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

 仕仕霖霖 2020-01-12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肝与脾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1.饮食物消化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疏利胆汁,输于肠道,促进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及对精微的吸收和转输功能;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成有源,肝体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充和条达,有利于疏泄功能的发挥。病理上肝脾病变相互影响。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易致脾失健运,形成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肠鸣泻泄等肝脾不调之候。脾失健运,也可影响肝失疏泄,导致“土壅木郁”之证。或因脾虚生湿化热,湿热郁蒸肝胆,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

2.血液运行

血的正常运行,虽由心所主持,但与肝脾也有密切关系。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脾主生血,统摄血液。脾气健旺,生血有源,统血有权,使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藏泄有度,血量得以正常调节,气血才能运行无阻。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病理状态下,脾气虚弱,则血液生化无源而血虚,或统摄无权而出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此外,肝不藏血也与脾不统血同时并见,临床称为“藏统失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