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聚与铺张——孙绍振教授《以丑、呆为美》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记

 npsztsg 2020-01-07

摘要:2019年10月1日,中华文化教育协会第八次主办的“两岸主题式比较阅读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在台湾新北市三民高中举办。这场示范教学所上的课程是孙绍振教授以探讨《西游记》猪八戒为主的篇章《以丑、呆为美》。第一位登场示范教学的中和高中任宇文老师,活泼多变的教学流程,绝对媲美斗战胜佛孙悟空;第二位登场示范教学的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王兆芳老师,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授课身影,活脱脱似玄奘法师唐三藏。最后,两岸专家学者评议课。孙教授说,中国的散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有演讲的题材;在当代有推广演讲体散文的必要;演讲体散文需特别注意现场感和共创性。孙绍振教授怀抱超然世俗的态度,重新解读人间百态,抛开主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活脱脱以拈花微笑的佛陀之姿,看出每个生命的独特性。

关键词:凝聚;铺张;孙绍振;演讲体散文

1919年,五四运动开启了华人文学的新时代。五四诸多代表性人物中,我喜欢穿梭于林语堂、梁实秋两位大师的作品,看他们跨东西文化、评宇宙文章的智慧与幽默!百年后的2019年,若问当代学贯中西、妙语如珠的幽默大师何人?如果您亲自阅读过《演说经典之美》《美女危险论》《炮轰高考》,如果您当面聆听过一位大学教授因口才杰出而屡遭麻烦、却分明诙谐睿智的“铁嘴浮沉记”,您一定也会认同:21世纪的幽默大师,非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莫属!

孙绍振教授语不虚发,意象丰繁,无论著作或谈吐,均展现高度凝聚和高度铺张的特质。情感情绪紧凑集中,是以意象高度凝聚;联想推理出神入化,是以素材高度铺张。

2019年10月1日,新北市三民高中群贤毕集,这是中华文化教育协会第八次主办的“两岸主题式比较阅读同课异构教学观摩”。这场示范教学所上的课程,正是孙绍振教授《演说经典之美》一书中选录出来,以探讨《西游记》猪八戒为主的篇章《以丑、呆为美》。历届教学观摩会,这场尤其特别,原因有三:一是所教授的课程,乃华人世界首度编入高中教科书的选文,此亦首度郑重登场教学;二是以文体而言,符应台湾教育行政部门2019课纲公布的“口语表达”选修课程,是各家教科书中难得一见的优质演讲稿,势将成为日后教导口语表达课程的典范;三是课文作者孙绍振教授就坐在现场聆赏,这对示范教学的老师和学生而言,都形成莫大的压力与鼓舞,这可能是他们毕生课堂最难忘的唯一经验吧!在愉快的阅读中,同步获得深刻的知识,一场充满魔幻的教学挑战,于焉展开。

一、情似斗战胜佛——中和高中

任宇文老师

如果台上台下扮演的是如此活灵活现的《西游记》,那么第一位登场示范教学的中和高中任宇文老师,活泼多变的教学流程,绝对媲美斗战胜佛——孙悟空!

任老师中气十足,吐字铿锵,既俏皮又机智。她先设计了一场心理测验,让学生从四颗石头中以直觉选择其一,再把四颗石头对应到文本中所提到的四个女妖怪,点出《西游记》唐僧师徒明明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篇文章却只从这四难切入,此为本文难中之难。轻松破冰,成功引起学习动机。

五分钟后,切入课文核心,谈西游记中的“错位”美学。从“真善美”的角度,以“月是故乡明”为例,说明诗句虽“美”,却“不真”,因为月亮其实处处皆有。续以当代电影《先让英雄救猫咪》为例,强调英雄是雄壮的、猫咪是柔软的,英雄不先救大灾难而竟先救猫咪,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错位”。又延伸及《巴黎圣母院》,以钟楼怪人尽管外型丑陋却内心善良,强调“错位”在文学中的效果。任老师当场引吭高歌,霎时赢得热烈掌声。

课程进行二十分钟后,出入于《红楼梦》《卖油郎独占花魁》,带出孙绍振教授在文本中提到的文学角色对位比较。十分钟后,就演讲稿须具备的特质进行分析,一句:“我是美而微胖的宇文”,充分展现演说者自我褒扬与自我调侃的错位幽默。

课程最后十分钟时,任老师引英国名相丘吉尔言:“公开演说,比死亡更可怕!”话锋一转,又以“你今生能有多大成就,取决于你能对多少人演说”鼓励同学,并推荐同学认识台湾当代年轻的演说家欧阳立中老师。最后,分析大陆的口说节目,例如“我是演说家”“超级演说家”“奇葩说”“你好对方辩友”,无论是演说综艺化或辩论综艺化,任老师都勉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

其实,在文本偌大的篇幅中,作者还将《西游记》的性意识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进行多维度的比较分析,从而雄辩说明猪八戒性意识的特殊性,此外还旁涉话本《卖油郎独占花魁》、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王安忆《小城之恋》等。由于全篇的文学含氧量极大,以致任老师虽设计诸多问题,如:请同学思考如何设计一个空前绝后的演说开场?如果以《西游记》做小论文的研究主题,你会以什么做为主题?分析《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设计属于自己的开场白。只可惜现场以讲述法为主,未让学生充分发表想法,此为个中遗憾。

大致而言,五十分钟的授课时间,任老师画龙点睛,幽默风趣,说学逗唱,收放自如,她以斗战胜佛孙悟空般千变万化的教学风貌,展现超高的密度与张力,余音绕梁,令人拍案。

任老师平日积极开发多元选修课程,融入素养导向,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语文演说比赛荣获佳绩,本身对演说即已深具火候,现身教学此讲稿课程,潇洒淋漓有余!难能可贵的是:这次示范教学,主讲者虽是任宇文老师,幕后却是与另一位中和高中的詹嘉芸老师共同讨论课程设计、共同制作PPT。任老师和詹老师都曾担任中和高中人文社会实验班的专题教师及导师,精致度与精准度的拿捏,诚为教师共备的最佳典范!

二、语如玄奘法师——福州一中

王兆芳老师

同样主讲《以丑、呆为美》,第二位登场示范教学的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王兆芳老师,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授课身影,活脱脱似玄奘法师——唐三藏的翻版。

上台三分钟后,王老师提问同学:“你希望猪八戒能成为你的挚友、兄弟、同事、同志、玩伴、酒友、肉友、男朋友、配偶?”

王老师诉诸日常感受,一派轻松,缓缓诱导,娓娓分析。当学生说:“猪八戒可以当玩伴,不适合当男朋友。”“当朋友可以,当配偶则不行。”王老师淡定解疑说:“配偶是排他性的!从猪八戒好色这一特点,的确不适合当配偶。”

十来分钟内,王老师一再引导学生回答时须结合文本,看似简单的提问,却在抛射问题后收摄回文本内容,适度肯定学生的回答,又在短时间内以同理心获得同学的信任:“站在男人的角度而言,猪八戒的弱点我也有,所以,猪八戒具有概括性的代表。”王老师顺此切入文本核心,带领学生探索作者独到的看法:“猪八戒集中了人性的某些弱点、概括了人性的某些特点、保留了人性的某些优点,而活出了自己的真正个性。”顺此让学生思考自己曾有的煎熬,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去探究人物不是扁平性的,并从文学的深刻性与独特性,探究作者之所以以“丑”“呆”为美的立意。

课程进行二十五分钟后,王老师问同学:“本文是如何步步推演,分析猪八戒这个艺术典型的?”王老师顺势举例:“你说一个人高矮胖瘦,其实背后有很重要的‘分析’的方法,那便是‘比较’。猪八戒也必须通过不断地‘比较’,才能突显他的特色。”此一提问,高明得点出本文溢出《西游记》,博引诸多文学作品的用意:《水浒传》里纯粹好色的矮脚虎王英、《十日谈》里诡计多端的好色教士、《红楼梦》里一派情痴最后却以悲剧告终的贾宝玉、《卖油郎独占花魁》里端正理性却失之索然无味的卖油郎……王老师教导学生观察文本中的文学讯息,从差异中以对位方式分析比较,追查并导出结论,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设定猪八戒的化丑为美,其实是一场轻喜剧风格的美,正因为不断失败、永远快乐,融可笑可叹、可悲可喜、可爱与可恨于一体,充满矛盾、错位,又统一在自作聪明的弄巧成拙的循环中,而形塑成无可取带的艺术典型。

接着,王老师问学生:“读本文时,你笑了几次?为什么而笑?”三民高中的学生很可爱,面对这个融合PISA“截取讯息”与“发展解释”的问句,回答以:“‘顶不住’,因为很像我。”课堂瞬间笑声如浪,好一派春风化雨的轻松氛围。(按:文本述及“猪八戒因为‘性趣’,屡犯不改。在白骨精面前顶不住,到了盘丝洞,只见女儿身,不见妖怪,还是顶不住。到了女儿国,就更顶不住了。死心眼、出洋相,活受罪。喜剧性层层加码。越是可恨,却越是可笑,也就越是可爱。”)

最后十分钟时,王老师继续抛出问题:“和文章相比较,你觉得成功的演讲需要哪些条件?”王老师归纳总结,提出一篇好的演讲稿必须有笑点,“有笑,就是有效”,演说者眼中有听众、心中有把握、表达有个性、肢体有配合、逻辑有层次,才是一篇成功的演讲稿,一如今日所上的这篇演讲稿。

王兆芳老师是福州一中的高级教师,同时也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兼任副教授。课堂结束前最感人的一幕是:王老师在下台前向同学们慎重介绍:自己的恩师正是本文的作者、坐在台下观课的孙绍振教授。由嫡传弟子来讲授老师的文章,真是再适合不过了。王老师虔敬儒雅得深深一鞠躬,孙教授微笑颔首回礼。明明是十月秋分,怎么我却彷佛看见暮春三月里杏坛言志的师生气象?怎么又恍若置身飘满飞花的山林,一树梅花的不是放翁,而是已开枝散叶,化身千亿的孙绍振教授。

三、道比如来真佛——福建师大

孙绍振教授

两位教学示范老师风格迥异,各有擅场,在有限的五十分钟中,料理既具广度兼备深度的幽默讲稿,诚属不易。蓦地,我想起子贡所言:“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又想起道德经第25章,如果大之名、逝之名、远之名,都无法尽其妙,那么,便不如返而求其本始之元,直接从孙教授自己的解读切入,或许可以因此更明白道之妙、物之理吧!

接触过孙教授者皆知:在高度的学术研究成就及著作等身的散文作品之外,不辍从事写作学、口语交际研究的孙教授,近年提倡“演讲体散文”,幽默风趣、旁征博引、见解独到的演说,当代独步。孙教授建构了独特的系统观念,他从传播学意义强调演说与文本二者间不容发的区别,昭示演说务必有精彩的开场白,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聚集听众的精神。以本文这篇演讲稿为例,主要谈论猪八戒,由于时间有限,开场白不可能用多层曲折的幽默方法,是以先出其不意地提出常被忽略的现象:师徒四人取经,九九八十一难,读者大多印象模糊,唯独其中四难却深植记忆。开场白从这个问题切入,不但凝聚焦点的冲击性,也具备思考的开放性,在幽默中形成可思辩的演讲议题。

孙教授早在1986年出版的《文学创作论》即指出:“揭示小说中人物个性的手段在于:第一,把人物打出常轨。第二,原本志同道合的人物发生了感知的‘错位’,对同样的对象感知不同,有了不尽相同的动机和逻辑,这就有了动作的错位,人物感知、行为分化了,各不相同,就有性格,有个性,有矛盾冲突,有戏了。”

孙教授曾亲自解读:“如果是纯粹写论文,完全可以就此论点展开论证,但是,这是演讲,不能不以逻辑转折作螺旋式‘拧紧’,仅靠幽默是不能深入作智性展示的。因为幽默是虚拟的,是超越逻辑的。这是文学评论,要有思想深度,就要有智性,有逻辑的深刻性。然而理想的演说,并不能仅仅以智性为满足,还要说得有趣。”为了追求智而有趣,文本中最妙的,莫过于说到白骨精出现在师徒四人面前时对师徒四人的分析,此段完全是孙教授演讲风格的典型代表,文学评论中的智慧以演讲形式展现时,就不但有智趣,而且充满幽默的谐趣。

孙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学》一书中曾指出:“文学评论对形象的分析,不应该只停留在普遍性上,文学形象的生命在于其特殊性、唯一性及不可重复性。”孙悟空说猪八戒是个“呆子”,这一“呆”字很关键,猪八戒的可爱就在于“呆”,呆是智慧的缺乏,没有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是缺点;呆又是心地的坦诚,不虚伪,又成优点。孙教授认为猪八戒的“呆”,恰恰是人性未灭,这是男人的本性,爱好异性是天性,从传统文化而言似乎是丢脸的,应该有所掩饰,猪八戒却呆傻地公开说出他喜欢女子,表现出凡人之性未被泯灭。吴承恩可贵之处,就是让猪八戒在呆的坦然中,还带着人性的真切,从人性的角度而言,猪八戒比一味佛性的唐僧、甚至无性的沙僧更显可爱。吴承恩笔下所设定的,只要坚持到最后也抵达了西天,他就也是英雄,只不过是个呆英雄,充满喜剧性的英雄。这叫作化丑为丑,以丑为美,种种“丑”态“呆”貌,如此转化为艺术的美。呆、丑、美三元错位又三位一体,达到水乳交融的和谐程度。

最后,在两岸专家学者评议课时,孙教授亲切诙谐却语重心长的说:“透过这篇,其实我有个野心,我想清理中国独特的文学理论!西洋的文学理论有他的逻辑性在,A就是A,B就是B,各自分明。但中国的文学理论具有哲学的基础,A中有B,B中有A,是相互交流交错的。小说中的人物如果从头到尾都一样,这种人很单纯却没有深度。最精彩的小说往往是错位的,彼此不是矛盾、对抗,一如《西游记》在取经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却发展出不同的个性情节。小说真正动人的地方,往往是‘冲突’,又如《红楼梦》宝玉和黛玉在爱的过程中彼此挑剔、折磨,小说有情节才好看。”

孙教授引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五章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情节”下定义举例:若只说“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则只是个故事。如果说:“国王死了,王后死于心碎”,这便是有因果关系、有意义的小说情节了。

孙绍振教授是文学界第一位研究“错位”的专家,“错位”是其全部文学理论辐射的核心,在其写作生涯中,自《文学创作论》之后,便针对真善美三维错位,以及小说人物对话中的心理错位,进行深刻的研究。他特别强调:中国的小说不是二元对立,而是站在真善美错位的基础上发展的,就如同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是三者交错的。

最后,孙教授提到:中国的散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有演讲的题材。先秦时代的墨子、荀子、孟子都非常有自信,这些说理散文其实都是“说话”,是雄辩体,大气魄的散文。时至今日,近五十年没有看见如此雄辩滔滔的散文了,所以在当代更有推广演讲体散文的必要。演讲体散文需特别注意两点特色:

1

现场感

既然是当场面对观众,便要能引起现场高度的兴趣,演讲者须具备很好的控场能力。

2

共创性

措辞要口语化,例如说“猪八戒是中国唯一的唯美主义者”,此话只能在现场说,绝对不符合学术论文的严谨。演讲的最高境界乃是演讲者以全身心的(包括眼神、表情、动作)投入,与听众共同创造心领神会、浑然一体的氛围。

孙绍振教授在学术研究领域既广阔跨界又内核明确,既具宏观理论又长于微观分析,他怀抱超然世俗的态度,重新解读人间百态,抛开主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活脱脱以拈花微笑的佛陀之姿,看出每个生命的独特性。

论道说文,切磋琢磨,这场精彩的台湾师范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的示范教学交流,应该是近几年最特别的空前盛会吧!台湾师大傅武光教授说:看了这场授课后有两个愿望:第一、想回头再看一次西游记;第二、返老还童由七十岁变十七岁,他也想当任宇文老师的学生。

会场中,三民高中沈美华校长、中和高中柯雅菱校长,台大师培中心的欧阳宜璋教授、丹凤高中的宋怡慧主任,以及担纲课程设计与讲授的任宇文老师和詹嘉芸老师,我们前后期皆毕业于台湾师大国文系,笑闹着自诩为七仙女,簇拥傅武光老师合照。宇文老师是我昔日任教高中的高徒,如此一帧合影,三代同堂,益发珍贵。

福建师大跨海而来的贵宾,除了赖瑞云教授之外,文学院李建华书记、中文系汤化教授、潘新和教授、冯直康教授,以及登台示范教学的王兆芳老师,皆系出同门,为孙绍振教授的嫡传弟子,又先后师承克绍,这六君子数代同堂的一脉相承,在侍侧左右、鱼贯而出的身影中,在有形无形的凝聚与铺张里,点染成文学人最润泽、最美丽的谱系风景。


参考文献


[1]孙绍振. 文学创作论[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

[2]孙绍振,孙彦君. 文学文本解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孙绍振. 美女难逃英雄关( 下)[J]. 名作欣赏,2019(7).

作者:易理玉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