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冥想 5 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智见智定 2020-01-12
导读

人生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没有答案,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活得不自由。既然人生无解,不如觉察真实。

冥想


冥想,英文名叫“meditation”,来自拉丁文 meditare,意思为“医治”“心灵培育”,跟我们熟悉的 medicine(药)源自同样的词根。在西方人看来,冥想是一种身心治疗的方法。

冥想的好处

冥想的好处,实在太多了,一般常见的有:

补充精力,比如中午用冥想代替午休,西方有“冥想 5 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之说;

有效纾解调试情绪与压力;

调服内心,驯顺烦恼,使我们恢复身体、心灵的安宁;

日常生活中,保持觉察,专注而放松;

快速提升自控力,重塑我们的大脑回路;

跟自己静静待一会,留一点时间安住自己的身心;

训练大脑元认知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觉察自己,成为自己的观察者(西方第一人称“I”的含义);

一种寻找自己的最佳路径;

让我们专注而放松地活在当下,体会和领悟生命的真谛;

像一条小船,带我们从此岸到彼岸,从不自在的现实到自在的心灵世界;

……

如果要再列举,估计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毕竟“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一 千 个 读 者 眼 里 有 一 千 个 哈 姆 雷特)”。

冥想的方法:最少且必要知识


网络上有很多介绍如何冥想的,比如听音乐,想象自己在云端或者海边。也有朋友拿这些来问我,一般来说不置可否,我只会建议他们回到方法即可。

冥想的方法,如果展开讲,可能会非常细致。如果说最少且必要知识,以我学到的方法来说,可以简要归纳为三条:

1. 挺直脊背,让全身的气脉保持通畅;

2. 绵绵、慢慢地呼出三口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感觉全身都放松下来了;

3.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或人中上。当注意力跑了或跳开时,重新放回呼吸或人中上。

摘自《元气禅》

有关于坐姿,有人问,非要结跏趺坐(两腿交叉,或散盘、单盘、双盘)吗?不一定。如果有条件的话,推荐盘腿坐。如果不方便,在椅子上坐直亦可。比如很多人午休,一般会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可以试试换成脊背坐直,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短短 5 分钟,让忙碌的大脑和紧张的心都放松下来,从焦虑、疲惫中恢复,就像从熟睡中自然醒来一般。到下午,脑袋清醒,精力充沛。

为什么冥想补充精力的速度这么快?推荐大家看看《冥想 5 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这本书,书中会有更详细的介绍。

冥想的核心

王阳明说:“人世间所有的战斗,剥除了各种外衣之后,都是心战。” 心,表现在注意力、呼吸上。冥想时觉照内心所想,一览无余,呼吸相应地上上下下或快快慢慢。冥想之要,在乎觉照、觉察的力量。

基于大脑的结构,我们已经习惯了对外界、内心的无意识或下意识反应,所以很容易走神,注意力从目标上滑落。比如正在做 A,注意力却突然跑到 BCD 去了,在不同的事情上跳跃捣腾,精力、时间先行消耗殆尽,我们随着惯性的力量飞奔而下,茫然失措。

所谓觉照,是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被外在的人、事、物、内心的念头、想法、思绪裹挟而去。因为清清楚楚地知道,所以有觉察。在念头蜂拥而下的洪流中,多出一个觉察、观察的角度,让我们的心被这一锚牵住,注意力得以聚焦。西方人的“I”,据说真正的意思是:“我是自己的观察者”。

2017年,深圳的文静参加完“28天冥想训练营”后,生出很多感触,遂写成一篇文章。读完后,我由衷地感到开心。

我相信很多人会疑惑冥想能带来什么。我刚开始也有这样的疑问,还奇怪要怎样才能像别人那样探讨到内心深处。其实,不需要在最初就急功近利地想看到效果,慢慢地练习和体会,最终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譬如说有一天朋友对我说“你怎么这么淡定”,我很惊讶,以前似乎没被谁这么说过,不知道算不算一点小进步。对于工作上的失误,我可以大胆承认,不再纠结于到底是谁的责任,而是立马去解决。对生活上的事,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成天胡思乱想,自己都能察觉得到自己开始胡思乱想,意识到这样没有用,立刻进行调整,只着眼于当下。堵车又赶时间的时候,想的更多的是能怎么解决,以后要不要早点出发避免这样的情况,而不再是焦躁自责,内心狂喊“快点,快点,都怪起晚了”。

渐渐地,在很多场合我都会想到运用冥想和关注呼吸。我喜欢看书,但是手机在身边时老是控制不住,冥想之后会经常在玩手机的时候想到要去看书或者干点别的事。

在车上,会看看周围,关注呼吸,毕竟在哪都要呼吸,就正常地呼吸,感受呼吸,以前总以为感受呼吸就像冥想一样,真是太狭隘了。走在路上,就能感受呼吸,知道自己在走路,专注脚掌与大地接触、支撑身体的感觉,抬头看四周,能发现很多没留心的风景,心情就很愉悦。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改变,让整个人比以前开心了不少,同事朋友常说:“你老是笑,什么事那么开心?”其实我也不知道。同事又说:“看到你笑,我也会开心。”谢谢。想不到能影响到身边的人,能给周围带来点正能量,自然更愉悦了。

冥想之于情绪管理

文静除了分享,还绘制了一张“情绪曲线图”。这是我们给大家刻意留的作业,让学员借助冥想,体验不同的对境与境界,并为过程中的情绪打分。

这张不断记录的“情绪曲线”,就像为自己设立的一个个参考点和反馈点。

文静的“情绪曲线图”

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情绪打分

从曲线图看,文静确实挺开心。

为什么要绘制“情绪曲线图”?这就像我们想要渡河,从此岸到彼岸摆了大大小小的一行石头,我们踩着一个个光滑的石头往对面走。有时候,你不知道走到哪里了,回头看看这些石头,数一数,大概心里就有数了。

这些反馈点提供了即时激励,让我们把长长的旅程切分成一个个小节点,每次只要专注奔向下一个节点,就可以了。

为什么需要反馈点?因为我们的大脑像一个好学又善于学习的好学生,更快地学习需要反馈机制与即时激励。一个个反馈点,不断训练我们聚焦注意力到目标上,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专注而放松。哪怕你一边喝卡布奇诺,一边冥想,专注体验咖啡带给你的滋味,是酸的还是甜的,冷的还是热的…… 都可以。渐渐地,你会逐渐习惯于在工作、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尝试冥想,专注于手头的事情。

为什么要当情绪是“路人甲”?

结营时,文静私信问了我一个有关情绪的问题:“由于一旦感到情绪起来时就回到呼吸,自己很快就能平静下来,而且很少能探讨到内心深处的什么,这样似乎抑制了自己的情绪发泄和表达。这个过程中可以观照情绪么?” 我当时回答:“不是很建议。”又怕她不太明白,正好看过一位禅师的回答,所以用自己的话重述了一遍:

这就好像,当你是一个妈妈,看着孩子在沙滩上建房子,你会耐心地陪着孩子盖房子。然后,你知道这就是一个游戏罢了。

对于情绪,也是如此,当我们有觉察时,可能就像妈妈,看到情绪就像看到一个小孩子在玩游戏。而如果我们是那个小孩子,我们会相信沙滩上的房子是真实的,垒个不停,留恋不止,一旦要回家了,就会哭。这就是陷入了情绪的样子。

因为你陷入了游戏,而没有抽身出来审视和觉察这不过是一个情绪游戏。所以观察、觉察,就像看电影一样,看到但并不卷进去。而一般我们回看情绪,就像滚进了情绪的沼泽地。所以这时候,回到正念,呼吸就好。

文静说:“很形象很贴切的比喻,刹那间,我恍然大悟。”

感恩禅师们的智慧,让我们了解在面对情绪时,知道如何将冥想中的觉察用起来。这道理如此简单,简单到人们都不敢相信。原来只要将情绪视作路人甲,不管它,情绪自然会过去。只要不断回到正念,回到呼吸就可以了。

实际上,人生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没有答案,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活得不自由。既然人生无解,不如觉察真实。不仅是情绪,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冥想也可以教我们“隔离”,升起觉察。

觉察,让我们跳出惯常的视角和习惯的生活态,重新打量一切。比如觉察之于自控,是自控的终极法宝,让我们洞悉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世界的相处,与自我的调适。

于是,一切重新估算,你会看到“自控的理想态”,或许就能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该紧当紧,该松则松。

这正是我们第一期

冥想训练营

带给你的surpri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