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文化 | 五代、宋中医

 扶学 2020-01-12

辛杏林学院

正文

五代 (公元907~960年)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 )与十国(902年-979年 )的合称。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即"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

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

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

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 

不久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立辽朝。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

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夺取后蜀四州、南唐十四州、辽两州,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重病被迫班师,后不幸病亡。

柴宗训即位后不到半年,就被赵匡胤所篡,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十国为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马楚、南唐、北汉,即"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十国中方面,江南地区有南吴、南唐、吴越国、闽国等。

湖广则被荆南、南楚、南汉等占据。

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

两川地区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

北汉是十国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国,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祟所建。

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十国结束。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定难军(后来的西夏)逐渐独立,而静海军(交趾,后来的越南)自此脱离中央统治。

宋朝 (公元960 ~ 1279年)

关于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
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 ,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另一方面,很多新思想涌现了,对医学有一定的影响。

儒学思想亦再次复活,哲学家称之为新儒学。

宋朝廷内的改革派及守旧派时有斗争,北宋首相王安石(公元1021-1068年)就是改革派的表表者,他致力推行著名的"新法"改革,促使医疗体系及有关机构改进,例如设立御药院以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等。

印刷术使医籍普及

虽然印刷术早在公元868唐代年间已存在,但在公元1040年,筚升将之改良为活字印刷技术,使印刷术跨进一大步。

此后医学及科学的著作大量出版,促进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宋代还专设"校正医书局",集中了一批著名医学家及其他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

很多医籍如《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都是经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此外对著名医籍又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注释也相继出版,对当时医学发展非常重要。

宋政府和医家编著了大批书籍。

宋廷曾多次向全国征集资料,编成统一医籍发行全国。

一方面整理了前代的本草文献,并总结对药物学之新经验;因而当时有大量本草药典出版,成为同期世界药物学领域中的先驱。

另外,宋廷又设立"尚药局",广泛地收集宋代以前之方剂及民间验方,编成大型方书。

宋代名医既多,亦都编撰各自的验方传世。

《太平圣惠方》是首部编著的大型方书,由宋廷任命翰林医官使王怀隐等于公元982年。

本书共载16,834个处方,并对方剂、药物、病证及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出版大量及多种类别的医籍,反映当时中医学获得全面发展。 

医学教育

宋政府把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分立起来。

设立"翰林医官院"负责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

王安石变法后,学校体制及教学内容又有改进。

"太医局"是专为医学教育设立的机构,已扩充成为皇家医学院。

医学校的社会地位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学医,儒医迅速增多亦是促使中医学发展的原因。

之后各州镇府均仿照"太医局"开办地方医学校, 使中医更加普及。

医学生考试制度完全仿照朝廷太学招募方法,根据成绩或治愈率决定升迁。

而医学部亦增分为九科:

1. 内科

2. 风科 (如中风病) 

3. 儿科

4. 眼科  

5. 耳鼻喉齿科

6. 皮肤及骨科 

7. 产科              

8. 针灸              

9. 创伤及咒禁科 

当时医学生之理论教材,除了有前唐时必修的医学文献之外,还新增了陈言的《三因极--病证方论》。

著名医家及诗人杨介,总结对处死犯人的解剖经验,描绘成图谱《存真图》,使到当时医学生对解剖学的认识加深。

另一个医学教育的突破,是翰林医官尚药王惟一(公元987-1067年),研制了两具与成年男子体形相等的"铜人",并且奉御总结针灸名著,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体表刻穴657个;医生考试时,先将铜人外表涂蜡,往体内注水,并穿上衣服。

针刺中穴位则水会流出,否则针就刺不进去,这样就可以判断受考人对穴位的掌握程度。

他的著作不但印行,还刻成两座石碑,立于当时首都开封,作为公众参考。

是中国针灸史上新的里程碑。

病因病机学发展

先前曾描述,公元1174年陈言提出了新的病因学理论。

他的著作《三因极--病证方论》,将复杂的病因归为三类: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

这种分类虽与汉代张仲景所述略同,但内容有所发展,即对各类病因概括得更具体,其范围亦较全面,更符合临床应用。

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为后世医家遵循。

法医学的重大发展

《洗冤集录》是宋慈于公元1247年完成 的著作。

本书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尸体检验,现场勘察,死伤原因鉴定,各类中毒急救及解毒方法等,分析详细并且非常切合实际。

据书里内容,如是中毒身亡,死者会表现青或紫色皮肤,嘴及眼睛张开,手足指甲呈蓝色,眼、耳、口、鼻都可能有血液流出。

要证明中毒,可把以肥皂水洗过的银针探入受难者口中。

如银针变黑并不能抹掉就可证实。

此书成为中国死伤狱断案的法典及依据,一直沿用600多年。

并被翻译成至少5种国外国语言。

儿科及妇科的发展

宋政府不但注重医学文献出版事 业,也非常鼓励医学研究及实践。儿科及妇科因而发展成独立专科,并取得重要的成果。

儿科专家及专着中,以钱乙和他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代表。

其弟子阎孝忠于公元1119年把他的理论及经验整理成《小儿药证直诀》。

此书是儿科专着,包括生理、病理及治疗方面。

此外痘疹(天花)、水痘、麻疹等发疹性儿科传染病,已能进一步鉴别,并详载其证侯及治法,颇有创见。

宋代已经在大城市设立公众福利事业,开始出现药房、医院及孤儿院。

都市化使政府要积极面对公共卫生问题,如南宋某些城市每天都有街道清洁、夜间粪便收集及使用痰盂的设施。

宋政府亦开始有防疫政策。当时天花流行,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很高,对这方面的研究很注重。

妇科及产科亦开始独立发展,当时最大成就的是陈自明(公元1190-1270年)及所着《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大全良方》主要讲解妇科方面的月经、生育以及常见疾病,而产科有胎教、妊娠、难产及产后疾病等。

本书述及的难产问题包括臀位分娩、肩位分娩及面位分娩等,内容非常丰富。

中外医药交流

由于海上贸易扩展迅速,宋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高峰期。

据记载由阿拉伯商人经海上,运往欧洲、亚洲及非洲等各地的中国药材有60多种,其中包括朱砂、人参、牛黄、茯苓、附子、胡椒等等。

当时牛黄被视为珍贵物品,专供防疫之用。十一及十二世纪之间,中国与高丽、日本、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都有紧密的关系,有助于医药事业的交流。

在众多进贡给皇帝的珍品之中,很多都是药材或用来制药的原料,包括矿物质、植物及动物类如犀牛角、象牙、玫瑰水、珍珠、珊瑚及甜瓜等。

另一方面,中国亦赠送很多医学文献或医师到那些国家,促使他们的医学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