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间词派不适合叫做西蜀词派

 燕山茶社 2020-01-08

在古今词学家眼里,花间词派得名于五代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乃不争之事实,由于近乎定论,所以大都不深究其所以然,以至当今某些论家述及花间词派时,常常置定论于不顾,擅以“西蜀”二字取“花间”而代之,至谓“因后蜀赵崇祚收录始自温庭筠、终至李珣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故又称西蜀词派为花间派”,造成不应有的名实不符、名称歧出现象。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了正名,特于评辨花间词派之始,不惜小题大做,将其拈出而明辨之。

花间词派不适合叫做西蜀词派

唐诗意境

欲为流派定名,先须了解流派概念。古今文学理论家对文学流派之涵义多有界说,当代较具代表性的意见见于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谓“文学流派,就是一定历史时期里,在思想倾向、艺术倾向和创作风格上相近或相似的作家所形成的文学派别”。名由实定,如果用这一界说检核花间词派之名实关系,可以说基本相符,并无明显抵牾之处。因为《花间集》所选录的温庭筠等十八位作家都生活于晚唐五代这一“一定历史时期”,由《花间集序》揭示和《花间集》中作品显示的作家“思想倾向、艺术倾向和创作风格”,也确乎“相近或相似”。又“花间”二字虽系方位词,极为平常,但作为一种符号工具、信息载体,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活动领域,常具有明、暗两重意蕴,“”指的是与花这一自然现象相关的空间环境,“”指的是与美貌女性有关的人事环境,后一重意蕴与花间词派的创作实际正相吻合。

花间词派不适合叫做西蜀词派

唐诗意境

从《花间集序》可得而知,所谓“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其创作取向取的正是与男女有关之情事。又所谓“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南国蝉娟休唱莲舟之引”,其功用价值的实现也与女性密切相关,即离不开歌妓的有效配合。撤开《花间集序》不谈,就是把目光转向《花间集》所辑录的五百首作品,也足以找到相吻合的证据,因为其中近五分之四的作品皆以与男女情事相关的生活为题材。

花间词派不适合叫做西蜀词派

唐诗意境

​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归根结底应取决于它特有的风格,“花间”二字至多只是花间词派风格特征的提示而非其特有风格的准确概括。不过遗憾的是,花间词派的特有风格迄今尚在探讨待定之中,故在最后定论未作出之前,作为权宜之计,仍当以《花间集》的“花间”二字为其定名,而不宜随意易以它名或使其兼有如“西蜀”这一不实之名。花间词派其所以被称为或兼称为“西蜀词派”,大抵因于《花间集》所录十八位作家有十四位系生于蜀或仕于蜀的蜀地作家。

花间词派不适合叫做西蜀词派

唐诗意境

然其说看似能成立,实乃似是而非,其所以为非,主要理由有三:一是文学史上以地域命名流派的例子虽非少见,如明之公安派、竟陵派,清之桐城派、常州词派等,但有一条不成文的定律,即用以命名的地域名皆系流派之开创者并对流派风格之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者的出生地名,而花间词派的实际开创者并对花间词风之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者的温庭筠却生活未及于五代,既非蜀地人又从未仕于蜀。二是五代期间,蜀地能词且风格与花间词风相类的作家并不止于已入录《花间集》的十四位,如还有前蜀国主王衍、后蜀国主孟昶,以及据考为《花间集序》作者欧阳炯的妹妹欧阳彬等。

花间词派不适合叫做西蜀词派

唐诗意境

三是以“西蜀”二字为名,至多只能指明其地是晚唐五代时期词家较多、创作较为活跃的一个地区,或示意其地聚有许多词家,词家相互间交往沟通,易于形成某种词风而已,于流派本质特征之揭示,了不相涉。据此,“花间”与“西蜀”是否能轻易相互取代,两者之间是否能随意画等号,其答案不难自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