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浩瀚的书法文化发展史,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甲骨文的发现,再到后来的金文、大篆、小篆、楷书、行书、草书的巅峰,书法体系已具备非常完善的体系,古人在书写技巧和书法功底方面,也创下了许多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钟绍京《转轮王经》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所有的字体中,楷书都是书法入门的必选字体,但要写出好的楷书并不容易。 小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表现得形式不同,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时的产物,其始创于三国时期的钟繇,到了晋朝时期,王羲之将小楷进一步完善美化,使之有了完善的体系。 钟绍京《转轮王经》 到了唐朝,小楷的艺术水平达到了顶峰。 由于唐代的佛教文化,暂时流行用小楷书写圣经,这种字体也被称为“写经体”。 写作 在众多的“抄经体”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转轮王经》了,这幅小楷经文书体一波三折,富有变化灵活之感,用的是魏晋小楷的笔法,但是结体开张,有气吞山河之气魄感,彰显盛唐之气势。 钟绍京《转轮王经》 《转轮王经》的人是钟绍京,是前面提到的小楷创始人钟繇的第十七世孙,历史为了表现这两个人特地被称为“大钟”“小钟”。 这卷《转轮王经》可以说是唐朝小楷的巅峰,后世无一能与之匹配,更胜于《灵飞经》。元朝书法家赵子昂,曾多次临习《转轮王经》,直到晚年才感叹自己掌握了三四分《转轮王经》的精髓,可见《转轮王经》的精妙之处。 钟绍京《转轮王经》 《转轮王经》可以说是非常古典的楷书。 有划时代的意义,整体楷书写得整整齐齐,但勾画之间感人,在历代书法中举世瞩目,其笔法之美、风采优雅、动作结合、柔和与经济极为罕见。 钟绍京的《转轮王经》可以说是后世临摹小楷的绝佳范本,1200多年来,滋润了无数书法家。 钟绍京《转轮王经》 现在,《转轮王经》不仅是小楷的学习,也是学习硬笔书的不二选择,很多人学习硬笔书的朋友都以现代书法家的榜样为榜样,经常陷入瓶颈,难以突破。 《转轮王经》不仅字写得漂亮,而且讲究格调,不能与其他榜样相比。 钟绍京《转轮王经》 《转轮王经》纵28厘米,横361.5厘米,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今将原迹进行1:1高清复制,还原其真正风貌,送给各位书法爱好者。 钟绍京《转轮王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