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雨 期末考试结束,孩子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和春节。 在孩子们满心欢喜的同时,有的家长开始担忧:孩子越歇越懒、越玩越疯,作业不写课本不看,完全把学习抛之脑后了。 其实,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学习要一步一稳,更需要持之以恒。 而一旦孩子在寒假中荒废了学业,不仅会破坏已形成的学习习惯,还将耽误知识方面的承接和学习。 那么,寒假里如何让孩子静下心、主动去学习呢?各位家长不妨这样做: 1、第一招: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 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取高分?是为了得到表扬奖励?还是...... 事实上,很多孩子只知道要学习,却不知学习的意义何在,更不清楚学习的必要性。 不可否认,考高分确实是努力学习的目的之一,却不是最终的意义所在; 得到表扬、奖励是孩子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之一,但不应作为学习的前提。 父母要做的,首先是给孩子讲述学习的意义,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 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不仅为了实际运用,更有助于开拓视野,使自身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和社会; ◆ 要让孩子懂得,努力学习不是为了家长和老师,而是对自己负责、对未来负责的一种表现。 只有以长远眼光看待学习,理解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孩子才会更主动去学习! 2、第二招:点燃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除了理解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必不可少。 要知道,没兴趣就更别提用心去学了,这样的孩子只会把学习视为负担和苦难,渴望早日摆脱。 一旦他们远离了家长和老师的管束,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此,家长要点燃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 首先,耐心引导孩子说出不喜欢学习的理由,常见原因包括成绩不佳、受到老师的批评、学习方法不恰当等; ◆ 然后,针对具体原因,家长要对孩子展开相应的指导和教育,例如一起分析错题、反思经验、调整学习方法等; ◆ 最后,在孩子完成寒假作业之余,家长不妨增加一些有趣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将促使孩子更主动、更积极去学习! 3、第三招:启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为什么天空不是绿色的?为什么太阳从西边落下?为什么飞机可以上天?为什么......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刨根问底,不少家长直呼崩溃、太难了。 其实,对事物的质疑和好奇心,正是孩子想要探索求知的一大迹象。 如果家长认真对待并善加利用,何尝不是让孩子主动学习的好方法: ◆ 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即使一草一花也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提问,不要急着回答,培养孩子自行寻找答案的能力,也避免给孩子带来误导; ◆ 利用假期,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植物园等,实地体会书本中对动植物、环境的描写。 对已学知识不想当然,对未知的世界保持好奇,孩子便在不经意间变得主动! 4、第四招:为孩子创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董卿曾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得做到这样。” 如果想让孩子主动学习,父母首先得从自身做起,做到以身作则。 为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更要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 不要忽略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切忌“说一套做一套”,应给孩子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 闲暇之余多看书读报,父母爱学习,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下养成主动学习的上进意识; ◆ 如发现孩子写作业时三心二意,应帮他们排除干扰因素,如清理桌面杂物,搬移沙发玩具等; ◆ 不妨设立周末读书交流会,既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又能培养他们的梳理思考、复述表达的能力。 家长的以身作则,将促使孩子从“被动”到“跟随”再到“主动”! 5、第五招:辅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家长们还需教会孩子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常言道,用对方法就能事半功倍,用错方法则将事与愿违。 有时候,孩子对学习不积极,原因在于他们的方法收效甚微、他们的习惯拖了后腿。 不论孩子是否出现此类问题,家长都应做好方法与习惯的教育: ◆ 教孩子完成作业的正确顺序,即“先回顾课本内容,再合上书闭卷做题”; ◆ 教孩子上课听讲的正确顺序,即“先预习找出疑点难点,课堂上再着重听讲抄记”; ◆ 让孩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从制定寒假安排表开始,让他们学会规划时间; ◆ 让孩子做到每日阅读,让他们养成积累词句、仿写应用的好习惯。 掌握对的方法和好的习惯,孩子才能更有信心去学! 以上5大招数,将让孩子在寒假中做到主动学习,家长们赶紧转发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