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考研之辨证方法小结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1-06

六经辨证

太阳病证的临床表现

阳明病证的临床表现

少阳八大证:
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
太阴病证的临床表现:
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溏泻,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
少阴病证的临床表现


厥阴病证的临床表现: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
伤寒六经病证的传变形式

1.传经(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
循经传: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越经传: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
表里传:相互表里的两经相传者,如太阳病传少阴病
2.直中: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入,而病邪直入于三阴者。
3.合病: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阴太阳合病等
4.并病: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

卫气营血辨证

卫分证:
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全身不适,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有咳嗽、咽喉肿痛。
气分证:
发热不恶寒,口渴,汗出,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邪热恋肺,肺失肃降,肺气不利,兼咳喘胸痛,咯痰黄稠。
热扰胸膈,心神不宁,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宁。
热结肠道,腑气不通,则潮热,腹胀痛拒按,或时有谵语、狂乱,大便秘结或下秽臭稀水,苔黄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
热郁胆经,胆气上逆,见口苦,胁痛,心烦,干呕,脉弦数。
营分证:
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血分证:
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或神昏谵语,出血诸症,斑疹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手足蠕动等。
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形式:
顺传: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依次传入。
逆传: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血分。

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汗出,口渴,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或见但热不寒,咳嗽,气喘,口渴,苔黄,脉数;甚则高热,大汗,谵语神昏或昏聩不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
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①从燥化:身热面赤,呼吸气粗,腹满,便秘,神昏谵语,渴欲饮冷,口干唇裂,小便短赤,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
②从湿化:身热不扬,头身重痛,胸脘痞闷,泛恶欲呕,大便不爽或溏泻,舌苔黄腻,脉濡数。
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身热颧红,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神倦,耳聋,或见手足蠕动,瘛疭,心中憺大动,舌绛苔少,脉细数或虚大。
三焦病证的传变形式:
顺传:上焦--中焦--下焦,依次传变
逆传:病邪从肺卫而传入心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