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人介龙,趣谈苏作工艺与橄榄核雕

 百物者 2020-01-09

以手工业和其所创造的艺术品而言,苏州早在宋代以来便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苏工”、“苏作”的名号。到明代中后期,苏州制的手工艺品的欣赏和销售范围更是从南方延伸至北方,这一时期的宫廷中已经不乏当时知名的苏州工匠和其作品。明宣宗朱瞻基更是对苏作雕刻情有独钟,在闲暇之余学习过雕刻。

到了清代,苏作雕刻的知名度达到了顶峰,除了专程在苏州订做作品外,造办处还开始根据皇家的喜好制作图纸,然后将图纸送往苏州,由当地匠人实现图纸中的构想。而苏州匠人叶开始频繁出现在宫廷之中,一些匠人还会为皇帝讲解工艺知识和帮助皇帝进行鉴赏以及辩伪。

苏州的玉雕以专诸巷最为盛名,苏州核雕以舟山村最为出众。舟山村制作核雕专选橄榄核,而橄榄核中又专选乌橄榄之核,匠人多是在广东承包或圈定一批树木,待成熟时去皮取核,然后经历数年的阴干使橄榄核中水分蒸发,这之后根据核型的不同决定其使用范围和画面设计。匠人雕刻橄榄核雕常常准备刻刀二十余把,刻刀并非是商店中买的那种,匠人一般自己磨制刻刀,刻刀更不会轻易借给他人使用。核雕虽小,然而耗时却颇为漫长,对心力和体力都是一种考验 ,例如老苏工的一串八籽财神其用刀就不下100000次,如此考验非寻常之人可以经受的。

“技冠天下”、“承旨而作”正是对古代苏工的最好评语。在如今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时代,相信还会有更多苏州匠人坚持手作精品,以更好的作品彰显苏作核雕的大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