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计》原文释义与示例【七】

 高山仙人掌 2020-01-12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释义: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是在骂一个人,实际上是在骂另外一个人。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经.师》卦。师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坤上)。本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坤为地,水流地下,随势而行。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治军,有时采取适当的强刚手段便会得到应和,行险则遇顺。

示例:楚汉争霸时,韩信令将军樊哙、周勃,带领一万人限期3个月内修完栈道。官兵们不知道修栈道的真正意图,怨声载道。韩信担心误了战机,便对樊哙、周勃等首领破口大骂并作出了处分,以儆效尤。士兵知道后再也没有怨声和消极、怠工的现象,使“暗渡陈仓”得以顺利实施。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释义:行为痴傻,但思想不乱,也就是装疯卖傻。静不露机,云雷屯也:语出《易经.屯》卦。屯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坎上),震为雷,坎为雨,此卦象为雷雨并作,环境险恶,为事困难。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军事上,有时为了以退求进,必得假痴不癫,老成持重,以达后发制人。这就如同云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一样,最后一旦爆发攻击,便出其不意而获胜。

示例:庞涓为得到孙子兵法,设计迫害孙膑,孙膑被削去了膝盖骨后,成了残疾人,后来得知庞涓要杀他时又当着庞涓的面装傻吃下了马粪,庞涓信以为真也就放松了对他的监视,孙膑用这一计逃回了齐国。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释义:上到屋顶后把梯子撤走,利用小利引诱敌人然后断其后路。遇毒,位不当也:语出《易经.噬嗑》卦。噬嗑,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震为雷,是既打雷,又闪电,威严得很。此计运用此理,是说敌人受我之唆,犹如贪食抢吃,只怪自己见利而受骗,才陷于了死地。

示例:刘表之子刘琦因惧怕弟弟刘琮与其母亲迫害,多次请诸葛亮出主意,诸葛亮不肯出,一日,他请诸葛亮,到高楼上饮酒,暗地派人把楼梯拆了,诸葛亮见状只好教其一法,刘表利用这一办法,果然避过了灾祸。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释义:树上本无花,只是用了彩色的绸子剪成了花,粘在树上,看上去跟真的一样。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语出《易经.渐》卦。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为巽为木,下卦为艮为山。此计运用此理,是说弱小的部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己阵容显得充实强大了,就象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

示例:刘备兵败于曹操后,率荆州军民退守江陵,命张飞断后,张飞深知自己只有二三十骑兵怎敌得过曹军大队人马,心生一计,砍掉树枝绑于马后面,然后骑马来回打转,曹追兵到时,但见尘土飞扬,张飞威风凛凛站在板坡桥上,敌军不明情况不敢冒进,只好退回,刘备军民得以顺利撤退。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释义:把客人变为主人,把被动变为主动。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渐卦解释见前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此计运用此理,是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易经.渐》卦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循序渐进。

示例:东汉末年,袁绍军队不断壮大,屯兵河内,缺少粮食,正发愁时,好友韩馥送来粮食。谋士逢纪劝告联合公孙瓒夺取冀州粮仓。韩馥得知消息后。请袁绍进驻冀州以对付公孙瓒。袁绍进驻后,把他的兵安排进了每一个重要岗位上。韩馥深感情况不妙,只身逃出冀州。袁绍便成了冀州的主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