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文明苑 2020-01-10

——写在关于“中华文明,根在庆阳”话题的文章连续发表100篇之际《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2020.1.1./「原创首发」/作者:杨永辉/审稿:王春 王毅 于振东 姚生奇/摄影:窦生满/编辑:窦彦礼

《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近几年来,华夏寻根热持续升温,热情较高的地方有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山东、湖南、云南、贵州等地,我以为甘肃庆阳的可信度较高,理由有五:

四、庆阳的地貌特征与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关于上古时期大洪水的传说和灾后余生的情况一致。《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世界各地都有上古时期发生大洪水的传说,而且在一些地方还惊人的相似,具体为:大约在1.2万年左右,人类曾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世界各地都有上古时期发生大洪水的传说,而且在一些地方还惊人的相似。19世纪中期,美国考古学家德奈利经过一生的努力,出版了他《亚特兰蒂斯——太古的世界》,他也因此而被誉为“科学性的亚特兰蒂斯学之父”,其研究成果为:公元前一万年左右,古大陆“大西州”突然发生大地震或彗星撞击地球并引发海啸和洪水,这场灾难使得地球上除了高山上的人群部落得以幸存外,几乎全部灭绝。《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躲避自然灾害和逃生自救,是人类的本能。根据历史资料和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传说,及一些不太明显的地质特征考证,足以让我们进行这样的推想:大约在1.2万年前,一场大洪水席卷了北半球,所有大约低于1000米的山峰都被淹没。洪水的高峰期约持续40天左右,到洪水最后消退,时间长达3至4个月。这场大规模的灾害,毁灭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人类。幸存下来的人类,大多是平时居住在高原和山区的人们。在河域文明时代,他们的进化程度要远比居住在富饶的平原和大河流域的人群低得多。洪水退后,高原与山区的人们陆续进入平原,接受了灾害丧生者的文化遗产,但是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从太古到21世纪,似乎我们的文化经历了一个断层。大西州洪水与河域文明之间,似乎又相隔数千年的历史时光。

《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世界各地都有这次大洪水的传说,而且在一些地方还惊人的相似。后来,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那次大洪水的直接和间接证据。人类学家也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关于本民族文明起源的传说则发现: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传说都普遍述及人类曾经历过多次毁灭性大灾难,并且如此一致地记述了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出现之前的某一远古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造成全人类文明毁灭的大洪水,只有极少数人得以存活下来。而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只要能存活下来的人,必然是当时住在高处、和向高处撤退的人。这个高处就是中国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7个省区,面积64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这个黄土高原的最高处和单位面积最大处,就是陇东大塬(董志塬)。今天,国家考古专业团队和很多民间文史爱好者,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密集的古人类遗址,是全国其他任何地方都不曾看到的一种现象。《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庆阳地处黄土高原腹地,董志塬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大塬,黄土分布占世界的70%,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这里洪荒亘古,历世沧桑,苍凉荒漠,浩茫厚重。历史在这片黄土大塬上,曾演绎过多少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画面。庆阳籍学者于俊德、于祖培先生在《先周历史文化新探》一书中称:“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是黄土高原迎接了古人类,一次次挽救了中国古人类,因而旧石器早中期人类生活遗存在这里发现最多。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不仅仅指新石器时代,可以将她推得很远很远。”各种文字记载的历史和地名记忆、民俗传承等信息显示,那些灾后余生的人们,在这个高处与自然搏斗,繁洐生息,孕育了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发展壮大后逐步向外迁徙,成为这一期文明的开创者,他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随着人类的进步,我们的祖先逐渐掌握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开始逐步走出这个黄土大塬,将这里沉淀的文明成果,包括宗法制度、文字系统、思想文化带了出来,并扩大到四方,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庞大族群。

《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这一分析,与日本、马来西亚、老挝、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希腊、埃及,以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族等各个不同国家和民族对那场大洪水的记忆是一致的;与大多数专家、学者关于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文明的观点是一致的;与以窦彦礼先生为首的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文史爱好者的考察和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五、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文明是大多数专家、学者的共识。《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黄土高原,中国中部偏北64万平方千米的黄色区域,大约在80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湖泊。“风成者”说,那时期,地球上的天气干燥而寒冷,到处吹着强劲的狂风,狂风吹起地上的沙土和尘粉,落到这片湖泊,湖底的泥沙越集越厚。后来,由于地球大陆板块发生碰撞,把整个湖区慢慢地推升起来,进而使湖水变得越来越少,最终干枯。黄土露出地面,渐渐成了高原。中国古籍里多处有关于“雨土”(沙尘暴)的记载,也仿佛证明了这一点。班固《汉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公元前32年4月的一天,“大风从西北起,云气亦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这一区域是中国沿海向内陆、平原、高原的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区域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在地形图上我们很容易发现,这里一片苍黄,看起来十分荒凉,似乎一点也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很多人忽视了它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自然环境。在今天人口稠密的情况下,这里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但在遥远的几千年、上万年前,相对中国的其他区域而言,这里却是亦农亦牧的宝地。《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上古时期的华北大平原,从燕山脚下到江淮之间,沼泽遍地。如果遇到洪水泛滥,这时候的黄土高原俨然就是“沿海地区”。而大禹治水的传说,正是那个时候的写照。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其他地方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也海拔较高,却为何没能抢占“文明高地”呢?青藏高寒、西域缺水、东南湿热,而黄土高原既有水、又有最广阔的安全摇篮——河谷盆地,而这里沉淀了全球最后的黄土层,在农业社会初期,这种具有“自我加肥”能力的黄土地(学者何炳棣转引李希霍芬文章语),是当时最理想的文明之舟。根据各类历史信息,从尧舜禹到周秦汉唐,核心都在黄土高原。无论古史传说、文献记载、考古发现,无论人文学者的考证,还是科学家的研究,均充分表明: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7个省区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成熟的最重要舞台。从西侯度人、蓝田人、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等旧石器遗存,到大地湾、南佐、齐家、仰韶、半坡、庙底沟、姜寨等新石器遗址,再到石峁、陶寺等“准文明遗址”——不同时期的文化与文明,几乎连续相继地出现在黄土高原。这种时间上的高度连续,在其他任何地区,都是无法全部具备的。《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华夏文明初期,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接近文明或准文明的遗址,它们有的有类似于文字的抽象符号;有的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城池;有的还发生了经济阶层的分化等。为此,河南、山东、湖南等地的一些文史爱好者还与陕西、甘肃、山西的一些文史爱好者在网上打嘴仗。近几年来,由于长江流域也出土了大量的旧、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很多长江流域的文史爱好者也加入这个讨论,说华夏文明发源于长江流域而不是黄河流域等等,没衷一是。但那些遍布大江南北的文化遗址,有的后来断层、消失,有的被其他文化融入等等,都不够全面。唯独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文明的论断,与历史、地理、自然、民俗、地名、传说、神话等相一致,最具说服力。在人类认知、改造自然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黄土高原是其生存最安全的地方。而其中的盆地最肥沃,是发展壮大后,向外迁徙过渡的好地方。随着人类的进步,后继者逐渐掌握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开始逐步走出黄土高原这个诺亚方舟,将这里沉淀的文明成果,包括宗法制度、文字系统、思想文化带了出来,并扩大到四方,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庞大族群。今天,中国大地上发现的众多旧、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就像绚丽的百花,满天的星斗,争相齐放。它们与黄土高原孕育中华文明的论断并不矛盾,因为它们的营养元素,都不同程度地来自那个隆起的黄色岛屿——黄土高原。《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在这块黄土高原上,相比较而言,庆阳有大量的古人类遗址;庆阳出土了很多上古时期的国家代表性文物;庆阳的地名、民俗大都与上古文化传承有关;庆阳的地貌特征与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关于上古时期大洪水的传说和灾后余生的情况一致;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文明是大多数专家、学者的共识等。这些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全部具备的。为此,我以为,中华文明源头在黄土高原最高、单位面积最大的那块叫做陇东的大塬上的观点是成立的。当然,黄土高原的其他地方也有古人类遗址,但与中心在陇东大塬上的观点是不矛盾的,因为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在找这个中心和源头。《庆阳是华夏文明源头的五大理由(下篇)》

参考资料:

①《山海经》元阳真人著

②《史记》史马迁著

③《汉书》班固著

④《上古庆阳》《丝路先声》窦彦礼著 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

⑤《麦克尼尔全球史》麦克尼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⑥《黄土高原,中华文明的原点》大地理馆

⑦《地球上到底出现过几次人类文明》百度问答

审稿、摄影、编辑简介:

王春:65岁原庆阳市博物馆馆长,甘肃省历史学会、民间文艺家学会、庆阳市历史学会、民俗学会、周祖农耕文化研究会会员。

王毅:87岁,庆阳祖传骨科名医世家,岐黄文化的传承者,陇东岐黄文化博物馆馆主,长期致力于上古文化的研究。

余振东:75岁,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戏剧、论文等400多万字。

姚生奇:80岁,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华夏文明研究者,庆阳民俗文化研究者,合水胥妵山华胥氏文化传承者。

窦生满:65岁,华池县摄影家协会原主席、企业家、文史爱好者,长期致力于上古文化的研究和资助工作。

窦彦礼:70岁,中华上古文化研究资深学者,中华人祖图腾文化独立学者。出版《上古庆阳》《丝路先声》等上古文化研究专著500余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