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是梦工厂 · 贾樟柯在汾阳用电影对话世界

 正午文化 2020-07-17

今年春节,

贾樟柯要把母亲接到平遥过年。

平遥电影宫里,

花灯、门神、剪纸

随处可见,

年味十足。

这里距离我的老家汾阳只有20多公里,

而且年味也非常浓。”

贾樟柯还邀请海内外宾客

到山西感受民俗味道的“中国年”。

贾樟柯回家乡已有两年了,

越来越乐意在汾阳做跟电影有关的事。

他发起创立平遥国际电影节,

办艺术中心,

还会每周日在“山河故人”二楼

放映电影,

几乎从未中断。

临近过年,

他创立的平遥电影宫正式开门迎客。

之后,

他还将致力于

打造中国华北重要影片路演和首映基地。

不愿意隔断自己跟故乡联系的贾樟柯,

喜欢自称为有“农业背景”的导演。

他的电影里始终记录着变革中的小人物,

这些小人物有《小武》里的县城小偷,

《世界》里世界公园民俗村的舞蹈演员和保安,

还有《天注定》里陷入暴力事件的大海、三儿、小玉和小辉。

“很多人逃避自己来的一个路,

来的一个方向,

尽量地割断自己跟过去的联系,

我自己就不喜欢这样。

我自己有一个信条,

就是不愿意隔断自己跟土地的联系。”

想要“慢下来”,

是贾樟柯回到故乡的理由。

从1995年拍第一个短片开始,

他的生活保持同一种节奏:

写剧本、看景、找演员、建组、拍摄、宣传。

这一切结束后再开始下一轮,

循环往复……

他疲倦了。

拍摄《天注定》时,

贾樟柯就意识到,

他需要回到过去熟悉的生活里。

“所以,

我在山西开了一家面馆,

把它作为一个跟朋友交流和见面的地方。”

少年曾无比渴望离开汾阳,

后来贾樟柯远去,

但电影镜头又对准这里的人和街道。

27岁,

他在汾阳拍摄了

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小武》,

并接连完成故乡三部曲的后两部:

《站台》和《任逍遥》。

其实,

兜兜转转,

贾樟柯的电影里一直有汾阳的影子。

汾阳是贾樟柯电影旅程的起点,

也是他初心安放的地方。

搬离生活多年的北京,

终回山西,

住在村里。

在贾樟柯眼里,

贾家庄道路宽阔,

安静闲适,天空也更蓝。

贾樟柯喜欢在一条路上散步,

路边是两排挺拔的白杨树,

走路的时候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民歌,

他觉得享受。

努力摆脱社会效率要求,

他在自然环境里读书、写作、拍片。

再次回到故乡生活,

去接触已经不太熟悉的家庭生活、

亲戚朋友的生活,

重新在一个基层社会去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

让贾樟柯变得非常敏感,

“每一个地方都是自己的出发点,

它会形成自己的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

无论如何,

贾樟柯是第一批忠实于电影的人。

面对观众,

面对市场,

他在《贾樟柯电影手记》中说:

“最起码我对它依旧有激情。

跟任何一代导演一样,

我们都会衰老,

都会或早或迟失去创造力。

学会将滚烫的生命

和真实的自我投放在自己的作品中,

是我们的电影走向未来的理由。”

·

·

·

END


贾樟柯

中国导演,山西汾阳人,

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加入我们,一起向有情怀的生活迈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