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胃止呕汤治疗妊娠剧吐

 昵称48132530 2020-01-06
安胃止呕汤治疗妊娠恶阻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又称“妊娠阻病”、“子病”等。妇女怀孕后二、三月时,常可出现晨起欲呕、神疲嗜倦等症,这是早孕常有现象,不属病态。若呕吐频作,饮食难进,食入即吐,则应积极治疗,否则会影响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

    中医认为,妊娠以后,脾胃虚弱,胎气逆冲胃腑,致胃气不降,发生呕吐。其治疗本着胃气以和降为顺,胎元以和为安之义,以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安胎为主。笔者用自拟安胃止呕汤,治疗妊娠恶阻,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藿香10克,砂仁3克(后下),炙甘草6克,鲜生姜5片,大枣10枚。

    用法:每日用水煎服1剂,每剂分两次早晚煎服(频频顿服),重者每日煎服2剂。

    加减法:若偏于热者加竹茹10克,黄连3克,以清热降逆止呕;挟痰者加半夏10克,豁痰止呕;如呕甚伤津、舌红口干者,加北沙参、石斛各10克,以养阴和胃止呕。

    按:本方为五味异功散加藿香、砂仁、生姜、大枣而成。意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配合芳香化浊之品,使浊邪下降,脾健胃和,以达止呕之效。本方药性平和,经长期实践,每收良效。此方不仅用于妊娠恶阻,对其他病引起的呕吐,均有一定的疗效。方中藿香、砂仁、生姜疏邪化浊、悦脾、和胃止呕;党参、甘草益气和中;白术、茯苓健脾渗湿;陈皮理气行滞。诸药合用,具有健脾胃、行其滞,化湿浊、调其气、平呕吐的功效。凡属脾虚而引起的呕吐,均可运用。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谢兆丰 江苏名老中医
 
 
 

自拟乌白苏汤治妊娠剧吐

    孕妇在妊娠6周左右常有择食、食欲不振、清晨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如果反应较重,恶心呕吐频繁,甚至不能进食,则称为妊娠剧吐。妊娠剧吐发作起来会使孕妇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失调,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近年来笔者自拟乌白苏汤治疗妊娠剧吐多例,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乌梅15克,白术15克,苏梗15克,姜半夏10克,佛手10克,砂仁5克,姜竹茹15克。

    
用药方法:水煎,每日一剂,煎煮两次取汁混匀,分早晚内服。一般服药3-5剂即可痊愈。

  
  祖国医学认为,妊娠剧吐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平素胃气虚弱或肝热气逆,受孕后冲脉之气上逆,致使胃失和降,或引动肝热气火上冲所致。乌白苏汤方中乌梅味酸,能生津开胃,降逆止呕,以此为君药;白术培土健脾,并能安胎为辅;姜半夏、苏梗、佛手、砂仁、竹茹,理气宽中,健胃止呕,祛痰化湿。故对治疗妊娠剧吐,不论胃虚、肝热、痰滞等型,均为相宜。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名老中医张银增

 

妊娠恶阻的中医治疗

     妊娠恶阻是指怀孕以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并且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若仅见恶心嗜酸、挑食,或晨间偶有呕吐痰涎,为妊娠早期常有的反应,一般三个月后即可逐渐消失,不属于妊娠恶阻。

    
 中医认为,发生妊娠恶阻的主要机理是冲脉(冲脉属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功能为调节十二经气血、促进生殖、并与月经的产生、胎儿的孕育有密切关系。)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临床常见有脾胃虚弱与肝胃不和两种证型。

     
属于脾胃虚弱者的症状表现为:妊娠后,恶心呕吐不食,口淡或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质淡舌苔白润,脉缓滑无力。治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为主。用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8克、炙甘草8克,法半夏10克,陈皮8克,木香6克,砂仁8(后下),生姜3(后下),大枣5(大红枣),共煎汤内服,每日一剂,每剂服两次,于饭前1小时温服。

    
 属于肝胃不和者的症状表现为:妊娠后,呕吐酸水或苦水,胸满()(两腋下连及乳房)痛,嗳气叹息,头涨而晕,心烦、口渴、口苦,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治以抑肝和胃,降逆止呕为主。用苏叶(或苏梗)10克,黄连6克,法半夏8克,陈皮8克,竹茹8克,黄芩6克,乌梅10克,麦冬10克,共煎汤内服,每日一剂,每剂服两次,于饭后1小时温服。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江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