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郑交质:实力不济,不要硬刚

 洞见历史智谋 2020-01-12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guó),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bì)虢公政。四月,郑祭(zhài)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译文:郑武公、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周平王想将部分权力分给虢公,郑庄公知道后怨恨周平王。周平王说:“没有的事。”于是周王、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姬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姬忽在周王室做人质。

周平王死后,周王室(周平王之孙周桓王)准备让虢公掌政。四月,郑国的大夫祭足率领军队收割了温邑的麦子。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周和郑互相仇恨。


解析:周郑交质起于周平王借郑国内乱之际暗中削弱郑庄公卿士权力,在郑庄公平定内乱后质问施压下的无奈之举。而在周平王死后,其孙周桓王姬林直接取消了郑庄公卿士,引发郑庄公派人割了周朝的麦子和稻谷,最终交恶。

周郑交质、又交恶是周朝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在自身实力一落千丈情况下,不分对象、不分时机、不分策略的回击诸侯,使自己声威扫地。

一、实力不济,要找软柿子捏

与西周相比,周平王东迁后丢失了大片故土,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方圆仅有600多里,地窄人少,只相当于当时的一个中等诸侯国,实力大打折扣,根本就无法与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诸侯国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周平王只顶着一个天下共主的名头而已,这就是现代版的“弱集团,强分公司”的大型企业结构。

如果要想刷存在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欺负比自己还要弱小的诸侯,往往你揍了他们,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其次,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伺机找准大诸侯国内耗的时候,以天下共主的身份找准时机去进行政治投机,像周平王削减郑国的权力,最好的机会应是在郑庄公刚即位,郑国尚未形成铁板一块的时候。千万不能随便找茬实力强且内部安定的诸侯国,因为经常会碰一鼻子灰,自己被自己赤裸裸打脸。

但要记住欺负人总有个限度,一旦时间长了,弱小的就要去找比你实力更强的做靠山,这就好比张三经常被地痞欺负,但有天张三找了一位比地痞更牛逼的人,那地痞也不敢随便欺负张三了。所以,但更要赶紧猥琐发育。毕竟只有自身有实力,说话才能有底气。

二、新官上任,火不能乱烧

东周君臣上下对周郑交质都很窝火,但就算是开国之君的周平王都没敢与郑庄公撕破脸,因为郑国在平定内乱后发展正蒸蒸日上。而周桓王姬林一上位,就憋不住启用虢公,削弱郑庄公权力,结果只能眼睁睁、气呼呼的看着郑国割了自己家的麦子和稻谷,自己引火烧身,却无可奈何。

新官上任三把火,但火绝对不能乱烧。烧的好,诸事顺利,烧不好,引火上身。火要烧的好,烧的准,要做好一个事情。

第一,要知己,清楚自己的实力。像周桓王就是没有清楚认清自己的实力情况,只知道自己是天下共主,没有考虑自己的军队实力,一上来就耍威风,结果被割麦子稻谷,吃了哑巴亏。

新官要评估自己是靠能力、靠后台、靠形势或者是其他因素上台的,不同的上台原因决定了自己的地位。靠能力是比较稳固的,往往会得到大家的认可;靠后台看起来比较稳,一旦后台倒塌,自己能力又跟不上,基本上会被清算;靠形势或者其他因素的,有些偶然性,需要洞悉时局,顺势而为。有些是各势力均衡,找个折中的人;有些是需要一些尖酸刻薄的人来打击异己;有些是需要一些锐意进取的人来推动改革……但无论是何种局势,都要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不能无底线的耍官威、炫实力,做人留一线,来日好相见。因为一旦局势变化,自身的利用价值就变了,很可能会遭殃。

第二,要知彼,清楚下属的实力。周桓王没有认识这一点,没有评估清楚郑国的实力。在周郑交恶前,郑国刚平定内乱,君民上下一心,郑庄公老谋深算、胸怀大志又明于治国,下面一班文武大臣,像祭仲、颍考叔、公子子都等人,正在用心辅佐,一致对外用兵,且屡屡取胜,简直是郑国正鼎盛的时候。而周桓王非要在郑国实力顶峰的时候硬刚,结果是辱上加辱。

新官要在知己的基础上,了解下属的实力,至少是你喷火的对象。现在也可以经常听到类似的故事:一个新官上来,为了树立威风,直接找个老实人来批评,结果剧情反正老实人后台杠杠的,结果官威不但没立成,反而是名誉扫地,甚至直接卷铺盖走人。

第三,要借势,抓住机会再喷火。在周郑交恶后的7年里,在郑庄公带领下,郑国正迎来建国后的实力巅峰,东征西讨,几乎全部取胜,此时是郑庄公最威风的时候,周桓王联合陈、虢、蔡、卫四国联军讨伐郑国,结果在繻葛战败,还被郑国大将祝聃射中肩膀,将周朝仅存的天下共主的遮羞布射掉。想想也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四国联军去攻打一支上下同心、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军队,大概率是失败的。

新官在知己知彼之后,也要顺势而为,选好时机对特定对象烧火,这样才能进可攻退可守,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三、发挥优势,精于借力打力

周平王东迁后,实力远不如以前,但它还有一个当时绝无仅有的优势:天下共主之名,这是其他诸侯国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东西。

如果东周王室出几位英明之主,以天子的身份,借力打力,团结一部分有实力的诸侯,打击一部分不听号令的诸侯。像周平王暗中削弱郑庄公卿士权力,如果分权给的是晋国、秦国、齐国等大国,那么郑庄公可能也不敢上门质问,因为郑庄公实力不如大诸侯国,如果质问就相当于对大诸侯国不满。像周桓王攻打郑国,仅倚靠比郑国还要弱小或实力相当的陈、蔡、卫等国,胜败难料,而且失败的代价太高,如果倚靠秦晋齐楚等大国的军队,郑国很难取胜的。

所以,东周王室没有看清自己的优势,而进行借力打力,只能固守,眼看其他诸侯国相互征伐而无力, 眼见自己的领土渐渐被蚕食。像后世的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对其他诸侯予以征伐而无人敢不服,三国时期的曹操深谙齐桓公之道,挟天子以令诸侯,雄霸一方,建立魏国。可见,天子的名号是无比珍贵的优势,可惜东周王室没有出现英明之主,无法利用优势借力打力,实现复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