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美感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宏勤花 2020-01-12

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美感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事实上,缺乏美感的生活等于缺乏理想和自我证明,其结果将会导致对生活缺乏激情,甚至缺乏对生存的信心。

在现代社会中,过重的压力和过于繁忙的生活节奏,容易使人缺乏时间来欣赏美、感受美;

所以现代人很容易抑郁成疾。抑郁的治疗方法,其实就是安排出更多的时间来感受美好的事物,一旦能重新感受到美,抑郁就会很快好转。

相反的,如果一个人过于空闲而无所事事,又缺乏美感知识,也容易在空虚无聊中感受到生存的意义,这样的人只要让他们参与能体验到美感的活动,就能使他们重新找到自我认证,活的精彩起来。

由此可见,美不仅是我们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也是保证我们生活得美满的重要元素。增加生活的美,学会鉴赏生活中的美,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美感能使身心愉悦

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是率先提出“美是生活”的学者,他认为美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感能引起人赏心悦目的快感。

孔子可以在听到“邵乐”后,“三月不知道肉味”,这是音乐调动了生理和心理一起去感受乐音之美。

这种余音绕梁的效果,是极度美感带给人的享受,可以使人沉浸其中而忽略其他的感官享受。可见美感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享受。

而美感所具有的快感更具持久性,不会随着审美的结束而结束,甚至可以凭借记忆重温美感体验。

美感能使生活得到丰富

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研究提出著名的“需求系统”,他认为人类有低级和高级需求,其中生理和安全是低级需要的两个层次;

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是高级需求,越高层次的需要越能使人获得满足感。

爱因斯坦认为艺术和科学创造的动力,在于“拜托日常生活,在单调乏味和这个充满着由我们创造的形象的世界中,去寻找避难所的愿望,才是他们最强有力的动力”。

美感能提升人的素质

虽然现在美学非常强调去感受纯粹的美,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美感的教化作用。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用美的形式来教化民众无疑是最受欢迎的。

所以古罗马的美学家贺拉斯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学说。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寓教于乐是非常有用的。让孩子们去数糖果做游戏,比让他们去认识黑板上的数字有趣得多。

虽然这些做法重在知识的传授,但事实上,任何美感都能让人获得自我的提升。

即使是纯粹的美感享受,也是自我塑造和自我生成的手段。

尚美学院

致力于中国美育事业的推动者

知慧(中国)尚美学院隶属于北京知慧尚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创立伊始,就以国际化为视点,秉承 “为人服务,以人为本” 的理念,以“删繁就简、舍得放下” 为搭配原则,用最简单的搭配方法引导国人,巧用色彩,提升个人形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多角度的诠释色彩美学,解决学员的美育困惑;并努力探寻适合国人的美育方式,将普及国人色彩美学当作永不放弃与追求的目标。

岳鑫彤老师:北京知慧尚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旅日华人,精通中日文化,对美学拥有独特的见解,有着近20年的色彩应用与设计方面的实践和研究,结合西方顶尖美学理念和东方文化的精髓,独创了目测识别四季肤色及五官的经典理论,擅长色彩搭配、形象管理、商品陈列、收纳整理、色彩疗愈等,在花道、茶道及禅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喜欢阅读,

灵魂透着香气的你,

鼓励我一下吧!我将继续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