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文王重卦的佐证

 QDLF888 2020-01-07

文/,

      很多易学研究者怀疑周易不是按照重卦的原则排布的。这个问题在古代经学家哪里本来不是问题,大家都相信是文王拘而演周易,连严谨的史记都这样举例。周易64卦与文王有紧密的联系。

     好多专家发文论证说,八卦里面没有必然的联系,爻位说,中位说都是牵强的附会。。。。好嘛,从没研读过周易的人便据此相信,周易是迷信,是胡说八道。。。。

举几个例子说明文王重卦不是胡说:

1、系辞上,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大意是:因此经过四次谋求就完成了《易经》的一爻,经过十八次变化就完成一卦,八个单卦就精细地重叠组合在一起了。对文辞引用的事例能够舒展延伸,接触到类似的事情能够进一步提高,那么天下能够做到的事情就全部在其中了。

2、《说卦》说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大意:以三画的八卦两两相重成六画的六十四卦,其中每一卦都包含了天地人三才。唐孔颖达疏:“既备三才之道,而皆两之作《易》,本顺此道理,须六画成卦,故作《易》者,因而重之,使六画而成卦也。”

3、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大意:《易经》这本供人们研讨学习的书,内容广博宏大详细完备,其中有大自然的法则,有做人的道德规范,有大地的本质,同时具备这三种本质,然而重卦是由两单卦组成,所以卦有六爻,六爻没有其他用途,就是体现这三种本质的方法。

如果重卦说成立,那么爻位说便要有数据支撑。现分析如下。

先简单说说爻位说是个啥:

  
 1.上位,中位,下位:一卦六爻中三爻、上爻为上位,二爻、五爻为中位,初爻、四爻为下位。
  2.同位:一卦六爻,内外都有上中下位,初爻居内卦之下,四爻居外卦之下,叫不同卦的同位,在下位。二爻居内卦之中,五爻居外卦之中叫同在中位。三爻和六爻叫同在上位。

 

例证:

 1、师卦九二:在师中;

   2、泰卦九二:得尚于中行;

3、家人六二:无攸遂,在中馈;

4、夬卦九五:中行无咎;

   5、丰卦六二:日中见斗;

二五爻在上下卦的中间位置,爻辞多含中字。这就说明六爻爻位说或者文王重卦有相通之处。这个不是空穴来风的胡乱填词。

还有例证,下卦二爻在中,被初爻三爻相包,上卦五爻在中,被4爻6爻相包。二五爻的爻辞多含包字。

蒙卦九二:包蒙。

泰卦九二:包荒;

否卦九五:包承;

姤卦九二:包有鱼;

姤卦九五:以杞包瓜。

以上从周易原典找出例子来论说,不算胡说八道吧。

周易已经流传几千年了,历朝历代古人中,持怀疑的人大有人在,解周易的说汗牛充栋,从来没看到像现如今这般敢张嘴就胡说的现象。这说明啥,说明在科技发展的遮蔽下,在各种娱乐、各种朋友圈、交流群的所谓交流耽误了大家太多的反思时间,挤占了太多的读书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