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治疗或妄用温补,辨证不清,皆可因药致病,临床医者可不慎乎

 子亮N 2020-01-08

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内经》对如何用药十分讲究,将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治疗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当今不少的人认为中药大多数源自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总认为不会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任意滥用,乱役药石,同样亦会发生毒副作用。

过度治疗或妄用温补,辨证不清,皆可因药致病,临床医者可不慎乎

清代名医王孟英先生曾说,“病于病而死者十之三,病于药而死者十之七”。说的是医生用药不当造成的危害要远大于疾病本身。我认为他的这个话说得并不过激。因为这是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深刻体会,是发自肺腑的箴言。

严格地说,对一个病的治疗,要随着病情的转变而调整治法与用药,或适可而止,静以观之,绝不能一成不变或一竿子到底地治疗下去,否则就会因药致病,甚至走向病情的反面,如由热证转为寒证,或实证转为虚证等。

过度治疗或妄用温补,辨证不清,皆可因药致病,临床医者可不慎乎

《王孟英医案》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一男子患喉痹,专科治之甫愈,而通身肿势,医者惊走。孟英诊之曰:病药也。附子理中汤数例而痊。谓喉痹治以寒凉,法原不谬;而药过于病,反成温补之证。是病于药也,非病于病也。

过度治疗或妄用温补,辨证不清,皆可因药致病,临床医者可不慎乎

此病即是由于过用寒凉之药,使患者原来的热证转变为后来的寒证,由实证转为虚证,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故使得王孟英不得不采用相反的治法以纠偏,可见临床掌握用药进程之重要。

过度治疗或妄用温补,辨证不清,皆可因药致病,临床医者可不慎乎

医者要随时观察病患的反应,用药适可而止。然而,目前在临床上有的医生一次处方就给开 7~10剂药,既不管患者什么病,也不管患者服了前面两剂药后会有什么变化。这种方式实在值得商榷。

我近日治一位 68岁的老妇陈某,主诉是小腹胀痛,兼小便不利,又见舌苔略腻,脉略弦数。3天前她曾在另一位中医处诊治,据云服药仅 3次后即觉症状有所加重,且出现眼瞀,故不敢再服。我视前医处方中有桂枝、白术、黄芪、云苓、石菖蒲、乌药、玄胡等,药性偏温,与其湿热滞于下焦且疏泄不利之证不相吻合。

过度治疗或妄用温补,辨证不清,皆可因药致病,临床医者可不慎乎

故我改投柴胡、苦参、黄柏、半枝莲、白芍、丹参、 川木通、车前子、夏枯草等清利湿热药予之,愈。此证显然不属寒证,也基本不属于虚证,故不宜用温补之药,如用之反使病增。 总之,过度治疗,或妄用温补,辨证不清,皆可因药致病,临床医者可不慎乎!

过度治疗或妄用温补,辨证不清,皆可因药致病,临床医者可不慎乎

中国的传统中医是有别于西方的医学的,中医治病讲究彻底切除病灶,所以其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并不能实现西医的快速,但其治疗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并且疾病复发的概率要低很多。中医医治疾病从来都是非常谨慎的,古有神农尝百草,以身试药,清楚药性,规范谨慎用药是临床中医师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