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锋 | 从圆通厚到如云的一笔

 竹泉顷田 2020-01-10

从篆书与隶书上溯至中国书法的源头,感受天真古拙之美

🙋

今晚「篆隶筑基」就要开课啦,你准备好了吗?

在暄桐教室,从中锋到篆隶楷行草的完整一程,已经走过了几个轮回。而每一次新旅程的起点,依然是由写下一笔中锋开始。

就像这些日子,暄桐的新同学都在练习画道道和圈圈,为后面的学习做着预备呢😌

同学们都有在认认真真写作业呢

历来,书家都强调着中锋用笔的重要。清代笪重光在《书筏》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白蕉先生更是郑重其事了,说“用笔讲用中锋,是书学的宪法,是用笔的根本大法。”

这样的在意与强调,并非意味着中锋是全部,它之所以这样重要,正是因为它是旅程的起点,大厦的基石。
暄桐同学书写的一笔中锋线条

就像小朋友学走路得先站起来,习武得站桩,跳舞逃不过基本功,写好一笔“圆通厚”的中锋线条,是初习者进入这个领域的必经法门。

关于中锋,古来有好多有趣的譬喻和故事,好多好多热爱写字这件事的人,都曾经长时间地琢磨着,体会着它。在今晚「篆隶筑基」课程开始前,我们想先与你分享😊

关于中锋
他们这么说


行在中间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东汉 蔡邕《九势》

关于中锋,这大概是古来说得最贴切的一句话了
说的是毛笔的笔锋在书写的时候,始终在点画的中心行走。
譬如沈尹默先生就曾经说,“人人都知道,凡是美观的东西,必定通体圆满,有一缺陷,便不耐看了。字的点画,怎样才会圆满呢?那就是当写字行笔时,时时刻刻地将笔锋运用在一点一画的中间。”
但蔡邕这句话里的“常”,大概应该是“经常”的意思。中锋行笔就如同在大道上骑自行车,车头是在左右的轻微摆动中去求得平稳,是在动态中的平衡。
中锋也是如此的。
如印印泥,如锥画沙

用笔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使其锋藏,书乃沉着,常欲透过纸背。

——唐代 褚遂良《论书》

古时用作封泥的紫泥很柔软,如若以坚硬的印章印在上头,手上就要格外沉着有力,起止无痕迹。写字的时候,也要如同印印泥一般,以入木三分的力度,不可轻浮。
而用锥尖在平平的沙面上留下痕迹,必得要深入沙里一些,才有清晰线条可以看出。这就像我们逆着光,远远地去看一棵大树,依然会感受得到它的浑圆立体。
过去人常说,要下笔便有凹凸之形。便是说,要让所写下的一笔,不是扁平的一笔,不是干枯的一笔,而是令人能够感受得到质量与体积的一笔。
所以褚遂良的两个譬喻,在后世一直被书家们反复提起,都以为恰当呢。


何如屋漏痕

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 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唐代 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

颜真卿曾向怀素请教笔法。
怀素回答,说自己常常观察夏日的云天,墙上的裂痕,从林中飞掠的鸟,受惊的蛇,觉得从中有很大的受益。颜真卿听后,接了一句,你说的这些,比起屋漏痕来,如何呢?
怀素听了,站了起来,握着颜真卿的手说,我又得了一奥妙。
让颜真卿有所领悟的屋漏痕,指的是墙垣上因常年渗漏雨水所留下的痕迹。这就像笔锋从纸上行过的时候,往往因为阻力,会在中间留下一缕深深的墨痕,而两侧因为相对墨色较淡,于是自然而然地,会让线条形成一种饱满浑厚的立体感。
这样的留痕,充实饱满,中间流水的痕迹不偏不倚,两旁留有饱满水分缓缓晕开,显得格外凝涩且浑厚。这样的状态,与书法里中锋用笔所求的沉实凝涩,圆融厚重,是十分一致的。

圆通,但有力

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

——南宋 姜虁《续书谱》

钗和簪都是古时发饰,区别在簪是一股,而钗是两股,总有弯折处。可见古人用字,永远是准确贴切的。

用折钗股来譬喻中锋,正是在形容当行笔遇到圆转弯折时,依然要如金属的弯折处,饱有圆曲弹性,遒劲有力。

过去人说,这就像“武人屈臂”,用力要均匀,张弛需有度。做到这一点,想来也是非岁月不可的事了。

在墨迹里,看到时间

前人往往说行笔,这个行字,形容得很妙,笔在点画中移动,好比人在路上行走一样,人行路时,两脚必然一起一落,笔要在点画中移动,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落就是笔锋按到纸上去,起就是将笔提开来,这正是腕唯一的工作。但提和按必须随时随处相结合着,才按便提,才提便按,才会发生笔锋永远居中的作用。正如行路,脚才踏下,便须抬起,才抬起行,又要踏下,如此动作,不得停止。

——现代 沈尹默 《书法漫谈》


书法其实和音乐与舞蹈一样,是在时间中延展开的美,彼此的区别,大概是书法会随着运动,留下可见的墨迹。

书法是关于线的艺术。不同于罗丹的速写,门采尔的素描,康定斯基的抽象画。中国书法线条的美不依附于造型,正在线本身。运笔时,些微的动作变化,都会毫无例外地留在纸上,无可隐瞒。所以我们才能从墨迹看到人心,看到隔着纸张,那位书写者,当时的心情。

想必是且行且歌,且起且落,且收敛且抒怀,笔笔送到,也笔笔都在动态的平衡里,回到中锋。

这大概也是沈先生所说的,很妙的那个“行”字吧。



如在水上撑船



元佑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

——宋代 黄庭坚《山谷题跋》



黄庭坚很谦虚,说早年自己在书法上,有许多事情领会不到。晚年时,来到三峡,看船夫摆动双臂荡桨,才了悟笔法。

长长的船浆撑开荡开,缓慢却也重如千钧,借着水中那种不可见的力量,得以缓缓前行。

是很长久的思索,才能够在某一个瞬间,从荡桨的动作里得到这样的启示吧。

黄山谷舒展苍劲的笔画质感,便是溯流而上的结果。

从圆通厚
到如云的一笔

康斯太勃尔《云》


和你说了很多,关于一笔中锋,它的模样和质地。

但“笔笔中锋”,是无法塑造有万千变化的线条的。

在古人的眼里心里,笔软则奇怪生,一笔落下,便可有万千世界的精彩。

譬如隶书里那具有代表性的一笔,人们把它叫作“雁尾”,因为它的样子很像大雁腹部到尾部的形状。“一横如千里阵云”,在书法里,这一笔很美,有时候是卧着的捺,有时候是竖弯勾,有时候又是长的横,它标志着汉代的审美,朴拙,浑圆,可爱,也遒劲。

《张迁碑》中的一笔“雁尾”与大雁的尾巴


他们就是这样,在意着一条线与世间万物的映照。从一笔中看到老树的年岁,看到惊涛巨浪,看到天上云朵的形状……



要塑造这么多蕴含丰富变化的笔画

中锋用笔,只是一个开始

正如张大千在《课徒稿》里说的那样,“中锋把体势建立起来,侧锋来增加它的意趣”。能写出有万千变化的一笔,还需要我们长时间的习练,慢慢积累以中锋与侧锋一同造形的手上功夫。

正好,今天晚上,「篆隶筑基」就要迎来第一堂课啦。

我们将在「篆隶筑基」里,主要临习的《峄山刻石》与《张迁碑》


篆隶为本,是古代的宗师,曾亲口授予的法门。王羲之告诉儿子王献之,要“穷研篆籀,工省而易成”,说把篆书研究得到位了,是写好字最省事的办法,还特意交代着,“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之诸友”,谁也不要告诉。

右军既然这样紧张看重,我们只好悄悄地告诉你:为什么要从篆隶开始学起呢?

正是因为我们能在曲线婉转、通畅圆实的篆书中,学会如何写出圆实的线条,训练基本的点画质量,让手上长出稳定的线条表现力。

而在隶书一波三折的笔画里,慢慢从圆笔过渡到方笔,积累对侧锋的手感,学会用方笔去塑造线条的形状,日后用笔的空间上,有更多的可能性。
篆书的一笔与隶书的一笔

对于零基础的学习者而言,从篆隶开始学起,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更加有效的训练方式。而作为书法的源头,无论日后行至何处,篆隶也仍然是我们长期需要回头练习的基本功。

当然,篆隶也关乎审美风格。清代书法家傅山曾经说过,“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篆隶是文字发展的初始,在审美上,篆隶是一个起源和宝库,是接下来的不同风格和可能性的基础。有一句话说,篆书和隶书是治俗和油滑习气的一味良药。在初学阶段,恰恰需要学习让静气长在手上,避免在后来的书写中产生流俗。

那么,从圆通厚到如云的一笔,我们今晚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