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阅读的孩子,到底输掉了什么,怎样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书法林老师 2020-01-06


有不少家长在对孩子阅读这件事上花费不少心思,真想给这些家长一个大大的赞。不论家境如何,也不论穷养富养,对孩子的书架,一定要舍得投资,但只是有书架就够了吗?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目前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读书。如果觉得孩子不够聪明,资质平平,成绩一般,那就更加需要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来仍是潜力巨大。

孩子读书是有顺序的

从孩子的阅读心理上看,阅读也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工作,分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步,纯娱乐、童话、图画型小说。

家长自己应该也能发现,看专业书看不进去,但看网络小说就能看得进去,为什么呢?

因为童话小说是阅读的起点,这个起点,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是孩子在少年时期阅读童话故事连接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这类阅读的功效其实就是为了培养我们对文字的敏感性,而这个敏感性就是对文字的一种喜好。

在初高中时候的孩子,由于需要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孩子此时小说阅读量是不够的,很多人,只有到了大学才开始补充,林老师也是在大学时时间充裕,阅读小说类作品开始广泛的原因。

所以说在小学时积累一定的阅读量以及合理的分配出时间来阅读是很重要的。

第二步:传统经典小说。

当孩子把流行的娱乐小说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培养出了自己一种文字的敏感性,这时候,孩子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故事情节,而是想要阅读一些有智力含量的书了,比如《红楼梦》《傲慢与偏见》等经典名著。

第三步:进入文史哲领域。在对经典广泛涉猎之后,孩子的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会针对自己的喜好,继续培养自己一种向上研究的兴趣——因为在经典小说中,大量的涉及到文、史、哲甚至心理学领域的东西。

这时候,就需要查看那些文史哲的作品。比如《理想国》、《利维坦》、《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梦的解析》等等。

更重要的是,到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才开始体系化,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

第四步:进入思想领域,有了史哲的基础,这时候就会阅读大量的思想典籍。这时候的孩子,才开始对一些思想性的读本感兴趣,会很想深入去研究那些深刻思想背后的东西。

第五步,就是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依据自我体系构建新的阅读书目。但只有突破第五步,才算是读有所成。这时候,你孩子的思考不唯有一定的深度,也有足够的广度,简单说就是看问题看得通透,生存很容易,不会有什么痛苦或是压力,即使有也没那么夸张。

1

发展阅读能力的两种必备能力

第一:持续性和连贯性

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在童教的灵感写作中,写与读是分不开的,培养孩子喜欢上阅读,乐而不疲地坚持打卡一百天,家长们可以看看孩子的蜕变。

第二:阅读量的累计

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期发展的最黄金时期,一般孩子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海量阅读、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

2

小学时期阅读是开发孩子天赋的保证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就因灵魂空缺活活饿死了。

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不要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因为小学课本的单一性和肤浅性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大脑成长的需求。

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如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哲学、艺术等等百科知识)以及不断接受科学的全脑教育,在身、心、脑上给孩子营养,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孩子已经全天在学校跟着老师听课、做题,晚上还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业,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却是用在一本小小百来页的书中,如同大海捞针,实在得不偿失。没有时间大量读书,而这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对孩子的未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不如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读名著如同满山种树,最后收获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远高于入海捞针。

3

如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1、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来没有陪孩子阅读太早的说法,只要孩子做得住,就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

2、培养孩子边看边总结的能力看完书一定要孩子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所看的内容,锻炼孩子的总结能力,孩子大些,可以让孩子写出来,这也是灵感写作的一种方法。

3、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看到你在阅读。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相比一遍又一遍的说教,不如自己做个示范。

4、手头上总是放上一两本书。这样你就可以在那些碎片化的时间,给孩子讲个故事,而不是让孩子玩手机。

5、不要把读书,视作对孩子的一种惩罚方式。要让孩子明白,读书是一种自律,它们既不是总是快乐的,也不是总是痛苦的。

6、经常带孩子去家附近的图书馆或者书店,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选择。

7、带孩子参加读书会。不是所有的读书会都是针对大人的,有些书店或者出版社也会组织儿童专场。

8、送一本书作为孩子的礼物,而不是玩具或者电子产品。

9、给孩子读你小时候最喜欢的书。这样你们可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读完了一起来讨论。

10、参加或者自己创建一个读书俱乐部。帮助孩子用阅读将身边的小朋友们聚集起来,大家可以一起读书,一起讨论。

11、教育孩子要善待书籍,不能乱扔乱放,更不能撕书。

12、给孩子读书的时候,要有一些肢体动作。不要担心自己动作过于夸张,大声读出来,扮演角色、模仿主人公的语调,这些都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上听你读书。

13、选择那些能激起孩子共鸣的书。比如书的主题和孩子的生活比较接近,或者选择孩子最喜欢的话题。如果孩子喜欢米奇,那就找一本米奇是主角的故事书。让孩子开心进入读书状态,是最主要的。

14、没有必要把整个故事或者章节讲完。留点悬念不仅仅是电视剧的专利,也同样适用于小孩子,他们会迫切想知道接下去发生什么。

15、和孩子一起设立一个阅读目标,达到目标的时候,给孩子奖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