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告:在北上深买房自由,最低年收入需要34.4万

 shenlande 2020-01-09

今天,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揭露了“拼多多们”下沉之后快速增长的真相;

而链家联合DT财经发布的另一份报告则透露出另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95后开始攒钱买房,而不是大手大脚花钱了。

麦肯锡在《2020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中说:中低线城市(非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出现了一批 “年轻购物达人”,他们“空闲时间也远多于大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往往在下午五六点钟便会结束工作回到家中,路上通勤时间远远低于大城市消费者。因此,他们拥有更多空闲时间外出就餐、追逐最新潮流趋势、购买高档产品,提高生活品质和社会地位。”

这些二三四线城市的“年轻购物达人”不太储蓄,“对未来保持乐观并充满希望,极为容易种草最新潮流事物,小红书和抖音都是他们的常驻地。”这部分人仅占到调查样本的 1/4,却贡献了整个调查人群中 2018 年消费支出增长的 40%。

换句话说: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在日常消费中落后了。

那么,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把钱转移到哪去了?”麦肯锡认为,他们中的很多人改变了消费习惯,变成了精明型和节俭型消费者。这些人在 2018年、2019年明显感觉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之后,缩减了日常开支,并“为未来重要的人生事件做准备,比如购房、结婚等。”

1月8日链家联合“DT财经”发布《2020 中国居住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2020 居住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

《2020 居住报告》调研认为,95后正在快速进入楼市,2019年主要城市购房者中,95后的占比相较于2017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于链家 & DT财经报告

而且95后对居住质量的要求更高。在北京、上海和南京,95后和90后的平均购房面积相差并不大,尤其是北京,95后的平均购房面积仅比90后小了0.6㎡。

麦肯锡指出,在谨慎消费的背后,是收入增长的放缓,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减少一些领域的开支,把钱花在必须品和更能感受得到的地方。2012年至2018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了65%,远远超过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而同期的收入增长却在放缓。

图片来源于麦肯锡报告

所以,年轻人为了买房,以及应对收入增长放缓,不得不减少了开支。毕竟买房还是很贵。《2020 居住报告》认为,在北京实现“买一居室自由”(按购房套均总价与最低首付比例,并按照 4.9% 基准利率、25年商贷年限、每月还贷金额不超过家庭月收入30%的限定条件综合计算),家庭年收入至少要达到48.6万元,深圳是39.4万元,上海在三座头部城市中的购房门槛最低,但门槛也要34.4万元。

如果你想在北京买一套两居室,在不啃老、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家庭年收入可能要达到86.7万元才可以。与此对应,根据《2020 居住报告》统计数据,2019年北京市两居室的成交均价为 455.1万元/套。

图片来源于链家 & DT财经报告

“对于青年人来说,在北京、上海、深圳置业仍是件不太容易的事,2019年北上深青年购房者的平均年龄都超过了30岁。”《2020 居住报告》统计,在30岁之前,大部分人需要租房住。

而且,8成租房的年轻人选择的是合租,因为整租租金是合租的2-3倍。只有随着年龄慢慢增长,收入提升,又没有买房,一些人开始从合租变成整租。

《2020 居住报告》假设,当月租金少于收入的30%时,青年人就算是拥有了租房自由。北京、深圳和上海的整租一居室租房自由收入最高,位列 TOP3,分别为 1.77万元/月、1.46万元/月 和 1.34万元/月,均高于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

青年人正在用行动为城市的居住幸福感投票。南京、重庆、成都、武汉等热门二线城市的购房年轻化趋势最为明显。广州、南京、重庆、武汉这些让青年住起来更容易的城市中,青年消费者在生活升级类消费上的提升也最快。

而一线城市青年们越来越不敢花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