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静之机,阴阳之母”的认识

 提笔上马 2020-01-12

太极拳为中华武术的精华。既然是精华,自然有其精华之处。综阅所有拳论,没有明确定论。我个人浅见,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就是精华。


“动静之机”,讲的是“动”与“静”相互转换的时机。或称相互转换的机能作用。


“动静之机”是太极拳技术的实质所在,是太极拳者在用功中要刻意掌握的技术,因为胜败就在“动静之机”的把握上。太极拳前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理论:“静以当守,动以当攻”。当敌人处于虚静之中时,吾应以守待之。同时,观察敌之动静,抓住有利之机再动。或用着法引其静转为动,吾在其动中寻机而攻之。这就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


    但是,只懂得“动静之机”的机理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和练就太极拳的着势技法。太极拳的十三势,“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是灵活多变,相生相克的,必须掌握和运用“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之原理,才能发挥各自着势的作用。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大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之比喻。太极拳祖师张三丰先生根据这种规律创编出太极拳,他提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的理论。我的理解是:太极拳运动是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运行的,总称“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太极十三势代表各种形态的运动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都脱离不开“动静之机,阴阳之母”的理论基础。


    为什么称“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呢?“动静之机”,说的是太极拳的两种不同运动态势,即“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非动则静,非静则动,相生相克,循环不息。“阴阳之母”,是说这两个不同形态的相互依存关系。阴产生了阳,阳产生了阴,循环往复,一至无穷。一方脱离另一方时,双方都不存在,所以称“阴阳之母”。


    中国旧日学说,诸凡事物均以阴阳喻之。太极拳亦如此,“阴阳“表现在太极拳运动的方方面面。如:拳势之动者为阳,静者为阴;出手为阳,收手为阴;进步为阳,退步为阴;刚劲为阳,柔劲为阴;发劲为阳,收敛为阴;粘劲为阳,走劲为阴;手足关节之伸为阳,曲为阴;分为阳,合为阴;开展为阳,收敛为阴;身躯之仰为阳,俯为阴;升为阳,降为阴。凡此所喻,无论遇如何变化,内皆含一〇环形。故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徐致一著《太极拳图解》)。


    太极拳一代宗师杨禹廷先生说,太极拳就两种势子,“一阴一阳”。整套拳就是在“一阴一阳”的转换中进行的。


    以上分析,使我们对“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有了初步认识,我们还须要进一步认识它,使我们在行功中,充分发挥其统领作用。


    “阴阳”只是一个“概念”,我把它称为总体“概念”,因为它是许许多多具体“概念”组成的,如前所列。总体“概念”,是起指导作用的,具体“概念”才起实践作用,并且起着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拳者应在行功中认真刻求它。“动静之机”是太极拳技术的核心,“阴阳之母”是“动静之机”的基础保证。因此,太极拳者必须在长期的演练中去认识、研究、运用和练就它。


    所谓核心,是指中心或主要部分。太极拳的技术都是围绕“动静之机”而开展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势,哪一势都是求的对“动静之机”的把握。打斗时,我方如此,敌方也如此。若不是技击,平时演练只为健身,也是在“一动一静”的变化转机中进行的,使太极拳技术在全身发挥调节人身机能的作用,达到强体健身之效果。


    所谓基础,是指低层根基所说的。“动静之机”的把握,没有各种形态的阴阳转换来保证是作不到的。因此,“阴阳之母”为基础是不会错的。


    “动静之机”包含许许多多技术,它涉及“阴阳”的各个方面。它有极深的涵义和复杂的内容。本文不想面面俱到,只想进一步探讨“动静之机”的主要问题。


    王宗岳先师的《太极拳论》中讲:“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是对“动静之机”的进一步深化的主要方面。“动”即心动意动,转换变动,等等;“静”即意静、气静、力静。静之,意在其中,阴阳之理也在其中。“动之则分”,即分内外、分前后、分进退、分虚实……等等。太极拳行功时,其动作姿势,一动一静相间。动者,上下、前后、左右均有阴阳虚实可循,因此说“动之则分”。拳术动作之中,分合均贯串始终。因为,太极拳则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分合故然如此。太极者,其枢纽机关而已。太极拳当行功时,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尝不静。及其静也,神明不测,有触即发,未尝无动。于动时存静意,于静中寓动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合乎自然。此太极拳术之所以妙也。


    “分合”为太极拳主要之术,太极拳者务必要认识。“分合”为统一之体,不应截然分开。为何要分?因为分是为合而分,分为手段,合为目的。分不能离合,合也不能离分,这是“阴阳相济”在“分合”中的运用。


    “分合”有多种类型。下面有几个主要“分合”,想与读者探讨:


(一)     内外的分合


所谓内外的“分合”,是指意与形的“分合”。太极拳从整体讲分为“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外六合”,各有各的形态与作用。当各自发挥作用的时候,处于“分”的阶段,各自作用发挥不了时,需要相互合作时,当处于“合”的时期。“内外合”均如此。


太极拳功夫是整体的作用力,“内三合”与“外三合”必须合成一体,变作整合力而生太极拳劲。在太极拳的行功之中,“分”为粘走劲,“合”为发放劲。只有粘走劲与发放劲成为一个劲时,才产生太极拳功夫。


(二)     局部的“分合”


所谓局部的“分合”,是指某一个形态的“分合”,某一部位(区域)的“分合”,以及节节的“分合”等等。武禹襄先生在拳论中讲:“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此论已很明确,每一处的虚实就是每一处的“分合”。局部的“分合”体现了“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原则。使己处于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策略中,让敌人在不知我真伪情况下败北,我无有不胜也。


致于节节的“分合”,这是练拳者必须清楚的。因为它是太极拳功夫的关键。人身分三节,即:根节(腿脚部分),中节(肩胯部分),梢节(手臂部分)。三节指全身而言,其实节中还有节。如根节,胯下至膝的大腿部分,膝至脚踝的小腿部分,踝至脚趾的脚部分。中节是胯、腰、脊背三个部分。梢节则是肩至肘的大臂部分、肘至腕的小臂部分;余下即手的部分。根、中、梢三节又划分出各自的三节,总计分九个主要节。各自三节中都有主导之节。根节,膝为主导;中节,腰为主导;梢节,肘为主导。全身,中节为主导。因此,腰成为主导中的主导,称作“轴心”作用。腰,不仅发挥着形体动作的“轴心”作用,同时也发挥着意气运行的主导作用。


太极拳在行功时务必节节放松,并且要松净。松就是“分”,使己灵活柔顺,以便发挥出弹性劲。一但贯串,即变“合”劲施于敌身。这就是“分合”作用产生出的太极功夫。


局部的“分合”还有很多。如前后“分合”,上下“分合”,左右“分合”等等。不一一列举。


(三)、整体的“分合”


太极拳是全身的运动,自然要求整体的“分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讲:“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武襄禹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讲:“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两位先师讲的都是全身运动。这个全身运动不仅是形体动作运动,它同时包括意气的运动。


上一题“局部的分合”中写到节节的“分合”问题。其实,节节的“分合”也是整体的“分合”。从《拳论》中的“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句就说明了一切。


我在多年习拳练功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整体“分合”的形态和作用。相比前辈们著作中拳势动作时,写出的“眼神(视线)和意识在某某位置”有很大区别。因为,前辈们著作中写的一般是静态中的位置,即“定势”中的位置。运动中眼神和意识的变化,在书中是不好写的,若写也只能原则的和规律性的写出来。


我的体会是:意识的“分合”是周身整体的“分合”。随着周身的松沉,意识同时向下向上“分”,使意气,地心形成的“反作用力”与向上“分”的形体统一起来产生“共力”,“合”向敌方。这种整劲才是太极拳的功夫。


意识同时向上向下的分界线是腰部。整个形体动作腰为轴,意的发源地也是腰隙,因此自腰而“分”。


眼神即精神。拳论中讲“神宜内敛”。内敛即“内分”,随意而“分”;外“分”即眼睛随主动手方向角度而动。一般情况下,眼神以内敛为主,全身的各个部位眼神都能看到(意识到),眼睛多为视而不见,达到精神的高度集中。


前文已述,太极拳的一动一静,就是一分一合,练拳行功时无处不“分合”。我在多年的练拳行功实践中体会到:“分合”是虚实转化中进行的,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明有“分合”,暗有“分合”;大有“分合”,小有“分合”;意有“分合”,气有“分合”;刚有“分合”,柔有“分合”;一人独立练有“分合”,双人对练也有“分合”;……等等。


任何形式的分合都离不开一个“整”字,都要做到全身动作的一致性,达到“上下相随人难进”。同时,“分合”的基础又是个“稳固”。在“稳固”的前提下“分合”才能做到。拳论《十三势歌诀》中讲:“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这就告诉我们,精神集中,周身中正稳固,轻松自然而无不利也。


以上所写的几种主要“分合”形式,无论哪种“分合”形式都是“意”之所施。做到“意”为主导“分合”成矣。


“分合”运转是逐渐的时间过程。由分到合或由合到分呈相对圆环过渡状态。分尽必合,合尽必分,此为“阴阳相济”之理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