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业公司退出后,他们决定采取居民自治的方式管理物业

 樊荣富强 2020-01-06

在杭州市萧山区,有一个只有60户人家的小区,这里没有物业公司,也没有正经的小区名字。整个小区里只有蒋大伯一位保安,身兼数职,物业的活儿是他的,保安的活儿是他的,有时连维修工的活儿也是他的。

蒋大伯全名蒋戴仁,今年已经71岁了,他在2003年受聘于萧然南路387号业委会,成为了小区保安,一干就是16年。

位于萧然南路387号的南市社区,共有两幢房子5个楼道,小区不大,住着60户人家。早在1997年,开发商的物业管理公司入驻小区进行物业管理,但住户和物业之间一直矛盾不断。

“算是一个恶性循环吧。”南市社区工作人员赵璐说,以前小区里没装路灯,到晚上就一片漆黑,经常有小偷进来偷盗。“当时每户人家一年交50元物业费,居民觉得物业工作没做好凭什么交费。物业收不齐钱,亏损得厉害,直接退出了。”

萧然南路387号最初成立业主委员会时,业委会只有5个人,是小区5个楼道的楼道长。通过业主大会讨论,小区最终决定采用居民自治的方式来进行物业管理。“当时制定的所有决策,都是居民代表在场同意后才实施。”萧然南路387号业委会主任吕吉良说。也就是在那时,大家觉得没有保安,就去找了个萧山本地的蒋师傅,听得懂居民说话好交流。

大伯日常吃住都在小区大门旁的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对外有一扇门和一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有一张桌子,左边是一口锅,右边是普通的桌子。每天早晨5点半,大伯就会打开大铁门,早上6点钟左右开始工作,打扫整个小区的卫生。整个小区两幢楼房五个楼道,加上小区大院,还有小区里的垃圾房,也需要维持整洁。打扫完卫生,蒋大伯会在铁门旁摆的小椅子上坐下,别看他只是坐在那边,他能够敏锐地关注到汽车的引擎声,对停车位的管理,也是他最让小区居民称赞的地方。

“萧然南路387号旁边有医院,外面车辆多,以前没有保安时,车直接开到小区里面停,小区业主没有位置停,经常和外边人吵架。”蒋大伯说。

现在停车场变了样,蒋大伯弄了一块小黑板,上面有过夜停车统计表。晚上7点,他会去停车场抄车牌,“居民一天1元,小区的车我都一清二楚,哪辆车是哪个业主的,统计好他们会主动过来交钱。”

工作日的上午10点,人多车也多,时常会有外来车辆希望进入小区停车。这时就能看到蒋大伯在听到引擎声后,敏锐地探出头观察,如果不是小区内的车辆,他会和车主讲明:“小区里车位不够,不停外来车辆。如果是来走亲戚的,需要户主打电话或领你进去。”该停的、不该停的,该停这儿或是该停那儿,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同小区居民关系非常融洽,进进出出的住户们亲切地称他为阿公,看见了蒋大伯,总是要点点头,或是打个招呼、聊会儿天再离开。小区里的孩子们同他也十分亲密,大老远看到蒋大伯,常常会一路叫着爷爷小跑过来,和爷爷分享他们一天的趣事,而大伯也会捧场地回应夸赞他们。

虽然这份工作的工资并不高,但是蒋大伯却乐在其中。(本报记者 邹倜然 本报实习生 隋澳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