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的珩地

 xxjjsdt 2020-01-08

◎崔广旺

我家住在弶港浪港边,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

浅海捕鱼必须要有珩地。这里的海滩珩地很多,随着港势、地质、潮流、流速的变化而成,分布也很广。

这里的珩地各有特色,巴金沙、牛角沙、铁板沙、团子沙、四船珩、巴巴珩、沙鱼珩、江家乌、高泥、条子泥……是小取生产的珩地,而“条子泥”是这些珩地里最有特色的。

人们为什么叫它“条子泥”呢?因为它的地形比较特殊。南至渔舍港,北至巴斗、蹲门、大丰王港,东至高泥,西至弶港港湾。南北长10公里、宽3公里。在黄海滩涂上是一条长长的纽带。所以,人们都叫它 “条子泥”。

“条子泥”已有上百年历史了,出产着极丰富的海产品。鱼、虾、蟹、文蛤、鲳鱼、鳓鱼、马鲛、梭鱼、黄鱼、梅头鱼、比目鱼、条鱼、米鱼、沙汀鱼、白虾、黑虾、红虾、条虾、跳鬼虾、大对虾、梭子蟹、螃蟹、八角蟹、花蟹、蟛蜞、文蛤、竹蛏、泥螺、沙蚓(海葵)。

我曾当过8年渔民。这些珩地我都到过。当时,我们也张到不少鳗苗,都抛向外河,倒往大海。因为,没有人买。1966、1967年在“条子泥”珩地上,我就生活了整整两年,当船头班长,负责全船人员的思想工作和船头的重大决策。我们主要是采捕文蛤等生产。当时我们采捕大鱼、大虾、小鱼、小虾无数,弶到的大马鲛鱼有小孩那么大,一条就有几十斤,要两个人抬上船。一个潮水有时捕几百斤、几千斤、好几吨,吃鱼如当饭,大黄蟹随吃,文蛤肉用盒子装。大黄鱼除网捕到的外,水面上皆是,在水面上一动也不动,没有小的,全是大的。像浮浜草。海水退干后,放眼望去,就看到沙蚓(海葵),三四步一棵、七八步一棵,开贴在沙滩五公分厚的涂头泥上,像一把把张开的伞,又像美丽的荷花,好看极了。

 “条子泥”中的一港一丫,对我来说是那么亲切,一清二楚。一听到海鸟的鸣叫,渔民们就知道潮水要涨了。奔腾的潮水有半人高,3公里宽的白带迎面而来,如同溜缰的野马,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十分吓人。倘若你被潮头冲倒,会永远也爬不起来……

条子泥中,成千上万的潮水鸟、长嘴鸟、野鸭鸟、海鸥,双翅张合,叫声不断,好看、好听极了。

一年四季,潮汐最大的时候,是每年的农历七、八月份,每月潮汐最大的时候,是农历十七、十八两天。如果有六、七级的大东北风,那潮水就更大、更凶猛了。正如人们所说,七潮八潮如马跑。

晨看日出、午观海潮、晚听潮声。“条子泥”是海鸟的天堂。现在,南京、上海、苏州、无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沿着352省道,来“条子泥”看海的人无数。每天都有上百辆车子开往“条子泥”。采捕文蛤、跳起迪斯科,每年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有200万人。“条子泥”是太平洋西岸生态环境最好的湿地,这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