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刚!普洱茶界突然爆出大消息,行业风暴即将吹来,数万家小作坊老板哭了

 apaol 2020-01-13

普洱茶乱,因为普洱茶没有标准。然而,就在刚刚,普洱茶行业的标准化变革,终于来了。

2020年1月12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持的,普洱市普洱茶十项标准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

这次发布的普洱茶十项标准,有“七项地方标准”和“三项团体标准”,涵盖了种植、生产、仓储等所有环节。

于无声处听惊雷,普洱茶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标准,普洱茶界等这一天等了太久。

- 01 -

必须说说几大新标准

在此之前,普洱茶的标准是2008年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粗略规范了普洱茶的区域、原料和工艺。随着普洱茶市场升温、乱象层出,更为详细的地方标准应时而生

十项标准,都是从根本上规范普洱茶行业的混乱秩序,但这几条必须说说。

《生态茶园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新规范涵盖了普洱茶生长环境、品种选择、茶园建设及管理、生产废弃物处置、鲜叶采摘装运、加工要求产品质量、包装、贮存和运输、销售和质量追溯等技术要求。

茶园管理建设:

远离村子的茶园产出的茶,喝起来口感更好,原因是村子边的茶园受生活影响太大村子周边的茶园里,诸如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里面找虫子的现象,真不少见。要是资深老茶鬼看见了,心理肯定是一阵痛。

同时,随着茶价上涨,原林森林毁林种茶现象泛滥,易武国有林毁林种茶,不久前才被央视痛批一顿。千万别以为毁林种茶案就这一桩,看见一只蟑螂的时候,房间里已经有十只蟑螂了。

废弃物:这几年普洱茶市场升温,初制所拆了建,建了拆,村子周边,废弃物到处乱扔的现象,着实让人头疼。

鲜叶采摘:古树茶过度采摘让学院派专家忧心忡忡,几天一个呼吁,也无法阻止古树茶被蹂躏得惨不忍睹的结局,

尤其茶商包单株,巴不得把茶叶扒光,给茶树剃光头,几年下来,再强壮的古树也会被掏空。

装运问题:也就是装运材料的问题,茶园离初制所有一段距离,装运鲜叶的材料,好一点的用竹篾筐,但大部分用的是包装化肥的尿素袋子,俗称包单。喝茶时叶底发暗发黑现象,就是这种袋子的功劳,如果装的时间长,普洱茶完全有可能被装成红茶。

销售无所不用其极就不用说了,99块的老班章断销,199元一提的冰岛颠覆茶界老司机的认知,传说中的冰岛怎么变得比黄片还垃圾,原因很简单,假货!

溯源问题要解决的是普洱茶的山头信任危机,保证包装上有冰岛两个大字,里面的茶叶是冰岛的料,这个问题,以后要靠区块链

《普洱茶贮存技术规范》

新标准规定:根据不同的普洱茶产品特性,对普洱茶的贮存条件、设施设备、入库要求、贮存管理等明确了具体要求、方法措施,确保普洱茶在长期贮存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

影响仓储的因素,可简单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茶叶原料,二是茶叶紧压程度,三是仓储湿度,四是仓储温度,五是仓储环境中的有益菌群,六是时间。

港台商人拙劣的湿仓技术被人人喊打之后,新标准还没有出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共识之下,却是仓储各立山头。

仓储流派众多,一个地方就有一个仓储规范,所有的普洱茶装在一个仓,没有看茶藏茶的说法。仓储谈不上茶架,一块布往地上垫,普洱茶直接堆在上。生茶和熟茶混在一起仓储,明明串味了,还有人大言不惭的说这是普洱茶的真味。

仓储混乱,直接导致了普洱茶后期的陈化结果混乱。

新规范的出台,把混乱的仓储逐渐统一,这对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卖异味茶的老板一定会赶在春节前,将那堆没储存好的垃圾茶清仓处理。

《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

新规范涵盖了普洱茶及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原料要求、加工场所、加工设备、加工技术、质量管理和成品包装等技术要求。

这其实是普洱茶的工艺问题,三大产区,六大茶山,加工工艺人手一招,同一棵老班章茶树上产的茶,口感千差万别,一个说他的才是老班章的真味,另外一个不服,说他亲自收来的,全程双眼监控炒的茶,其实他们的都是老班章,只是做茶的人不一样。

更让人无力吐槽的是加工场所,很多茶叶的加工不是在初制所,而是在茶农家里,不注重干净卫生,有些地区,甚至杀青的锅背后,就是一个猪圈、厕所、垃圾堆,恶臭分子随风运动,不知不觉中就飞到了炒茶的锅里。

炒茶是个技术活,很多人炒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炒,茶叶刚采摘下来,没有萎凋就直接杀青,工艺的五大环节,或增或减,五花八门,毫无体系可言。

有了新规范之后,普洱茶工艺就有了标准,一旦名山名寨的加工工艺确定下来,官方品鉴白纸黑字写上去,台地茶换个包装,冒充古树的悲剧,就能有效遏制了。

但必须说的是,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一直很令人着迷,古法制作普洱茶的工艺目前已经失传,如今的工艺,即使没有达到新标准,也应该记载下来,免得丢失。

《普洱茶感官审评方法》

主要对审评用具、取样方法及审评因子权重等方面进行补充和调整,突出体现普洱茶汤色、滋味、香气等品质特征和独特魅力。

以前评审普洱茶的三个维度主要是:时间、大师,学院派。

也就是说,几十年前的茶,如今依旧卖得好,就是好茶。行业里,有头有脸的大师说哪个茶好,哪个茶就好,虽然大师基于所学知识提出来的理论,也受到人生经验的制约。学院派把普洱茶当作药品来研究,更是受到诸多局限。

茶是用来喝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的好坏,也各有各的说法,丰富评审的方法,对普洱茶行业的规范,意义不言自明。说不苦不是好茶、以假乱真忽悠消费者的奸商,道貌岸然、胡说八道的大师,好日子到头了。

《普洱茶冲泡方法》

新规范创造性提出表演性冲泡法,通过规范细化表演要求,将茶的色、香、味、形充分展示,做到茶、器、水、意境、形态、动作的完美融合。

提出表演性冲泡法,有人说这过分注重喝茶的形式,但古域觉得:泡茶,首先要泡的好喝,其次是要泡的美。表演性冲泡法,很符合20多岁年轻茶艺师的审美,也符合消费者对喝茶场景的青睐。

毕竟,无论什么年纪的人去茶店喝茶,都希望给他泡茶的是20多岁的小姐姐,至少也是个年轻人,而不是50多岁的老头。

- 02 -

推行有一定难度

看了上面的新规范,普洱茶新标准,有人感慨:这哪里是普洱茶的新标准,放在整个中国茶界,都是行业的弄潮儿啊!这样系统、超前、高位谋划的普洱茶标准,毫无疑问已经领跑全国。

然而,这样的标准要推开,有一定的难度。

标准过分细化,涉及的方面太多,要实行标准绝非一朝一夕,虽然说2月10日开始实行,但真正推行开,需要一定的缓冲期。过几个月,茶山上还是会有不同工艺的茶流向市场。

因为,十条标准,牵扯到普洱茶行业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拥有古树的茶农和炒茶制茶的人,还有一批库存积压的茶商。

保护古树茶,明面上是造福子孙的好事,但古树茶,尤其名山古树,一把茶叶就是一把钞票,要茶农少采摘、少赚钱,茶农暗地里会抵制。

茶山上包茶的商人,花钱买了一棵树的采摘权,不让他采到最后一芽鲜叶,绝不会罢休。

前几年花大价钱收来的冰岛和老班章,本打算陈两年再出,然而,新标准一来,消费者只认新标准,以前的冰岛和老班章被当成假茶了!

炒茶小分队的大队长兴许会半夜哭醒,工艺的标准化,意味着很多靠经验炒茶的人,会丢掉饭碗。

普洱茶新标准,够前卫,够格局,但要真正推行开,道阻且长! 

但至少,普洱茶在标准化的道路上,已经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可以预见,普洱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好的。这不仅需要官方严格执行新标准,更需要广大消费者维护新标准、做好监督,不按照新标准制作的茶,扔进市场的垃圾桶。

一起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