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锁儿和铁蛋儿——生活中的逻辑学

 恋上咸鸭蛋 2020-01-12

三个逻辑学家走进酒吧。
酒保问:“都要啤酒吗?”
第一个逻辑学家回答:“我不知道。”
第二个逻辑学家回答:“我不知道。”
第三个逻辑学家回答:“是的,我们都要啤酒。”

——我最喜欢的一则笑话

零、逻辑是一种语言结构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

某投行大佬在演讲中说:“我的数学不太好。”

下面有位女金领质问:“你数学不好是怎么当上CEO的?”

大佬回怼:“我数学是不好,但是比你强啊!”

金领再回怼:“我高考北京市文科第三名…”

吵到最后的结局好像是女金领被单位开除了…

看完这则新闻,我马上意识到: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今天的AI技术,肯定模拟不出上面这段对话:富含情绪,又缺乏逻辑,满满都是“人味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日常生活中的逻辑学。

逻辑关注的不是真实性,而是有效性。真实性针对的是内容,而有效性针对的是结构。只有结构对了,摩天大楼才能立得住,然后再用丰富的内容去填充。当然,钢筋水泥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蒙古包不用怎么考虑结构,又是另一番风情。

逻辑就是一种语言的结构。

先看第一句话:“我的数学不太好”。这是一个陈述,结构上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句“你数学不好是怎么当上CEO的?”,抛开礼貌因素,这句话本身也没有问题。如果把它展开,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结构。

大前提:CEO必须数学好。

小前提:你数学不好。

结论:你不配当CEO。

第三句“我数学是不好,但是比你强啊!”。有问题,这句话不能反驳“你不配当CEO”。因为第二句的结构正确、逻辑有效。而小前提又是你自己说的。所以正确的反驳要么是质疑大前提(CEO不一定要数学好),要么是进一步解释小前提(我说的不好也没有那么不好)。

第四句“我高考北京市文科第三名…”。比较无力,文科第三不能直接证明你的数学强于对方。

结局“金领被开除,发邮件继续怼大佬…”——金融圈真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地方。

我们普通人多半是没机会参与这种高端互怼的,也不需要著书立作构建严谨恢宏的学术大厦。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遵守几个简单的原则,基本就能确保每个人的“逻辑小房子”结构不歪、后墙不倒。

一、用“只要…就…”描述充分关系

如果你想表达“如果A满足,那么B成立”,那么推荐使用“只要A就B”的结构,比如我正在写的这句话。


我们用“A→B”来表示这种情况,A叫做B的充分条件。比如,只要送我钻石,就说明爱我。送钻石就是爱我的充分条件。


二、用“只有…才…”描述必要关系

如果你想表达“如果A不满足,那么B不成立”,那么推荐使用“只有A才B”的结构。也就是说“只有送我钻石,才说明爱我。”=“只要不送我钻石,就不爱我”。我们用“非A→非B”来表示这种情况,A叫做B的必要条件。送钻石又成了爱我的必要条件。

三、充要关系表示两者等价

如果“A→B”和“非A→非B”同时成立,那么A就叫B的充要条件,记作“A↔B”。我们后面会证明,充要关系是相互的,如果A是B的充要条件,那么B也是A的充要条件,即A和B是等价的。

这里我们只讨论语言结构,并不涉及对内容的判断。如果你真的认为“只要送我钻石,就说明爱我”,并且“只要不送我钻石,就是不爱我”。那么对你而言,钻石和爱情就是一回事。

四、原命题只和逆否命题等价

这条原则可以覆盖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逻辑错误。如果“A→B”成立,那么必然有“非B→非A”,前者叫原命题,后者叫前者的逆否命题。你看见一辆白车,其实就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因为和这句谚语等价的逆否命题是“不黑的都不是乌鸦”。

原命题成立,否命题不一定成立。就算“只要送我钻石,就说明爱我”是真的,也不代表“不送钻石就不爱我”!

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就算“只要送我钻石,就说明爱我”是真的,也不代表“爱我就会送我钻石”!

原命题成立,逆否命题一定成立。“只要送我钻石,就说明爱我”=“不爱我就不会送我钻石”。“原命题只和逆否命题等价”可以称为生活中的第一逻辑律。只要牢记在心,脑子就不容易混乱。

下面是一道经常被用来展示人脑认知缺陷的题目:

其实这道题运用逻辑律很好回答。原命题“元音字母→偶数”,逆否命题“非偶数→非元音字母”,所以只需要检查这两个等价命题是否满足,即卡片A和卡片3。

假如你身边有一个追求者铁蛋儿。出于某种原因,你坚定的相信“谁送我钻石谁就是真的爱我”。但是就是没人送,急死你。

有一天,铁蛋儿给你修完电脑后,一头大汗地把桌上你吃剩的外卖收拾干净,外卖还是他顶着烈日踩着摩拜专门去给你打包的,卤煮火烧多浇一份大肠头。铁蛋儿看看四周,你水都没给人家倒一杯,他舔舔干裂的嘴唇,唯唯诺诺地开口了:“金锁儿,我是真的稀罕你,跟我好吧…”

你一看自己光秃秃的手指气就不打一处来,咆哮到:“你根本就不是真心的!你都没送我钻石!”

逻辑之神pia就扇你一记大耳刮子:“原命题成立,否命题不一定成立!”,你都被扇愣了,仓皇中梳理了一遍知识点:“你还是不爱我!爱我就会送我钻石的!”

pia~,反手又是一记:“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你流着大鼻涕,哭喊到:“这也不一定,那也不一定,那到底什么一定?”

逻辑之神一脚给你踹到地上:“妈的,脑子太废。能确定的就是我一定不会送你钻石。原命题只和逆否命题等价!”

我们再用“原命题=逆否命题”这一原理来证明前文埋下的那个伏笔:充要关系是相互的。


因为A是B的充要条件,所以:“A→B”且“非A→非B”,所以这两个命题的逆否命题也成立:“非B→非A”且“非非B→非非A”即“B→A”。前者说明B是A的必要条件,后者说明B是A的充分条件,所以B也是A的充要条件。即A、B互为充要条件。证明完毕。

五、能走通的才是三段论

三段论的结构是:

大前提:A→B

小前提:C→A

结论:C→B

可以看到,小前提先从C走到A,大前提再从A走到B,A作为中转站保证了此路畅通,于是得出结论:从C可以推出B。

直观来看,三段论很好理解,难点在很多时候先要运用前面讲的那些原则,把问题整理成符合三段论的结构。我们再回到女金领和大佬的激战现场:

大前提:CEO必须数学好。

小前提:你数学不好。

结论:你不配当CEO。

现在的结构还比较凌乱,我们整理一下先。把大前提“CEO必须数学好”翻译成标准逻辑结构:“只有数学好(记为a),才能当CEO(记为b)”,这是一个必然关系,即:非a→非b(数学不好,不能CEO)。

再看小前提是:你(记为c)数学不好,即c→非a。最后以非a为中转站能走通:c→非a,非a→非b => c→非b=>你不配当CEO。

如果我们把上面这三段改成:

公司里员工的数学都不是太好。

你的数学不好。

所以你不可能当领导。

这个三段论还走得通么?把领导记为a,数学好记为b,你记为c。大小前提可以写成:非a→非b,c→非b,并走不通“c→非a”这条路径。


如果我们把“数学好”换成“会飞”,就更能看出其中的逻辑bug:

员工都不会飞。

你也不会飞。

所以你不可能当领导。

六、演绎和归纳

演绎法和归纳法是两种基本的推理方法。

三段论就是一种演绎法。所谓演绎就是从一个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演,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用演绎法证明出的结论是绝对正确的。比如我们初中学的欧氏几何就是从五条公理出发,演绎出了整个平面几何的体系。

但在日常生活更常见的是归纳法,也就是从现象中总结规律。但是,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正确。

先说什么叫完全归纳法。如果你知道今天他是爱你的,又确信他会每天爱你多一点,那就证明了他会永远爱你。

那什么叫不完全归纳法,一个最有名的例子是“罗素的农场”:火鸡中的哲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得出了一个定理,每天早上九点都会有食物从天而降。直到感恩节的早上…

所以从逻辑上来讲,即使观察过再多的现象也不能确保结论的正确性。你回到家,发现家里地也没拖、碗也没洗、衣服也没晒,但你还是要把“他又在家懒了一天”这团怒火先憋住,也许人家修了一整天的电脑呢?

听到这里,你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错怪铁蛋儿了!归纳法什么也证明不了。他前天没送钻石、昨天没送钻石、今天没送钻石,不代表明天、后天、大后天也不送…只要哪天送了,他就还是爱我的…

逻辑之神在你身后冉冉升起,p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