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地保护站设置不难,六张图让山友一看就会

 户外探险杂志 2020-01-10

登山运动,是一门与岩石、冰川、雪地打交道的艺术。每一种地形都有其特多的技术难点和要求,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下在雪地之上如何进行保护点的设置。

雪的质地,雪层的硬度和厚度一起决定了保护点的可靠性或高或低。

基本原理非常简单:选择适合的装备,挖一个合适的雪槽,设置一根扁带,扣一把主锁与牛尾相连接。

基本原理

为了使保护点足够安全可靠,有一些原则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对于各种保护点的设置方法,下面列举了一些共有的原则:

1. 挖雪槽

放置于垂直于坡度的方向,雪槽与斜坡夹角大约为40度。当然,40度是理论数值,我们不可能把量角器揣在身上。但只要在操作时头脑中清楚什么样是最理想的状态,你设置的保护点的整体强度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译者注:对于放置角度没有绝对的角度范围,一定要在放置后对其进行测试)。

2. 拉力方向

拉力的方向当然是朝向山下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个作用力,使锚点在雪里陷得更深。所以扣在扁带上的主锁应被放置在比保护点的地势尽量低的位置。若有必要,还应当顺着山坡的方向挖一个小雪槽,来避免雪会给扁带提供一个支撑力,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拉力。雪是一种很特别的材质。雪地保护点与在岩石、冰壁上设置的保护点不同,在雪地环境下,由于它们的强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会让结组登山者处于绝境,我们经常会利用不同工具设置雪地保护点。

“不要摔倒”好像才是最好的救命法宝。不过当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法,让它成为一把安全可靠的稻草!

3. 登山者的位置

保护点一旦设置完成,为了使拉力方向更为有利,登山者应该处于朝向山下地势足够低的位置。还要挖出两个足够大的“雪窝”,给双脚提供支撑,也更有利于能够转身趴在雪坡上。实际上,对跟攀者进行保护,以及接下来进行下一段绳距的先锋保护,都是作用于安全带上,而不是在保护点上。而保护点的作用,只是当需要时,攀登者可将自己连接到保护点上。

不同类型的雪地保护点

1. 使用一只冰镐设置保护点

虽然如今的趋势是使用两只冰镐来制作一个保护点,但只使用一只冰镐还是会大大的提升效率。只要有差不多足够的长度,有时登山者或滑雪者会只使用一只冰镐来设置雪地保护点。

> 若有可能,根据需要把雪压实—对于没有粘性无法攥成球状的雪,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 根据需要,尽可能深的挖一个雪槽来放置冰镐。对于比较硬的雪,在顺着山坡的方向,同样要挖出一个小雪槽来放置扁带。

> 将冰镐放置在雪槽中,将扁带在镐柄的中间位置打一个牛结(Cow Hitch)。如上图 (译者注:可将扁带套在稍靠近镐头的位置)。

> 将雪槽填满并压实。要注意镐柄长度,他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强度。

2. 使用两只冰镐设置保护点

当我们使用两只冰镐进行攀登时,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第一只冰镐的放置方法与上述的操作一致。将第二只冰镐垂直于水平放置的第一只冰镐且置于其前面,深深的插入雪中。将扁带绕过两只镐柄,打一个牛结(Cow Hitch)

冰镐底部的柄托可能会有碍于操作。对于这类冰镐来说,这确实是一个缺陷哇!

3. 雪锚 - Deadman

这是一种很强大很有效的工具,阿尔卑斯山区的攀登者们往往错误地倾向于忽略他们。

然而在Patagonia进行攀登,或是在Ben Nevis山,我们总能见到它。雪锚的钢缆使用起来非常便利高效,避免了总是需要我们为绑在冰镐或雪锥上的扁带挖一个雪槽的情况。

并且,这种装置的作用在于,如果拉力方向已是固定的,Deadman将会顺势在雪里越陷越深。如果是在雪有点硬的情况下,挖一个洞来放置Deadman,或是借助冰镐的锤头,将它钉入雪中。

4. 雪锥

‘’

这是一种轻合金制成的角铁。使用方法与利用冰镐设置保护点的方法一致——将它水平放置在恰当的雪槽里。

当然,我们还可以将它竖着插进硬雪中,甚至是非常硬的雪。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雪锥上的其中一个孔来放置扁带和主锁。

如果我们要把雪锥插入硬雪中,倾斜的角度应该与插入雪锚的情况是一致的—与山坡呈40度左右的夹角。

雪锥也可以被用于下降,同样可用在需要跨越冰裂缝的时候。由于它的实用性,我们可以预先准备,自己动手,即可很容易地制作出一只木质雪锥(长度为60cm,横截面面积为6x8cm)。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一根没有节疤的木头才行!

5. “人脑智能” 解决方案‘’

雪是在高海拔地区登山者必须要适应的一种环境,想让它来配合你,门儿都没有!

这与岩石环境截然相反,我们可以改变岩石原貌,人为的创造出一些条件。软雪,硬雪,粘雪,如果我们没有预先准备好必要的装备,或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装备,有时候就需要我们更加机智。

在这种情况下,一切都是可能的:将一个足够大的石头埋进雪⾥里,一个背包,一件冲锋衣。总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不易破裂,有足够的强度,都可以为你所用。不过.....什么装零食的塑料袋啊,您还是不要想了!

图文出自法国《高山》杂志

原文作者:Philippe Brass

译者介绍

猛哥,

留法归来,闯进户外一年,

从享攀培训到登协高山班,

从一张白纸到钟爱攀登。

会叨叨法语,见习翻译,

或见,偶有闻,

愿把贱文拿出来分享。

学不停,爬不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