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领导一眼看懂你做的PPT?请注意这2个原则!

 宋洋sy 2020-01-13

周一好呀,我是编辑小叮~

不少同学再上几天班,就该收收心,投入假期了吧?

一边为工作收收尾,另一边,学习的步伐也不能停!

越是临近年终,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中的 PPT 就越追求快、准、狠。

所以今天我们邀请呆鱼老师,来为大家分享「怎样让 PPT 的信息传达更高效」~

说白了,就是帮助大家做出让领导、同事一眼能看懂的 PPT!



作者:Smile呆鱼
来源:(ID:smile-PPT)

PPT 是拥有视觉化功能的沟通工具。

PPT 拥有视觉化设计的功能,很多人会用来做出震撼、精致、美观的设计。

但回归本质,我们使用 PPT 是为了实现高效沟通。

基于此,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用两个原则,打造高效沟通的 PPT。


01

信噪比原则,有效传递你的信息



用美观、有意思的页面设计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以此附带地传递你的信息?

不好意思,你可能本末倒置了。

在 PPT 中,设计不是关键,想办法无损传递信息才是首要关键。


 第一,什么是信噪比原则? ◆


「信噪比」是通信行业中用来评估通话质量的关键指标。

信噪比越高,说明通话质量越高。

同理,如果 PPT 的「信噪比」足够高,那么你传递信息的质量也会变高。



举个例子,下方的这个案例,有不错的设计。

但仔细看,你能快速从中得到关键的信息点吗?


我们做下修改,突出你想表达的信息,这样信息传递的有效度,是不是提升了?

这即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

提高信息的有效度,降低或减去可能的噪点。


 第二,哪些设计会产生视觉噪点? ◆


五花八门的颜色。

颜色是视觉中第一个能感受到的元素。

如果颜色的使用没有按一定的原则,比如没有统一的配色,那么很有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视觉噪点。

修改前

下方这个案例尽管排版整齐、页面简洁。

但因为太多无序的颜色,使得整个页面看起来「无从下手」。


那你应该怎么办?

修改后:

最简单的方式是,统一你的配色,或者按层次进行配色。

比如下方统一配色,信息是不是清晰很多?


不配主题的图片。

图片作为视觉设计的关键素材,如果滥用,也很有可能造成视觉噪点。

修改前:

并非配上图片即是图文并茂。

比如下方这个案例:

你会发现,搭配的图片与主题压根没有关系,这是典型的滥用图片。


修改后:

合适的图片比什么都重要。

替换成与人相关的配图,尽管简洁,但对传递信息来说,有大作用。


乱七八糟的排版。

排版的不当也会造成视觉噪点。

最糟糕的情况是:看到一份乱七八糟的 PPT,连看的欲望都没有。

修改前:

比如下方这个案例,是不是感觉很业余?

最起码的对齐都没有,这样对于观众阅读来说,显得吃力,不利于信息传递。


修改后:

要学会归类和对齐排版,让你的信息层次鲜明。

比如先提炼关键内容,归类成组(这也是金字塔原理提倡的做法),再来考虑图片的放置。


亮瞎眼的特效。

我们并非不重视设计,但假如单方面追求技术(尤其是动画),信息很有可能被视觉噪点所掩盖。

修改前

比如下方这个案例,一堆光效看起来很耀眼。

但本质上是在制造视觉噪点,起码内容的聚焦度变低了。



修改后

最好的做法是回归本质,体现信息为主,删除一切特效。


 第三,哪些做法会产生信息噪点? ◆


没有经过提炼的内容。

大块的信息对观众来说是个负担。

因为观众都是缺乏耐心的,起码对多数人来说,不愿意短时间内花精力理解你的内容。

修改前:

比如下方这个案例,如果你习惯了复制粘贴,那么你要注意了。

观众很有可能连看的心情都没有,更何况你还想要传递信息。


修改后:

提炼信息是基本要求。

分段提炼每段的中心思想,甚至删除水分内容,用一句话总结你的意图。

这样,你的信息传递才足够高效。


错误的表达方式。

这是大多数人的诟病。

很多人懂得使用 PPT,却不懂得选择合适的方式去表达,造成理解困难。

通常来说,表达方式可以是列表、表格、数据图表、关系图表等。

👉 案例 1 


修改前:

比如下方这个案例,也许是个不错的设计,但肯定不是好的表达方式。

起码,你没法直观地看到差距在哪里。


修改后:

对于数据的比较,你可以使用数据图表来表达。

比如这里使用直方图来比较各大学的分数差距,就显得很直观。


👉 案例 2 

修改前:

再比如下方这个案例,从设计角度来看,是不是整齐简洁?

但你仔细看下内容,你能清晰感受到它要表达的内容吗?


修改后:

分析其中的内容,这个案例表达的是两种方式在不同维度的对比。

这时,提炼对比的维度,用表格来进行表达,是否更加清晰?



信噪比原则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是视觉设计也好,信息处理也好。

如果没法快速传递你的信息,那么必然是存在太多噪点。


02

KISS 原则,让你的信息足够简单


KISS 原则是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体现,英文翻译是保持简单和愚蠢。

意思是,要把产品做到白痴都能用。

PPT 也同理,实现高效沟通的最高境界是连白痴都能懂。

举个例子:
乔布斯在 iPod 发布会上需要陈述一个技术优势,5GB 的容量和 1.8in 的硬盘。
放在现在当然好理解。

但要知道在当时,消费者对容量和硬盘可没有概念,更别说有没有直观感受。


乔布斯很好地使用了 KISS 原则,堪称演示的经典。

他说:将 1000 首歌放进你的口袋。
作为观众的你来说,是不是感受很直观,很震撼。


「那么,如何做到 KISS 原则?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与观众保持同频。

 第一,将信息转化成大众熟知的事和物 ◆


举个例子,OPPO 开发的 VOOC 闪充技术,是一个不错的技术优势。

假如我在发布会现场,介绍这个专业的技术细节。

你能理解吗?你可能连兴趣都没有。


OPPO 的广告语:
充电 5 分钟,通话 2 小时。
可谓经典。

暂不说该技术是否真的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但它将技术术语转换成熟知事和物,是不是有很深刻的感受?



再举个例子:
1992 年,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专家阿特.希尔弗曼,想让大众了解——

电影院中的一个中包爆米花,就含有 37 克饱和脂肪酸。
美国农业部提出的建议是这样的(页面做过重新设计,大致是这样的):


阿特·希尔弗曼觉得太过理性、不够直观。

于是他想出了下方这样的表达形式。

是不是更有感触?


转化法适用范围很广。

比如:
要展示业绩实力,你可以用相当于多少个竞争对手公司(或熟知的企业)来表达。

 第二,如果没法转化,请简化你的信息 ◆


大量信息对观众来说是致命伤,是造成的信息传递的主要阻碍。

因此在演示时,你要想尽办法,让你的信息足够简化。

举个例子,下方是一页介绍企业三年来的荣誉。

对于观众来说,一次性展现显得太过复杂,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那么,你可以怎么做呢?

拆解页面。

如果你的页面信息量太大,把内容拆解为多页是不错的选择。


添加顺序动画。

假如你需要保证信息的整体呈现,添加先后出现顺序的动画是不错的选择,讲到哪里展示到哪里。


KISS 原则给我们的启发是:
站在观众的角度出发,让传递的信息足够简单。
这样,才能做到高效沟通。

信噪比原则和 KISS 原则,不仅可以用在 PPT 演示中,职场的很多场合都能适用。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