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词《菩萨蛮》: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

 江山携手 2020-01-12
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前往汝州任职。但是由于长途跋涉,舟车劳顿,苏轼的幼儿夭折,苏轼伤心欲绝,爱妾肝肠寸断,得了重病。于是苏轼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在常州居住,方便照顾家人。得到批准后,苏轼前往常州,在阳羡(今江苏宜兴)居住下来。阳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且远离京城的政治纷争,苏轼很喜欢这里。苏轼到了阳羡之后,即写了这首《菩萨蛮》: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图片于网络
阳羡的山水很美好,自然风光很美丽,我愿在阳羡买田置地,终老此生。我愿驾着一叶扁舟,遨游于山水之间,尽享山水之乐。
不再静坐书斋著书立言,要学“陶渊明”唱《归去来兮辞》,躬耕于田园。不是没有精力写诗,而是要等待风雨催时才写。
图片于网络
上片写苏轼向往的田园生活。在远离朝政的地方,终老此生。闲暇时驾一叶扁舟,在山水之间游玩。
下片进一步写退隐的决心。要学陶渊明躬耕田园,不再著书立说,只唱《归去来兮辞》。“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懒”表明了厌恶官场,远离政治的决心,“漫”表明苏轼热爱自然,热爱田园生活。苏轼虽然懒著书立说,但并非没有充沛的“筋力”,他是在等待“风雨”的到来。
图片于网络
“风雨”一是指自然的风雨。自然的风光总能带给苏轼灵感,写下名篇。一是指“斜风细雨”,它象征着田园生活,归隐的苏轼,过着“陶渊明式”的生活,这是他一路以来的追求。还有人说“风雨”指的是政治的暴风雨,不过苏轼此时已经是归隐了,而且这首词是表明他自己归隐的决心的,所以应该不太可能是指“政治风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