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苏和胡亥,秦始皇会选谁当继承人?后世汉宣帝的一段话有所启示

 瓦尔登的船夫 2020-01-11

扶苏是继承人?

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前210年,死的时候不到50岁,这个年龄在古代不算小,但对于一位衣食无忧的皇帝来说,死的有些早了。而正因为死得突然,秦始皇并未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自己选择哪个儿子来当继承人。

第一次听到扶苏是秦始皇选定的继承人的说法,是从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陈涉世家》中(据说最新版的人教语文教材给删掉了),在这个故事里,陈涉和吴广起义时打出的旗号就包括为扶苏正名,《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原文是这样说的: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当课本中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我们往往先入为主的认为陈胜吴广的这个爆料是真的,但如果站在客观角度,这句话是存在诸多疑点的:

一、陈胜吴广的立场很难取信于人

陈胜和吴广身为反贼,自然会选择散布对自己有利的言论,至于真假对于陈胜和吴广来说并不重要。

二、宫闱秘辛很难流传出来

秦始皇死的突然,其传位于谁可以说是千古谜题,流言又怎么能当作真相。

三、对待复苏和胡亥的态度

后世史书往往说秦始皇中意的是扶苏,但如果真是想要传位于他,就不应该将其发配到北方边境,却将胡亥带在身边巡视天下。

而且最为关键的,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扶苏是秦始皇确立的接班人,所有结论都是道听途说。结合后世对胡亥、李斯和赵高的评价,扶苏是秦始皇继承人的说法,更像是为了证明(其)是坏人,所以杀的人都是好人。

赐死扶苏其实风险很大

除了扶苏继承人的说法很难站得住脚以外,李斯和赵高假传圣旨赐死扶苏的说法也有些问题。我们不妨换位李斯和赵高的角度考虑下问题,明目张胆地赐死扶苏,风险可是很大的,原因有三:

一、虎毒不食子

扶苏是秦始皇长子,且没有犯太过分的错误,突然间赐死是很容易招致怀疑的。

二、很容易逼反

当时扶苏与秦国名将蒙恬在一起,蒙恬在军中素有威望,且一直是扶苏的支持者,这样的诏书,岂不是很容易将二人逼反?

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要知道坏人往往是多疑的。换个角度这个诏书倒很像秦始皇的临终遗诏,目的是为了给胡亥继位扫清障碍。

三、有更稳妥的办法

李斯和赵高想要除掉扶苏,首先要做的其实是将扶苏与蒙恬分开,只需要下诏命扶苏回咸阳,或是前来迎驾,在半路或者等扶苏来了再杀掉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扶苏是合适的继承人吗

除了以上三个原因,真正让我怀疑扶苏是继承人,是在看到汉宣帝与太子(后来的汉元帝)的一段对话时产生的。

这段话出自《汉书》(见注释1),说是汉宣帝时期十分注重法律建设,国家也很强盛,一些儒臣就因不受重用开始讥讽时政,被汉宣帝下狱处罚,当时的太子就为这些人求情,说是想要国家发达就要重用儒臣,结果被汉宣帝一顿教导,并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只可惜太子左耳朵听右耳朵出,继位以后便开始重用儒生,导致官员从务实统统转为务虚,西汉从此逐渐走向衰落,而这些儒臣中也诞生了终结西汉的厉害人物——王莽。当初汉宣帝其实已经不看好自己的太子了,但因为太子是已故皇后许平君(见注释2))所出,因而未曾言废黜之事,却也说了句语言:

乱我家者,太子也!

事实不幸被汉宣帝言中,西汉的确是从他的儿子汉元帝开始走下坡路的。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几乎就是扶苏劝谏秦始皇的翻版!所以用西汉王朝的命运作为参考,扶苏只是儒家想要的继承人,而并不是秦帝国真正需要的继承人。

秦始皇和汉宣帝,前者一统六国,后者降服匈奴,平定西羌,设立西域都护府。二人都是历史上难得的有为之君,且都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对儒家务虚那一套很抵触。所以其二人的观点自然会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比较陈胜吴广那套起义言论,当公子扶苏劝谏不要杀儒生的那一刻,或许就已经让秦始皇断了立其太子的念想,转而开始重点培养胡亥,并带在身边巡视天下。这么看似乎更合理。

一家之言,或有不足,权当参考,欢迎交流。

注释1:《汉书》原文【太子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注释2:汉宣帝(刘病已)与许平君相识于微末,并结为夫妻,刘病已继位后,封许平君为婕妤,众臣却推举霍光之女为皇后,汉宣帝便上演了爱情经典——故剑情深。力排众议封发妻许平君为皇后,可见其对许皇后用情至深。许后来被霍光之妻毒死,或许汉宣帝变将这份追思之情延续到了他们的儿子(汉元帝)身上,所以即使有些不看好太子,也未曾言废黜之事。

参考资料:

《史记》

(喜欢记得点下广告o(* ̄︶ ̄*)o)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