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高法新案例:买房后至今没办产权证但实际居住多年的,购房人拥有实际所有者地位

 江中鸟6933 2020-01-08

裁判要点:

买受人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并支付购房款,购买了房屋并实际居住多年,虽未经登记机关予以产权登记,但在没有证据排除房屋归买受人实际拥有的情况下,应当认可买受人对房屋的实际所有者地位。

案件编号:(2019)最高法行申1125号

审判法官:审判长:聂振华,审判员:袁晓磊,审判员:李小梅

郝晓亮申请再审称:1.再审申请人对于涉案房屋享有事实上的物权,且再审申请人是否是合法的所有权人属于行政认定而非司法审查的范畴,更何况并没有法律规定对于无产权证的房屋不予补偿。2.被申请人在作出迎政房征决字(2017)1号房屋征收决定(以下简称被诉房屋征收决定)前未进行认定而作出区别补偿,严重侵犯了再审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再审申请人与本案具有利害关系,有权提起本案诉讼。3.被申请人在做出被诉征收决定前,并未对案涉补偿方案履行公示公告程序,且征收补偿费用未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亦未履行征收决定作出的系列前置程序,程序违法。故请求撤销一、二审裁定,再审本案。

最高法院经审查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郝晓亮是否具有本案原告诉讼主体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本案中,郝晓亮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并支付购房款,购买了案涉房屋并实际居住多年,虽未经登记机关予以产权登记,但在没有证据排除案涉房屋归郝晓亮实际拥有的情况下,应当认可郝晓亮对案涉房屋的实际所有者地位。迎泽区政府于2017年4月5日作出并公告被诉房屋征收决定,郝晓亮购买并实际居住多年的案涉房屋位于征收范围内,被诉房屋征收决定将会直接影响郝晓亮的权利义务。故郝晓亮与被诉房屋征收决定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具有提起本案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一审法院裁定驳回起诉、二审法院予以维持,属于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予纠正。裁定如下:本案指令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