前,这件事竟埋在他心里七八年。这便是我想逃离的东西。

人情社会也有人情社会的魅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慢慢理解人性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会被包容,都会被接受。少年时,那些束手无策,让人恐慌紧张的问题,在四十多岁以后,都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当你会处理它的时候,就可以包容它。我觉得包容不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阅尽人生才能获得的本领。


(4)


我们要学会跟庸常的生活相处,或者对抗。

有的人对抗。比如创作,这种相对来说更倾向情感的表达,它会有一种新的、向内发现自我的感觉。

另外一方面就是学会跟它相处,在日常里找到一种生活的乐趣,甚至是生活的美感。小城的聚会对我最大的启发,是一种生活态度——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是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会让生活变得有温度,变得美好起来。


这两种生活我都非常享受。


(5)

故乡对我来说,是一种认识跟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框架,一种方法。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所谓故乡,就是我们睁开眼,看到世界的第一道光线、第一抹颜色,学会的第一句话,我们在这里建构了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的理解。

这个理解包括对大自然的理解,也包括对人的理解,对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理解,还有对历史的、地域的理解。我在70年代出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没有电视机到有电视机,从没有电话到有了手提电话,再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有了故乡生活,我们面对些剧烈的变革,就有了辨识自我、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参照。这个参照,就是故乡带给我们的最初的对世界的印象。

作家吕新曾说,其实每个创作者或者每个人,理解世界时都是从地方经验出发的,我们用地方经验去判断衡量这个世界的多样性正因为我们有了自己故乡的生活,才能够理解差异,理解多样性;正因为我们有了相对恒定的故乡所形成的道德价值、人际关系,我们才能够在新的变革发生时去理解它。

所以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故乡是一种方法论,是我们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一个自己独特的角度。就像吕新说的,故乡是个飞机场,每次回到故乡,实际上就像一架飞机飞回自己的机场。回来稍作休整,重新调整自己跟世界的距离、关系、角度,然后再次出发。

注:本文整理自贾樟柯在接受《散步集》采访时的讲述,保留了口语化的特点。
采访/张炫 整理/三十





散步集

《散步集》(第一季),由央视新闻和瞬间MomentX联合策划推出。我们邀请了那些在生活中热爱观察与思考的嘉宾,就自己当下最有感触的一个词,展开一次“散步”。散步不仅是身体的行走,还是精神的漫游。许多真实的情绪、珍贵的灵感甚至思想,都是在散步中诞生的。本季,和敬一丹、贾樟柯、赖声川、惠英红、潘玮柏、胡德夫……一起散步吧。

“离开故乡是为了看世界,

看了世界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乡。

你的小城记忆属于哪里?

点击「写留言」跟我们聊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