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洪捷|如何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 —知识的视角

 昵称30214245 2020-01-11

那么,研究生教育学为什么要从高等教育学中分离出来?研究生教育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依据何在?通常我们说一个学科必须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核心议题、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且不说独立的研究方法,但研究生教育学至少应该具有自己的核心问题、核心的概念以及理论体系。

关于这些问题,虽然有一些讨论,可惜共识度还很有限。笔者以为,要论证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学科体系以及知识体系等,必须先了解研究生教育本身的独特性,搞清研究对象的本质性特点,才有可以能建立独立的研究体系。

所谓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性,其实主要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异。目前有关研究比较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外显特征,以此来说明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差别。按照我们所熟悉的路径,我们当然可以从培养和管理两个系统来展示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培养的系统包含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方案、课程、学生发展、职业发展、考核评价等方面,而管理系统则包括学生管理(录取、毕业、学位等)、课程管理、学校管理、院系管理、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师资队伍,以及经费、后勤管理等。这一体系基本是研究生教育、同时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工作体系建立的,基本没有体现出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所以也不足以作为研究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基础。同时,这一体系也不足以反映研究生教育活动和组织的内在依据。而内在的特征和机制应该是我们把握研究教育特点的重心所在。

为此笔者引入知识的视角。借助知识的视角,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差异,从而也有助于揭示研究生教育的内在的、根本性特征。

关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区别,有不少经验性的总结,比如说本科生是句号教育,硕士生是逗号教育,博士生是问号教育,这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就反映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对知识的不同理解。还有人说,读完本科,自以为什么都知道,读完硕士,感觉知道一点点,读完博士,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这些说法表明,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知识的特性和对待知识的方式有着重要的差别。在三个阶段中,硕士阶段居中具有过渡性质,介于上下两者之间,特征或许有点模糊。但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二分法出发,两者在知识方面的差异则十分明显。以下不妨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维度上差异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第一,知识的总体取向。本科教育虽然也分专业,但职业的取向并不突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面通常比较广泛,所受教育具有通用性,用人单位对本科生的期待也往往不是严格专业取向的。同时,我们目前本科生教育更是朝着“去专业”的方向改革,日益注重非专业性的大类知识。

第二,定型的知识与探索中的知识。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定论”,是具有专业共识的知识,而研究生阶段、特别是博士生阶段,所面对的主要是争论中、形成中的知识,或者说前沿性知识。所以,本科生教育通常都以“教科书”为基础,而研究生教育则以经典研究和前沿研究成果为基础。

第三,被动接受知识与参与中获得知识。本科生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吸收知识,主要靠课堂听讲和练习而获得知识,而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在特定的知识领域进行跟进式学习,同时要自己参与到研究之中。就是说,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过程,以研究性学习、参与研究为主。

第四,书本知识与缄默知识。本科生学习的更多是教科书知识,是“明述知识”,基本可以通过读书、听讲而获得,。而研究生除了阅读、动手参与,更需要与导师的接触或参与团队,从中学习“默会知识”。就是说,研究生学习、或者说研究生的学术训练,更依赖“默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第五,评价标准的不同。本科生如果能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能从这一领域的视角解答问题,就是好的学生,而研究生则必须能够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进展状况,而且应当对此所贡献,否则就不是合格的学生。本科生也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本科生面临的问题不是完全开放的问题,所分析的问题往往是有答案的问题。而研究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完全开放的问题,需要个人去探索。所以,对本科生的成绩评价,主要看课程成绩,而评价研究生,则要看其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对知识的贡献度。

以上的对比基本是经验的描述,而这些经验其实是有其内在的依据的。可以说,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历来是遵循着不同的逻辑和原则进行的。而这些差异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根植于研究生教育的知识特性。

应该说,每个层次的教育都是以一定层次的知识为基础的,不同层次的知识对传承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有内在的要求。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涉及的知识具有层次差异,研究生教育层次的知识是更高层次的知识,不妨称之为高深知识(关于高深知识,笔者有另文论述,此处恕不详述)。而高深知识由于处于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的交汇处,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专门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研究生教育的具体运行方式,诸如学习方式、传承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换句话说,我们所看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模式上的差异,基本上可以归因于相应层次知识的特征。

当然我们都知道,自从洪堡大学改革以来,大学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基本原则,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参加科研,当然也包括本科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大众高等教育的出现,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内部的分化,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分途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也形成相对独立的培养目标。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本科生虽然也以不同的方式参加科研,但这些科研更多的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种自我探索的过程,而非真正的研究或以知识生产为目标的科研过程。

如果我们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基于知识的内在差异的结论,这对于构建研究生教育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研究生教育所涉及的高深知识及其特征,为我们构建研究生教育学提供了重要的引导。高深知识在学习方式、传承方式、以及相应的组织管理方式方面的内在要求,其实就构成了研究生教育学所特有的理论体系,或者说“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从高深知识的视野出发,研究生教育就是一个基于高深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系统,或者说是一个按照高深知识的内在要求来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板块包括:1)知识与学习(具体包括课程内涵、课程形式、专业文献阅读等)、2)学术指导(具体包括导师、导师指导、师生关系、学术团队等)、3)科研训练(具体包括项目参与、论文写作等)、4)专业社会化(具体包括学术规范、学术会议、学术发表、学术发展规划、科研经费申请等)。这一体系基本可以反应出高深知识在学习、传授过程,以及掌握高深知识人才的培养过程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应该就是研究生教育学的基石。

除此之外,研究生教育还可以包括诸如与本科教育的关系(衔接与选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延伸领域。

总之,要建立研究生教育学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首先要弄清研究生教育的特性,而仅仅从外在的特征不足以把握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性质。高深知识论的内部视角有助于我们将普通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区分开来,为研究生教育的独立地位奠定基础。高层知识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认识研究生教育独特的运行机制和特点提供了依据,从而也为构建一门独立的“研究生教育学”提供了理论框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